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江苏卷高考作文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
看到江苏的题目,第一反应是去年也是我写的吧(参看小编18年度高考作文《
千言万语不过一句我爱你
》)。区别于其他的题型,隔着屏幕都可以嗅到江苏每一年出题老师坚持的风格。往往是这样鹤立鸡群的题目,实际上是个磨人的小妖精。当你想文艺小清新地落笔生花,才惊觉题目的难度与深度分明就是套路。
第二反应是舌尖上的美味。生活并不复杂,组成就是油米酱醋茶。老子云: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唐说:你要认真地对待每一餐,才可以认真地对待你的人生。每道食材自有它的功用,成为一道美食不可或缺的部分。人生更不是非要什么波澜壮阔,最实际不过三餐四季,为喜欢的人洗手作羹汤。我相信每一个认真对待食物的人,他都能在美食中获得治愈的力量,从而跨越所未曾谋面的苦和难。
第三反应是人间有味是清欢这句话。话说当年苏东坡多次被贬,拖家带口三餐不继。古代资源的匮乏,不是像我们趿着拖鞋去市场买菜这么简单,而且苏还是个得罪朝廷的戴罪之人。但是苏可以说古代文人中情商最高的,他宠辱不惊乐观豁达,能把好心人送来的过期五花肉、没人吃的羊蹄、猪脚、屋后院的竹笋,变着花样吃出风格吃出水平。他不单懂吃,他还跟大家分享怎么吃,进而才有了喜闻乐见的东坡肉、东坡肘子、东坡豆腐等等等。如果在现代,妥妥一个月入百万的美食大V兼职文学家。不得不说,古代的文人风骨是刻在骨子里的,反而是现代人和所谓的专家过多的解读了他们。好比“千里共婵娟”只是因为他想念他弟弟,“人间有味是清欢”仅仅可能因为他刚饥肠辘辘地吃了盐水竹笋,在有一顿不知道下一顿在哪里的年代,哪有这么多伤春悲秋和鸡汤。
言归正传,我为什么喜欢江苏的题目,就是因为它的包容。它不涉及政治,它没有条条框框,它用意在于你对生活的观察,怎么去表达对生命的理解,从而呈现你的世界观脉络。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虽然没有走上从文的道路,但是读书的时候老师这两句话我一直谨记在心。我手写我心,自己都不相信的东西就不要写,写出来也是鬼话连篇。
我私以为,作文就应该有作文本来的样子。它是可以天马行空的,它同样是包容万象的,它可以是严谨理智的议论文,也可以是心怀风月的散文,但它绝不是千篇一律的口号。不管你喜欢不喜欢,关注生活本身,就是一种浓浓的人文情怀。
盐加盐是咸,盐多必失,水加水平淡无味,有黑道有警察,这就是世间万物的差异性。物各有性,五味调和,就是要尊重个体存在的差异性,让它发挥特长,最大的优化是互相调和互相弥补差异。两个风牛马不相及的人,谁说不能碰撞出天雷勾地火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