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京报评论
积极、稳健、有见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日报评论  ·  货车司机的暖与盼 | 人民评说 ·  8 小时前  
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  ·  郭嘉昆:亚冬会历史将留下深刻“尔滨”印记 ·  23 小时前  
人民日报评论  ·  《哪吒2》票房破百亿:一种长期主义的胜利 ... ·  昨天  
人民日报评论  ·  从黄金通道看湾区融合 | 连线评论员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京报评论

要求员工按《黄帝内经》如厕,这家企业“病得不轻”| 新京报快评

新京报评论  · 公众号  · 时评  · 2025-02-14 18:25

正文

图片

多一点常识性的判断,多一些对员工日常处境的理解,就不会作出这么离谱的决策
厕所资料图。图/IC photo
| 苏士仪

据羊城晚报报道,2月11日,广东佛山一公司发布《如厕管理规范》 (以下简称《规范》) ,称为提高效率、整顿工作态度,依据《黄帝内经》医书,规定了最佳如厕时间。


该文件规定了公司员工如厕时间和不允许如厕时间。例如,10:30-10:40期间员工可正常如厕,11:30-12:00期间则不允许如厕。而在未规定的其他上班时间“小号上厕所”,则不能超过2分钟。


“为了员工的身体健康”,企业出台专门的《规范》设置如厕时间,这样的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


乍一看这份所谓的《规范》,不少人以为是个段子。但当涉事企业工作人员向媒体证实其真实性的时候,还是令人瞠目。有律师表示,这样的劳动条件危害劳动者身体健康,此项规定涉嫌违反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就此看,这样的《规范》也太不规范了。


在社交平台上,这样的举措受到了不少网友的批评与调侃——管天管地管空气,这下,连上厕所的具体时间也要管上了,这家公司可真是“用心良苦”。但这样的“用心良苦”真的有必要吗?媒体报道称,该文件还公布了违规处理措施,而其中的“通过监控随时调取”“违规将进行100元罚款”等字眼,怎么看都与“用心良苦”不搭边。


虽说企业打的是依据《黄帝内经》和为了员工健康的旗号,但在这种事情上,只要是稍微有点常识的人,基本上一眼就能看明白是怎么回事——无非是又一个企业管理者的拍脑袋决定。


现实中,且不说要求员工按所谓《黄帝内经》如厕是否具备科学性,单是这种企业管理中的“家长”作风,就不是正常企业管理中应该存在的。而这样的奇葩规定竟然还能堂而皇之地公布出来,可见,涉事企业在员工管理层面上的苛刻。


这个过程中,不仅员工在生理层面的差异性,被一纸《规范》所强行约束和忽视,也违背了企业管理中人性化的方向。


本质上,这与前几天引发舆论关注的“员工写‘董事长讲话心得’超字罚款”一事,没什么太大的区别。二者都暴露了企业内部决策过程中的随意性,因此才出现了那些看似离谱,但却有迹可循的文件。而当这些不尊重员工基本权益的文件以某种想当然的形式出现时,便已经证明了决策机制的不合理。


据极目新闻报道,2月13日,涉事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因员工不认可,故此试运行规范并未实施,现已取消。知错就改,理所应当,但对一家企业而言,日常管理中针对员工的不合理决策,显然不能等到员工不认可、引发舆论关注和批评后才撤销。


作为企业管理者,哪怕多一点常识性的判断,多一些对员工日常处境的理解,都不会作出这么离谱的决策。说到底,企业管理也该有个度,不能把手伸得太长——不管打着什么名义。


撰稿 / 苏士仪(媒体人)

编辑 / 王言虎

校对 / 李立军


推荐阅读:
“关公”形象被烂梗抹黑,AI生成不能没边界 | 新京报快评
北京到成都47元,火车票“骨折价”背后是双赢 | 新京报社论
演员酒后砸车被刑拘,咎由自取 | 新京报快评
用DeepSeek买彩票,聪明反被聪明误 | 新京报快评
40儿童被隔空猥亵无一报警,暴露了什么问题 | 新京报快评

欢迎投稿:
新京报评论,欢迎读者朋友投稿。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评论选题须是机构媒体 当天 报道的新闻。来稿将择优发表,有稿酬。
投稿请在邮件主题栏写明文章标题,并在文末按照我们的发稿规范,附上作者署名、身份职业、 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以及银行账户(包括户名、开户行支行名称)等信息, 如用笔名,则需要备注真实姓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