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盛赞它:“具有戏剧性的张力,能直观感受到舞者对身体运动的控制和强大驱动。”陶身体是最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现代舞团之一,数次登上《纽约时报》。
16年里,它的巡演遍布五大洲40个国家。去年2月,它获得了威尼斯双年展颁发的舞蹈银狮奖,这是继音乐家谭盾之后首次有中国人获此殊荣。
它把极简做到了极致,自成一派。
舞台上,永远只有黑白灰;动作只用脊椎的变化来表达,甚至会限制手部动作;舞者模糊了性别,无论男女都是短发;排练厅没有镜子,只用身体去感知。
作品名字用数字来代表,《2》《4》《5》......每一个数字都代表着舞台上参演舞者的人数。
放弃叙事,回归到最纯粹身体内向的极至探索。无论你是否能看懂,都不得不叹服,被他们的极致美学征服。
林怀民曾评价他们这种创作方式“非常中世纪,放在今天有些吓人。别人都是流行什么搞什么,他没有。”
疫情里,舞团一度被迫解散,引来众人唏嘘。好在,去年年初开始重启回归。
《16》《17》正式演出前,我和陶身体剧场创始人、艺术总监陶冶聊了聊,作为三位创始人之一,他拒绝综艺、商业和流量,只想把舞蹈做到极致。
左为陶冶,右为联合创始人段妮抬头、低头、摇头晃脑。
以头部为轴,在空间作画。耳垂、后脑勺、肩胛骨,每个最微末的身体部位都成为画笔的一部分。
这是陶身体剧场新作,现代舞作品《16》里的场景,8月24日和25日,它将连同作品《17》一起在上音歌剧院首演。
以下是陶冶的自述。
让耳垂和后脑勺动起来
用身体画圆
得知威尼斯双年展获奖消息的时候,我正在国家大剧院后台彩排。
当时有点懵,反复问演出总监这是不是诈骗信息,因为我们陶身体从来不参加任何比赛或者活动,也从来没有和威尼斯双年展有过联系。
后来才知道,是舞蹈领域主席韦恩·麦格雷戈在伦敦看了我们的演出,觉得很符合那一年的主题“身体”,就进行了推荐。
威尼斯双年展银狮奖颁奖典礼
多年以来,对于舞蹈我一直有很多想象。
有些动作你想要完成和突破它的时候,是非常不现实的,因为很颠覆我们的经验。
比如我们有一个技术叫“圆运动”,强调“生笔画圆”。身体会有一支笔从你意念中长出来,然后再用笔尖在空间里面去绘画,画出不同规则的线条曲线,达到一个圆。
而《16》就是帮助我们完成脑海当中想象画面的一部作品,它和《17》将以上下场的关系来进行演出。
《16》的运动很微小。比如你的耳垂怎么运动,后脑勺怎么跳舞,后背肩胛骨怎么动?就是这样非常微小微末的一些空间,相当于完成了一个以头部为轴在空间作画的想象创作。
《16》这个名字就代表是16个舞者,他们会像一条游龙一样,一直在盘旋递进当中,他们的动作都是一致的。
这个工作量是非常可怕的,可能成千上万的动作要去组合、重构,去记住那些在空间当中微小的统一,在差异当中以相同的节奏,让他们连接在一起。
回到另一部作品《17》,它对应的是一部10年前的旧作《7》,是一场对于声音的实验。
我叫它“声形”,声音的声,形状的形。声音跟身体一样,也是有形状的。运动是一种可视化的能量,但是我们的声音也是一种能量,是听觉上面的接收器。
从这个角度来讲,怎么刻画出声音和身体的神韵?
《17》尝试让舞者们通过自己的一些编创,排序出特别多乱码的文字。把它们连接在一起,变成语言,变成一首歌,他们自己还作曲。
我们编了大量的文字素材,有英文,有藏语,有蒙古,有普通话,也有舞者们的家乡话,比如湖南话四川话。这些文字组合在一起,让人有一种既远又近的疏离感。就是感觉听过,但是又听不懂。
然后这些动作,配合声音、文字,同步发出,或动或静,或快或慢,像一个无规律的布朗运动。就感觉让所有的声音可视化,变成一种可见的声波,这点特别有趣。
在整个创作过程中,我会带动大家往一个比较完整的方向去看,在这个方向当中,每个人再去自己发挥创建,最终所有人都会参与到作品的动作、声音、音乐各方面的创建里。
在卡拉OK团建
绞尽脑汁想头部运动
虽然听起来可能有些晦涩难懂,但其实我们排练创作的过程是很好玩的。
为了做《17》这部作品,我们全团先去唱了一次卡拉OK。在KTV里面,每个人选自己最喜欢的歌,由此来了解大家对于声音、乐感和节奏的把控。
因为这部作品是需要边跳边唱的,很多舞者从来没这样尝试过,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挑战和颠覆的过程。
我印象很深特别惊艳的,是一个叫张卓瑶的舞者,她唱了一首流行歌,和原唱一模一样,当时所有人都在尖叫——“这不就是明星本人吗!”
她的转调、起承转合和声音,包括对细节的包括,全部一样,我们都说你练了多久啊这是。
还有四五个人,我们本来觉得会是声音担当的存在,结果反而被后来者赶超。有几个之前没有发现的人,无论从创造力还是乐感上,都后来居上,让我觉得很惊喜。
而创作《16》的时候又不一样。
因为它强调的是身体,尤其是头部的运动,所以我们每天都要绞尽脑汁去想,怎么创作出一个不同的头部空间运动。
特别烧脑,每个人的想象力都穷尽了。
比如说今天耳垂这么动,明天额头那样动,后天下巴那样动,甚至都快想到脑仁怎么动。包括怎么配合脚下的行动,上左脚退右脚,转左胯。有点像是用一个简单的方式,让整个身体复杂地联动在一起。
光想这个,我们就用了半年时间。
所以《16》和《17》,这两个作品都非常的极致,每天都在拉扯的一个状态当中,争分夺秒地去创建。
数位系列里,我所有的作品都是根据人的身体来创作,如果没有舞者给我这种声音和形体的动力还有创造性,我是编不出来的。
一个人的力量太有限,只有集合所有人的力量来完成这部作品,才能达到现场的震撼和生命能量的释放。
里约爬面包山,巴黎遭遇恐袭
爱吃火锅的东方舞者
我们很早就开始在国际上演出,差不多每年都会去十几个国家,十几个不同的城市,有时候甚至一年会有40多个。
疫情之前,我们80%的收入都来自海外巡演。
我们得到最多的评价是“没见过”,颠覆了外国人对于中国的很多偏见和理解,这样的运动方式,这样的身体理念,还有包括一些自观的东方哲学。虽然文化背景不同,但是国外观众完全能够理解我们想要表达的。
一般来说,我们都是首个去当地剧院或者当地艺术节演出的中国现代舞团。每一个演出,我都历历在目,都挺鲜活的。
比如说在巴西里约,我们一起爬面包山。
整个舞团爬到山顶,再坐索道下来。我们的酒店就在里约海边。每一天拿着一个大浴巾,冲到海边开始冲浪,那个浪特别高,大概有3、4米,就从你的头上直接盖下来,特别惬意。
里约海边
还有我们去耶路撒冷,旁边是死海,全团跑到海里去,开始敷死海泥。
当时我们以为在死海里可以浮起来,觉得特别浪漫,结果那个浪还挺大的,往脸上盖,会呛到你的鼻腔里面,眼睛里面整个疼得你根本都不能游,一点都不美好。最后我们就不游了,就在那敷死海泥。
有时候演出完还有一些突发情况,也不是永远都顺顺利利的。
2015年我们去巴黎演出,当时巴黎恐怖袭击,我们就在现场。
当天整个城市有多个点在爆炸,我们的酒店旁边隔一条街的餐厅就爆炸了。演完出来,整个大街全部封锁,所有的行人都止步,在那观望警车开道,让人特别不安。
因为地铁都被封锁了,我们无法走回自己的酒店,酒店剧场的工作人员就把整个剧场的后台给我们打开,让我们歇息到凌晨4、5点,再派车把我们送回去。我们本来要连演五场,第五场因此就取消了。
2015年 法国 巴黎城市剧院 演出现场
我觉得出国最大的问题就是吃饭,有的时候巡演两三个月,我们就自己带锅。
国外很多城市大概八九点以后,餐厅全部关门了。但是我们演完一般又都是晚上9点以后甚至到10点,那你没饭吃了,因为跳舞前你不能吃很多,甚至有的舞者跳舞前是啥都不吃的。
所以跳完以后就饥肠辘辘地自己回去做,有时候就一起煮个火锅。把那个火锅底料,扔到大锅里面,放很多国外的食材。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生活方式。
我觉得有“陶身体”这样一个舞台是很幸福的,你可以做着简单的事,去全世界交流,可以因为跳舞这样一门艺术,联通整个世界。
陶身体数位系列新作《16》《17》将在上音歌剧院世界首演。文、编辑:海带
图片来源于受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