主要观点总结
华为在Mate品牌盛典上展示了其全屋智能解决方案,并宣布将“华为全屋智能”升级为全新品牌“华为鸿蒙智家”。文章详细描述了华为全屋智能的核心战略、技术特点、品牌升级的重要性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战略定位
华为鸿蒙智家是华为构筑更全面的泛智能家居品牌,作为华为全场景智慧生活战略中的重要一环。
关键观点2: 技术突破
华为全屋智能通过强大的产业整合能力、核心技术和设备互联能力,实现了全屋生态的统筹互联和体验的一体化。
关键观点3: 品牌升级
华为全屋智能的品牌升级为华为鸿蒙智家,标志着其将更深度地链接品牌生态和鸿蒙系统,进入定义品类和规模化的下一个阶段。
关键观点4: AI智能化发展
华为鸿蒙智家正在率先打造AI智能化底座,开启从被动机械应答到智能自主服务的进化,并致力于基于鸿蒙系统的AI能力共享。
关键观点5: 未来发展方向
华为鸿蒙智家正朝着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居住需求进化,成为孵化面向未来趋势的全屋智能行业的基座。
正文
在华为Mate品牌盛典上,华为让大众对“未来家”有了这样的遐想:你既可以使用华为自研的“房间全能指挥”智能中控屏MINI,在小小的四吋屏幕上指挥影音娱乐、遮阳、冷暖新风等六大子系统;还能通过语音交互,将照明系统调节到“助眠”或者“唤醒”等模式,在健康舒适的氛围里享受休息时光;当你去到家庭任意一个空间,AI超感传感器自动感应你的行动轨迹,灯光自动亮起,一路贴心跟随。
这不是一次常规的新品发布。在活动现场,华为终端BG CEO何刚宣布,“华为全屋智能”,升级为全新品牌“华为鸿蒙智家”。
众所周知,“全场景智慧生活”是华为最为核心的战略,涵盖了智慧办公、影音娱乐、运动健康、智能家居、智慧出行等五大场景。作为华为构筑更全面的泛智能家居品牌,全新的“华为鸿蒙智家”是这五大场景中的重要一环。
品牌的更名,已经透露出了核心信息:全新的华为全屋智能,将与鸿蒙系统及鸿蒙生态实现更深度的结合。
就在不久前的2024年10月22日,HarmonyOS NEXT发布,这也被外界视作自鸿蒙系统诞生以来,最大的一次升级。而华为鸿蒙智家,是HarmonyOS NEXT升级后,华为集团内部首个品牌升级的大动作。
紧随HarmonyOS NEXT,“华为鸿蒙智家”,也正要开启华为全屋智能的“NEXT”Level。
全屋智能,听到这个概念,每个人脑海中或许都会浮现出不同的场景和意向:回家前,就在车中让智能管家,打开了家中的空调,归家即可享受到怡人的室温;在家中,动动口就能让智能管家根据冰箱储存的食物给出美食建议——与此同时,智能灶台上的厨具,也自觉地开始了烹饪……
可以说,全屋智能这条鱼足够大,可以延展出无限的场景,但行业的水又太深,因为技术标注不清晰、概念型营销盛行、智能化程度有限,以及产业链停留在智能单品,没有延伸到下游家装,市场行为停留在认知层,没有完全转化成消费。
但这两年来,随着大模型的东风吹到了智能硬件市场,智能家居在智能化、互联化、空间落地等层面的技术和场景突破,让消费市场真正开始为之沸腾。
IDC报告显示,2025年预计平均每个家庭拥有的智能家居设备将达到6台。艾瑞的调查问卷统计也指向了全屋智能用户需求的复苏——在有意愿打造智能化家庭的用户中,60.7%的用户对全屋智能的场景联动智控,及主动个性化服务有明确需求;24.1%的用户对家居设备物联网化有所期待。
但做大全屋智能市场、不断引领着用户的消费观,需要行业尖子生的带领。
华为,就是全屋智能赛道中的佼佼者。根据第三方数据,2024年华为全屋智能品牌认知度月度数据有两个月登顶;2023年H1、2024年H1精装修智能家居系统配套华为品牌份额蝉联第一。
当然,华为在手机、芯片、车等领域二十多年的耕耘,让“华为”二字不管在哪个赛道,都具有相当的说服力。
先来看战略路径。不少以“全屋智能”为卖点的品牌,往往从积累智能单品SKU数量出发,强调单品的智能化,最终不同的智能终端,在同一个空间中相互分散用户的注意力,导致生态体验的割裂和碎片化。
而华为鸿蒙智家的“1+2+N”解决方案,本身就有高壁垒和不可复制性。“1”指智能主机,“2”指智能中控家族和智慧生活APP,“N”指十大子系统。这意味着,自布局全屋智能之初,华为就开始强调全屋生态的统筹互联和体验的一体化。
华为鸿蒙智家的“1+2+N”解决方案
再来看硬实力。一方面,强大的产业整合能力,是全屋智能赛道的“入场券”。目前,基于不断拓展的鸿蒙智联的生态,华为鸿蒙智家的合作伙伴达3000多家。
而另一方面,围绕“互联”,品牌必须建立核心技术。无论是连接技术,还是交互技术,华为都有“独家秘籍”。比如华为鸿蒙智家开创性地将工业级PLC技术,应用于家庭互联,为智能家居的生态,提供了99.99%的稳定连接,还在行业中掀起了一股“PLC模仿热”;而在交互层面,作为手机交互的补充,华为鸿蒙智家已经研发了智能中控屏、智能MINI Pro、智慧语音等丰富的交互形式,在软硬件和交互逻辑上都做了技术创新和易用性的突破。
最后,看销服的纵深程度。全屋智能的服务链条从上游的家电,延伸到下游的家装设计。相较于单品智能家居的一次性售卖模式,全屋智能的销服是一场长达数月、数年的马拉松。
截至2024年6月,华为鸿蒙智家在全国的线下授权门店已达300多家。这些门店不仅提供全屋智能产品的销售与体验,还包括了很多家庭相关的智能化产品。这些门店也将成为品牌升级的“毛细血管”,为打通线上-线下和从设计到长期维护的链条,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外有需求爆发的东风,内有厚积薄发的实力,此次品牌升级,对于全屋智能尖子生华为来说,意味着进入定义品类和规模化的下一个阶段。
华为心目中的“未来屋”是什么样的?在刚结束的华为Mate品牌盛典中,华为给出了答案。
从“华为全屋智能”到“华为鸿蒙智家”,光从品牌名称的最大改变就能看出华为构建全屋智能的关键要素:将品牌生态进行更深度的链接,与鸿蒙系统进行更深度的融合。
即便发展进入快车道,全屋智能行业也还处于早期阶段——这意味着,全屋智能生态需要更多玩家加入,共同做大蛋糕。
所谓的底层系统,既承担着生态入口的角色,也是做大全屋智能蛋糕的底座。仅从华为在全屋智能领域囊括的智能硬件品类的数量上来看,目前,3000多家合作伙伴的SKU已经高达6000多种——而这些设备,也将给全屋智能的交互和场景,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与此同时,对于第三方合作品牌和开发者而言,华为鸿蒙智家是入局智能家居赛道、寻求市场机遇的通道。
除了提供产品互联生态的“大脑”——像鸿蒙一样的强大底层操作系统,全屋智能的另一个核心,是真正的“智能”,不仅能实现事事有回应,而且还能做到“懂你”,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华为将“空间智能体”的进化,定义出了五个不同的阶段:从低到高,依次是工具、助手、专家、伙伴、分身。从工具到助手,是过去十年的主要演进方式,行业现在已经到了“专家”阶段。
而要跨越成为用户的“伙伴”甚至是“分身”,满足用户个性化的居住需求,一个多模态感知能力强大、语义理解能力高超、记性还好的AI“大脑”必不可少。
整体来看,目前市面上大多智能家居产品的智控模式主要集中体现为需要人主动发出语音指令或者手动操控,才能运行程序。
“高阶智感”,是品牌升级后,华为AI智能化底座进化的方向。这意味着,全屋智能开始从被动机械应答,进化到了智能自主服务的阶段。
华为AI智能化底座,目前涵盖了语音/语言大模型、AI传感的全屋布局等技术体系。比如,通过深度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华为有望在照明系统中实现智能适应,解放用户的双手,自动调节灯光以满足用户在不同环境、不同场景下的个性化需求。
最终,这个智慧的AI大脑,又可以基于鸿蒙系统,共享到生态中的所有智能家居上,进行“全屋化”、“一体化”的智能迭代。
围绕鸿蒙的生态扩充和AI能力共享,华为鸿蒙智家正在率先为行业打样。
从一个产品线,升级为一个独有品牌,意味着华为鸿蒙智家在拥有更多资源投入的同时,又需要具备独立造血、创造价值的能力。
智能生活的打造,是厚雪长坡的苦战。无论是AI模型能力、传感连接等根本技术的整合迭代,还是生态的扩张、市场的拓展,都需要持续的资源投入。
作为华为全场景智慧生活战略的一部分,据36氪了解,华为鸿蒙智家将在公司内部规划更大的投入、更强的信息和团队。
而在更纵深的销售服务团队和体系的搭建上,华为鸿蒙智家也建立了一套标准。不同于主要To C和To B的手机、汽车和电视,全屋智能的销服融合了ToB和ToC的特点:在ToB层面,销服需要具备以解决方案为核心的销售、设计交付能力;在ToC层面,销服又要满足消费者差异化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