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被温柔以待的同学们毕业后,也会用温暖的心回报社会。
全文1115字,阅读约需2分钟
文 / 胡欣红(教师) 编辑 迟道华 校对 刘军
▲4月14日,在湖南长沙中南大学就业指导中心,老师(左一)为学生进行面试指导。图/新华社
又有高校“悄悄”往学生饭卡里打钱了。
近日,河南科技大学发文称,为保障学生不因经济原因影响学业,学校建立了完善的高校学生资助体系,但仍有一些同学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主动申请帮扶。为此,学校启动对全校3.6万余名本科生的大数据分析,最终“算”出了3606名需要帮助的同学,无需申请,学校将向他们的饭卡中充值共计72.12万元。
资助贫困学生,不让一个人因为贫困而无法完成学业,是全社会的共同愿望。但在实际过程中,如何认定和资助,却是一道并非人人视之公平的难题。曾经有高校在公示受助学生信息时,没有将身份证等隐私信息隐去,甚至有高校召集申请助学金同学进行公开“述贫”,被痛批为“比惨大会”。
让资助工作更合规、更有爱、更有温度,需要建立科学的扶贫助学机制。令人欣喜的是,国内很多高校已经在这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尝试。据悉,中科大从2004年就开始利用大数据算法推行“隐形资助”项目,多次引发舆论关注和点赞。
通过大数据进行贫困生认定,能有效缓解贫困生的“尴尬”,让学生在享受补贴的同时,柔软的内心也能得到保护。那些因为自尊而刻意隐瞒自己贫困状况的学生,也将得到资助。不仅如此,用数据说话还可以弥补传统贫困生认定的某些漏洞,防止那些“拉票”和“表演”能力较强的假贫困生混迹其中。
当然,这一过程中,数据的采集十分关键。之前有的高校在这方面的数据采集并不全面,如仅以饭卡的消费情况为依据,就难免有疏漏。
此次,河南科技大学的做法值得借鉴。该校以学生校园卡的消费情况为样本,将当月食堂就餐次数(60次以上)、月消费金额(500元以下)等列入指标体系,同时对比困难生信息库,结合学生综合表现进行评定。要求就餐60次以上,说明学生一天至少去两次食堂,很少点外卖;消费500元以下,说明学生消费低、很节俭……如此用心用情地实施精准资助,令人倍感温暖。
而利用大数据“悄悄”往学生饭卡里打钱,提高学校的管理服务水平,类似消息尽管已经不是第一次见到,但每次都能引起人们的关注与点赞,说明社会对于这种更加“温柔”的帮扶方式的普遍期待。这也提醒更多高校能在此方面更多借鉴与尝试。
静悄悄的爱最美丽,被大数据悉心呵护的爱心会传承,相信被温柔以待的同学们毕业后,也会用温暖的心回报社会。
值班编辑 康嘻嘻 古丽
点击下图进入"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实时地图"
大秦铁路天津蓟州段发生货运列车追尾事故,天津市长赶赴现场
本文部分内容首发自新京报公号“新京报评论”
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欢迎朋友圈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