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新一轮产业审视中,绿色石化和新材料产业是广州未来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绿色石化和新材料产业链完善
产业集聚效应显著
广州市绿色石化和新材料产业规模实力雄厚,已基本形成覆盖“石油炼制—合成树脂—改性塑料—塑料及橡胶等制品—制品应用—材料再生利用”全产业链环节的石化产业链条。
市场优势:大湾区第二大石化基地
全市绿色石化和新材料产业链上企业
产值规模超亿元的企业400+家
5家企业产值规模达100亿元
5年后广州新材料产业有望翻番
根据《广东省培育前沿新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3-2025年)》测算
在新材料领域,广州拥有18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包括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工程实验室、6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主要涵盖先进高分子材料、光电材料、金属粉末材料、医用材料领域。
被称为“产业粮食”和“科技发展的骨肉”的绿色石化和新材料产业,是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石,是推动“广州制造”向“广州智造”升级的关键环节。
无论是家具家电、医疗用品,还是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多个领域,都能看见绿色石化和新材料产品的身影,其主要客户更是覆盖立白集团、广药集团、粤芯半导体、小鹏汽车等多个市场主体。
当前,广州市已基本形成覆盖“石油炼制—合成树脂—改性塑料—塑料及橡胶等制品—制品应用—材料再生利用”全产业链环节的石化产业链条,形成了新型显示材料、集成电路材料、生物医用材料、新能源电池材料等应用产业链。
分区域看,黄埔区、南沙区及增城、花都、白云、番禺、从化五大区均依托地理和产业集群优势,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绿色石化和新材料产业集群。
政策支持上,广州先后出台
《广州市构建“链长制”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广州市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
,将绿色石化和新材料产业链列入21条重点产业链,为绿色石化和新材料产业发展提供创新、空间载体等政策支持。
2024年1月,
《广州市化工园区建设标准和认定管理实施办法(试行)》
出台,为全市化工园区认定、建设提供规范指引,为全市产业发展提供空间保障。
当前,广州正加快构建“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绿色石化与新材料产业被赋予“新兴支柱”定位,有望成为引领发展、稳住大盘的新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