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藏友们欣赏一下未发行的人民币样稿和样币,你一定会大开眼界!
第二版人民币硬分币(样币)
在货币正式发行之前,是从多个样稿中斟酌挑选,选出最合适的再加以修改到极致,铸造出来再向上级审批,通过国务院财政部门审核认同后再大量生产印制发行,现展示是未发行的“样币”给大家一起分享。
1968年至1969年第二版人民币硬分币毛泽东像采用稿试铸样币一组二十八枚,其中铝质、铜质各十四枚,直径均为25毫米,其中,铝质1分一枚,铜质1分二枚,其余均为5分;
这些币样不仅是珍贵的人民币样币,更是特殊时期的珍贵货币文物,具有重要的货币史料价值与收藏价值取向。这就是货币文物的巨大价值所在。
1、“韶山”二枚,正面均为毛泽东青年像,背面为韶山毛泽东故居,上方刻草体“韶山日出东方红”,无年号,伍分面值。
2、“南湖红船”二枚,正面均为毛泽东青年头像(衣领长袍小半身),背面主题是党旗及南湖红船会议,年号1969,伍分面值。
3、“遵义会址”二枚,正面为毛泽东八角帽像,背面为遵义会议会址,年号1969,面,伍分面值。
4、“延安”二枚,正面为毛泽东中年像,面向右,背面为延安宝塔山,上方刻有毛主席语录“一面学习,一面生产,克服困难,敌人丧胆。”年号1968,面值伍分。
5、“天安门城楼二枚,正面为毛泽东老年侧面像,背面为天安门、国号,年号1969,面值伍分。
6、“人民大会堂”二枚,正面为毛泽东老年像,背面为人民大会堂,上方刻毛主席语录“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年号1969年,面值伍分。
7、“韶山红太阳”一枚,正面为毛泽东青年像,背面为韶山红太阳,无年号,面值壹分。
二、铜质样币
1、“韶山”二枚,正面图案为毛泽东青年像,背面为韶山,上方刻“韶山日出东方红”,无年号,面值伍分。
2、“南湖红船”二枚,正面图案为毛泽东青年侧面像,背面与“南湖红船”年号1969,面值伍分。
3、“遵义会址”二枚,正面为毛泽东八角帽像,背面图案为遵义会议会址,年号1969,面值伍分。
4、“延安”二枚,正面为毛泽东中年像,面向右,背面为延安宝塔山,上方刻毛主席语录“一面学习,一面生产,克服困难,敌人丧胆。”年号1968,面值伍分。
5、“天安门”二枚,正面为毛泽东老年侧面像,背面为天安门、国号,年号1969,面值伍分。
6、“人民大会堂”二枚,正面为毛泽东老年像,背面为人民大会堂,上方刻毛主席语录“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年号1969年,面值伍分。没有照片
7、“韶山”二枚,正面为毛泽东青年像,背面为韶山红太阳,无年号,面值壹分。
正面图案是不同时期的毛主席肖像,背面图案从左往右分别是党一大召开地南湖游船、遵义会议遗址、军舰,并且把面值和年份都放在了背面。
这枚1969年的5分样币没并有官方相关记载,它的正面是伟大毛主席侧面头像,背面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城楼。
1968年正是文革的高峰时期,造币厂已基本停产,全心投入运动之中。此项硬币制作任务下达后,造币厂职工将对领袖的精神崇拜和政治热情全部投入其中。我们从实物中不难看出,样品从设计、雕刻,到胚饼选择、压印,每道工序均精益求精,工艺精湛,代表了当时中国硬币铸造的最高水平。
这批样品完成之后,于1968年11月上报中国人民银行印制管理局,后因毛泽东本人不赞同在钱币上使用其肖像,未正式铸行。
1968年到2016年,已过去四十八个春秋,今天我们有幸欣赏到如此多品种的珍贵样币,其浓郁的时代风格,栩栩如生的画面,仿佛让我们又回到了那个激情澎湃的年代。
事实上是1975年财政部上报国务院关于发行新硬币的报告中的其中之一方案设计,但在1969年中国人民银行上报新版硬币样品,当时设计的硬分币是以革命圣地为主题,并有两种试铸币存世,但当时并未许可发行。
(一)未发行的第二版人民币1分2分5分硬分币,
样币面雕刻精美,富有时代特征。但此币留存下来珍稀不已。
1969年1/2/5分币
初试样稿,相对粗糙一些
精致试样
图中的1/2/5分币是在1969年设计的样稿,铝制材料,背面的图案依次为遵义会议遗址、延安宝塔山和天安门。这三枚样币和现在所使用的硬币最大区别,主要是正面图案是以文革时期政治面貌相关。
1969年1分 2分 5分试样币
此套样币背面图案为天安门,图案上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号,下方是麦穗齿轮国徽;背面图案,1分为少先队员,2分为女社员,5分为钢铁工人,图案下方是阿拉伯数字面值及年号,左上方则用汉语拼音书写面值,俗称“工农学”。
1968年7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向国务院报送《关于新版人民币的方向初稿》,为第一次方案,该方案涉及的都是纸币,未提及硬币。1969年4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第二次上报关于新版人民币设计稿和新版硬币样品,即1969年版革命圣地硬分币试铸样币,未见回复。1975年11月18日,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与财政部于1969年合并)再次向国务院上报关于设计、印制新版人民币的报告,其中硬分币有两套方案,拍品呈现的即为其中之一。
今天给大家展示一套1975年农作物硬分币,后来才知道当时设计思想是“粮油棉与农轻重”。先来一睹为快吧~
1969年壹百元钞
这张整体通红的百元钞是1969年闹文革的时候设计出来的,据说是要加入三版币的,但是被淘汰了,只是作为样稿被完整保存了下来。
票面的正面是工农兵形象,代表了无产阶级,背面是人民大会堂,代表党和政府。我们可以看到有浓厚的文革气息。
这份样稿设计完整,有说法称是因为文革的爆发而搁置。但它的设计时期比较特殊,同时也是我国实行新旧币改革后最早的百元钞,也是四版五版百元钞的摇篮,有着相当高的研究价值。
1975年2元券设计样稿
1975年印制的2元样币,此时是文革末期。正面是天山的军民横刀立马的英勇形象,背面则是大型物资运输车。
它的制作工艺在当时相当精湛了,在透视的情况下,牡丹花卉图案完全重合,说明当时我们就已掌握了纸钞防伪技术。
正反图案的取意非常好,局部的图案也细腻美观,但似乎整体的布局有点不均,内容过于集中,边缘有点空缺,不知道这是那个时代的风格还是别有深意呢。
1975年2元钞(王进喜)
1975年印制的2元纸钞,其设计风格以纸钞是同时期,正面是文革时候的英雄模范王进喜,而背面则是正在建设中的大庆油田。
它的票面雕刻精美,印制工艺也是当时高水准,以著名人物为图案,富有时代特征。但此币很少留存下来,非常珍贵。
此券在2010年11月在北京诚轩拍公司拍卖成交价为168万元不含拥金,当时小编在现场竞拍亲眼目睹了现场拍卖的竞争气氛,价值所在物以稀为贵……
收藏小知识:什么是“样票”与“票样”?
一、样票,严格的说属于印钞部门的设计样稿钞样,初绘样稿属于半成品,也是样钞设计的档案资料,所有过程需要通过筛选修改后送上级部门审核通过,才能进行精细排版大量印刷出品。
其实“票样”就银行系统对照真钞样品,故称“票样”,银行对“票样”有严格的管理条例不允许外流,不允许当货币流通
二、票样,即Specimen,相当于“样品”。它是在钞票大批印成之后分送到有关部门备案或给下属分支行提供的宣传样品。其本身应该算是正式的钞票,但它不允许流通和支付。为防止意外,一般在票面上加印“Specimen”或“票样”字样。
据说,1965年拾圆劵是经过中央国务院,周恩来总理的多次亲自审核决定,把咖啡红纹饰团花修改为黑色,现在所看到的属于稀缺样品,其收藏价值昂贵……
此拾圆券,于2019年6月末在香港海瑞德拍卖价成交12万美金,约合人民币824400元
1966年20元麦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