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
单猫给大家推荐过很多过瘾到让人忍不住想通宵刷完的神剧,
也推荐过很多精彩到让人看完睡不着的神作。
过去几年影单猫的确一直都跟大家的睡眠过不去。
所以,我自己最近也反思了一下。
反思的结果是,
在这样一个喧闹忙碌的世界里,
很多人最需要的并不是一杯热辣到足以忘我的烈酒,
而是一剂让你在一天奔波后,获得舒缓,寻回真我的良药!
影单猫今天要给大家安利的,就是这样一部作品!
它是一档已经更新到第四季的读书节目,
它是一档一回归就拿下豆瓣9.7,傲视整个暑期档的国产综艺!
无数人用这样的心情迎接它的回归:
回来了,失眠的夜晚即将过去!
它,就是由梁文道一手打造的
《一千零一夜》
。
梁文道,江湖人称“道长”。
关于他,
文化老炮儿马未都有六个字,形容得可谓极其精准:
读书真的很多。
据说,他一年会读300多本书。
据说,他迄今为止已经读了12000多本书。
据说,他每天工作之余会雷打不动地保持着4、5个小时的阅读习惯。
曾经有个年轻人问他:
你哪来那么多时间看书?
道长回答:
我没有任何社交媒体工具,我不用微博,不用脸书推特,微信只是用来工作。
读书也不是坚持,我只是每天不读够那么多书就不舒服。
正因为好书,痴书,
才有了梁文道亲手打造的这档读书节目——《一千零一夜》。
为了做这档节目,
道长推掉了至少一千万的商业收入。
他回归本心,回归“阅读这件不会辜负自己”的事情本身。
以一个真正的读书人身份,用心打造了这样一档节目,
献给城市里所有在深夜辗转反侧的年轻人们。
它不宣扬读书的价值,不紧随热点,也不贩卖焦虑,
更不会让你看完之后心潮澎湃。
它看似不温不火,
但当你看到这个其貌不扬的男人出现在街头,捧着一本书对你娓娓道来的时候。
你知道,美好的一夜,已经随着他翻开的那页,开始了。
这是一档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节目。
一个人,一条街,一本书,就组成了它的全部。
每当深夜降临,
爱穿黑斗篷的梁文道先生,就像一位从童话里蹦出来的中世纪巫师,
捧着一本本书籍走上街头。
是的,街头是这档节目的舞台。
书,都是道长读过不止一遍,久经沉淀的大作。
但解读的地点却显得漫不经意,随性至极。
也许是天桥,也许是地铁,也许就是一条普普通通的马路边,
梁文道都能立刻进入状态,将他脑子里的精华娓娓道来。
那散漫的模样,简直就像是古代那些即兴撂摊的说书人。
用梁文道自己的话说,
《一千零一夜》是全国唯一一个梦游症患者在发病状态下做的节目,专治失眠,看一眼立刻睡着。
但在影单猫看来,这种街头走读的模式却自有奇妙的地方。
广场上跳舞的大妈,小巷里下棋的大叔,
路上川流不息的车马,身后明艳闪烁的霓虹。
这些看似喧闹的背景,并没有喧宾夺主地赶走梁文道读书讲书时的那份宁静。
反倒用一种闹中衬静的方式,更平添了读书这件事本身的魅力。
在小吃店用餐完毕后,道长随手就掏出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
在倾盆大雨里,道长毫不在意地撑着伞讲述张爱玲的《倾城之恋》。
在湿冷雪地上,道长从容不迫地介绍着钱穆的《国史大纲》。
读书这件事,与周遭的一切居然那么顺理成章地融为一体。
让影单猫想到了道长说过的那句话:
读书不是为了远离人群,躲进书斋,两耳不闻窗外事,而是为了回到人间。
这份人间的烟火气,加上梁文道的娓娓阐述,
都会让你在点开这个节目之后,情不自禁,先入为主地想慢下来,静下来,沉下来。
然后,细细聆听每一本书里的秘密和魅力。
在讲解《命若琴弦》中,
梁文道借由一位说书为生的老瞎子,扣问了一把“人生的目的”。
故事里的老瞎子弹断了一千根琴弦后才发现,
原来生命中所有的目的都是虚假的。
那些“虚假目的”的存在,到头来不过是为了获得一份简单的安宁和快乐。
而在影单猫看来,这档节目最动人的地方,其实和这个故事所讲的道理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