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互联网er的早读课
专注互联网产品、用研、交互、设计、运营领域精选内容。信息爆炸的社会,每天用心的去读一篇文章,也许胜过你的走马观花。每早八点,我们等你。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浪科技  ·  【去年 ... ·  昨天  
新浪科技  ·  【#业界称Grok3证明大力出奇迹仍可行#】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互联网er的早读课

真正优秀的人,都有这6种思维方式

互联网er的早读课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7-03-19 08:39

正文

数十万互联网从业者的共同关注!


作者: 陆JJ。 作者授权早读课转载。
公众号: 选择自己(ID:wechooser)
编辑:Juvae


选择君和选择君家的牛牛、皮蛋最近迷上了关于思维方式的主题阅读,桌上关于思考方法、思维方式的书越来越多,我们讨论的问题已经从左右脑思维到了“男女性思维” ……


我们发现,一个人如何思考,用什么角度思考,决定了他做事的风格、处事的态度和交朋友的方式等等。


今天分享的文章也是关于思维方式的,你也来和选择君一起看看吧。


01


我曾经约见过一位年轻编剧。他很优秀,也很勤奋。


他署名编剧的院线电影,去年就有两部。


而今年上半年他一直在台湾练习铁人三项,下半年又完成了一部网剧的创作。


昨天发朋友圈,说他那部剧过审了。


我问他接下来有什么打算,他说会写一部江西农村题材的戏,即将在江西呆一段时间。


的确,和优秀的人接触,感觉都是一样的。


如果说人类堕落的方式各有各的不同,那么优秀者的共性却也极为相似。


在那一次交谈后,我总结出了优秀人士最重要的6种思维方式。


02 目标导向型思维


没有目标的人,永远是无力的、涣散的。优秀的人心里都住了一台挖掘机,不断深挖自己的愿望和目标。这里的愿望,是指藏在内心里的真实诉求。


他们也都明白,目标是自我的第一驱动力,也是努力的根本理由。


老张是一位深耕于O2O领域多年的老油条,在某次运营会议上,我听到他问所有员工一个问题: 我们为什么努力想把这家公司搞好


很多人回答: 为了梦想


老总说:“ 不对,为了赚钱 。”


然后他又问了:“ 为什么要赚钱?


会议上沉默了1分钟,才有人开始回答:


为了买房、为了买车、为了娶漂亮姑娘、为了睡到想睡的人、为了家里人过更好的生活、为了有朝一日不再让别人瞧不起自己......


老总的行为,其实是在唤起每个人的初始愿望。


这种愿望就是目标,它们往往是埋藏在一些冠冕堂皇的说辞之下,需要一遍遍追问才能问出来。


普通人往往目标感不强烈,所以基本无法驱动自己做事。


但优秀的人相反, 他们不立目标不行动,始终用目标来指引自己努力的方向


中国编剧作家富豪榜的首富是 高满堂 ,他曾经在一次分享会上谈过:“年轻时有一次去电影学院旁听,想进教室和那儿的人一起讨论电影,结果被人赶了出来。从那会儿开始,他就发誓要成为一线编剧,不会再让别人如此对待自己。”


他笑着说:“从那以后, 做一名好编剧就成了他一生的目标 。”


03 利他思维


你有没有发现, 高情商的人更善于利他,低情商的人更善于利己


一个人情商的高低,源自利他与利己两种思维的博弈。


为什么说优秀的人更善用利他思维?


因为利他是为了更好地利己,聪明人都明白这个道理。


之所以说利己主义者是愚蠢的,是因为他们只注重短期收益,而忽视长期的。


利己者常常对人黑着脸、思维闭塞、蛮横霸道且抠门,有好东西只会独享,周围人敬而远之。表面上来看,他做了一切有利于自己的事。


但他失去的是什么?


他失去了周围人帮助他的一切可能性,失去了得到他人分享的可能性。因为不常交流,闭塞的他,还会失去很多关键信息源。


最终,他会失去重要的人际关系链、失去做人的好口碑。


这位利己者的收益实则处于负水平的状态。


为什么优秀的人更善于利他?原因便在于此。


利他者的收益要远远大于利己者。


那些愿意帮助他人,为他人提供价值的人,也会常常得到他人提供的价值。


04 迭代思维


优秀的人危机意识很强,他们明白:在这个时代,稍不注意便会落后于他人。人如果不学会迭代自己、更新自己、改良自己,失败就是分分钟的事情。


就像做产品一样,产品有1.0、2.0的版本迭代。


优秀的人也都善于优化个人版本。三五年过后,如果你仍旧在原地踏步,这便是最危险的事。


一个人可迭代的方面有很多,在此举个例子,比如工作流程的迭代。


读高中的时候,我同桌答卷速度特别慢,后来我看了看他的卷子,才知道是他写的字太正了,浪费了太多时间。


一笔一划,一撇一捺都清清楚楚。关键他还有强迫症,有的笔画还得描上个三五遍才放心。


他学了很久,才学会写草书。


看到这里你也许会笑,妈蛋念到高中了连最基本的草书都不会写,真的假的。


其实很多人的书写习惯已经是十年以上,要想改并没那么简单,更要命的是很多人连“要去改”的意识到没有。


这就是所谓的迭代意识。


键盘上快捷键的学习只要10分钟,但很多人懒得学也懒得用。用五笔打字能比拼音快很多,正常培训一周就能学会,很多人也懒得学。


每一个小小的优化,就能节约时间增大效率。


优秀者的工作习惯也非一日练,是已经经过十几年的迭代,才会有今天。


把自己看成一款产品,你的灵魂就是你的产品经理。


现在的你,还是过去的那个老版本吗?


05 用忙碌打败无聊


现代人的最大特征,便是忙碌。


这一点常常为人诟病。


李宗盛也写过一首《忙与盲》,其中有一段:


我来来往往  我匆匆忙忙


从一个方向到另一个方向


但实则, 忙碌是不该被人批评的,最该被批评的,应该是无聊


无聊时常伴随着抑郁、忧愁、虚无等负面情绪一并出现。


无话可聊,无事可做。烂在沙发上,烂在床上,这才是最要命的。


将人的状态分为三种:无聊、忙碌、忙得有意义。


第三种是最为高阶的状态,是更有针对性的忙碌。


第二种忙碌虽然并不一定目标清晰,但人仍旧处于运动状态。既然运动,就能够产生可能性与意义。


有的人不是生来就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但是却可以在不断的运动中找到方向。


人的视野与认知,是有边界的。你多经历一些事,你的边界就会被拓宽,个体外延就会增大,包容性也会更强。


优秀的人,都是忙出来的。


悠闲对他们来说,就是奢侈品。


06 整合型思维


优秀的人,很少是排斥外部信息的。他们就像一块海绵,只要是水,都会被吸进来看看,然后再把有用的东西挑出来。


所以你会发现,他们大部分喜欢读书、看电影、欣赏艺术品、对音乐有自己的品味、对文学有自己的理解。


他们善于整合,善于从外部信息里提取对自己有价值的东西。


曾经有读者问我:“读书有什么用?”


我的想法是:如果抱着功利的诉求去读,不如不读。


只有静下心的人,才有机会体会到另一层世界的美妙。


正如优秀的人大都有私人的、汲取营养的方式。


阅读、音乐、电影、绘画,都可以看作是一种输入。优秀的人都讨厌拒绝,因为他们都明白:当一个人开始无意识地拒绝,他便即将落伍。


我曾经走访过上海西边的一座古镇,区委书记很年轻,他才三十多岁。


听书记现场讲座,讲了新农村建设问题。


你能想象吗?这位书记竟然爱上B站,也看日漫,最喜欢看美国电影。他曾经在美国西部片里受到启发,想到了有益于农村区域建设的提案。


就像乔布斯曾远赴印度寻找灵感。谁会想到去一趟印度,能够打造出世界上最完美的产品之一?


优秀的人,都善于张开毛孔,充分感受世上的事物,像海绵一样饥渴,像初学者那样谦卑。


因为有些事情看上去无用,但实则是无用之大用。


它会潜移默化地改造你,影响你在关键时期做出的关键决策。


07 重视运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