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合作QQ:2652512997
邮箱:[email protected]
前几日据央视报道,中国西迪公司10年磨一剑,打破了国外技术壁垒,在不断的创新研发中,培养出了100多位以80后为主的中国高级工匠。
原来由德国人垄断生产的单项阀价格高昂单价180多万,使用寿命只有1到3小时,经过中国工匠自主研发,我们生产的单项阀的价格仅为德国人的九分之一,不到20万,而使用时间却大大延长的。上期文章请戳:刚刚,央视新闻联播里这个相当厉害,默克尔估计傻眼了…
中国工业不断进步本应该是一件高兴的事情,但是文章发布之后还有许多网友仍然认为“吹捧德国”是没错的,过于妄自菲薄了,鉴于此,今天小编就给大家爆点德国的“黑历史”
德国制造也曾厚颜无耻!
实际上,129年前,“德国制造”的标牌却是英国人故意贬低德国商品的主意,没想到造就了百年后掷地有声的质量品牌。
德国的企业家在19世纪中期开始被英国人称为是最卑鄙的工业间谍。他们的产品被当作廉价处理商品在英国本土及殖民地倾销。为了保护本国产品的利益,英国议会通过商品法案,在德国产品上打上耻辱的印记“德国制造”,这个令德国人尴尬不已的决定却出人意料地激起了德意志帝国工业界令人震撼的反应。
有人说,“德国制造”129年的历史就像一个童话
德国的企业家在19世纪中期开始被英国人称为是最卑鄙的工业间谍。他们的产品被当作廉价处理商品在英国本土及殖民地倾销。为了保护本国产品的利益,英国议会通过商品法案,在德国产品上打上耻辱的印记“德国制造”,这个令德国人尴尬不已的决定却出人意料地激起了德意志帝国工业界令人震撼的反应。
他是一个友好、优雅和风趣的人。他在英国伦敦自称为施鲁普先生,在那里的工商业界受到热情欢迎。这个德国绅士风度翩翩地参加伦敦工商巨头的聚会,向主人家介绍自己“个人对钢铁产品感兴趣”,英国企业家并没有对他产生戒备心理,反而详细地向他介绍了英国最新的钢铁生产流程。但这些英国企业家不知道,这个深藏不露的德国人却在品着威士忌,抽着雪茄聊天的时候,轻松地窥探了英格兰的顶尖技术,以便在德国生产类似的产品。
这个在英国化名行窃的技术间谍,后来被英国情报机构发现,原来是来自德国莱茵河畔的工业家阿尔弗雷德·克虏伯。这个钢铁大王来自埃森,后来制造了着名的克虏伯大炮。他不是去英国刺探技术情报唯一的人。不过,不是所有的工业间谍都能像克虏伯先生那样高贵优雅而轻松地获得大不列颠的技术情报。有的德国人行为恶劣,自然不能如愿以偿。比如一个叫荷西的德国人就曾对英国的一家炼钢厂的主管进行逼压,要他说出厂里最先进的工艺流程。当然,英国人不会吃这一套,就派人去报了警。然而在警察到来之前,这个荷西已经逃之夭夭。
为何会发生如此情况?如果我们把当时英国与德国的工业发展状况相比较,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当时,经过18世纪的工业革命,英国工业已经高度发展,成为世界科技的标杆。相比之下,德国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国,其科学技术几乎相差了半个世纪的发展距离。
“无耻之尤”,这就是当年德国人在英国人眼里的形象。不少德国人几乎是肆无忌惮地复制英国产品,制造二流质量的商品,并以倾销的价格流入英国及其海外市场。在德国,当时工人工资低,工作时间又被资本家无限延长,这使得商品成本非常低廉,其价格在世界上具有强势的竞争力。“价廉货次”,就是对当时德国不少产品恰如其分的写照。
当时,英国谢菲尔德公司生产的剪刀和刀具在市场上具有最高的声誉,谢菲尔德的刀剪都是用铸钢打造的,经久不坏,被称为最锋利而又经久耐用的刀具,所以价格不菲。德国索林根城的刀具剪子制造商假冒这个名牌,把自己的产品也打上英国“谢菲尔德”或者“谢菲尔德制造”的质量检查印章出口国外。然而,他们的模仿产品,却是用铸铁打制的,看起来和谢菲尔德的产品相似,可是,无论是锋利还是坚硬的程度都不能与之相比。
这件丑闻曝光后,英国人再也不能容忍德国人的这种卑劣手段了。英国的企业家们发起了抵制德国产品的运动。首先是谢菲尔德刀具生产商在伦敦发起抵制德国无耻行为的运动,他们要求所有来自德国的产品,必须贴上“德国制造”的标签。后来,在1887年4月23日,英国国会通过了《商品法》(Merchandise Act),并把这个条款写了进去。从那时起,所有德国产品要进入英国本土或殖民地市场,都必须打上“德国制造”的印章。英国商人们希望用这样的印记来吓退消费者,让他们对德国产品嗤之以鼻,转而购买英国产品。
1887年的8月23日于是成了“德国制造”的诞生日。
“德国制造”正被中国收购?
近来,由于受欧债危机等因素影响,德国对“德国制造”有不少担忧。特别是近来“中国制造”频频传出收购“德国制造”的消息,更令不少媒体紧张。
当“中国制造”真正开始向高端进发时,不少德国人忧心忡忡,还有德国企业要求政府对来自中国的产品严加管控。在近年来的德国各大商品博览会上,中国参展产品被德海关等部门指责仿冒而没收罚款的事件屡屡发生。
“当我们今天对中国人嗤之以鼻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德国人先前也做过同样的事儿,”德国波鸿-鲁尔大学经济史教授迪特尔·齐格勒接受德国媒体采访时坦承,129年前,德国产品质量是否真的差不好说,但德国当时劳动力成本低,的确有竞争优势。德国《世界报》在题为“‘中国制造’走向世界顶级品牌”的文章中称,中国产品被认为廉价低质的时代越来越成为过去,很多中国企业重视质量,力图打造世界顶级标牌。
觉得文章不错,欢迎新朋友关注【米尔军事网】查看更多精彩好文。长按下面二维码,点击“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关注!
微信上看不到的,米尔App上都有!如何获得?点击阅读原文,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