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看一次哭一次的片断
年,很好过。时间——这个伟大神秘的万物鼻祖之所以公平公正,是因为它从来不去理会具体人在干什么;它只知道永不停歇地前行。所以,无论你是在值班室,还是在巡逻的路上,或是幸得几天陪陪家人,年马上就要过完了,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一元复始,中国人很喜欢这种开始的仪式感。当经过春节喧嚣返回到工作岗位的人们,也都想以最好状态迎接新的开始。对于2017年的中国军人来说,重中之重,当属“脖子以下”军改。整编、裁员、移防、复员、转业……一大堆抉择摆在每一个人的面前,不像刀,也是刀。
对于喊了一年半载的“靴子”终于要落下了,这个时刻,对于军长的儿子和普通士兵来说,都是一样——
团里整编,钢七连就要解散了。成才说,七连就像着了火的大楼。他劝许三多,不要等到楼烧完了才死心。成才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他用一饭盒酒敬了七连、敬了高连长、宣告了自己的告别。他的这一饭盒酒喝得干净利落,但却让他未雨绸缪的“跳槽”遭到全连的鄙视。
仿佛种种迹象开始预示着七连命运的悲催,就连团报上都把七连的光辉连史给写错了。尽管高连长带着全连的人去团部讨回了公道,但是连高连长自己也不得不正视一个事实:军令如山,七连到了解散的时候。连最木讷的三多也知道,留给七连的时间不多了。
高连长,人称“老七”,军长的儿子,有一点傲慢的脾气,但他的敬业、率真和敢作敢当的血性,让连队的人很服他。三多,普通士兵,一个曾经生活在自卑和自闭的士兵,在史今的帮助下,成为执拗、倔强的好兵。
七连解散后,军长的儿子直抒胸襟,这么多年来,他是凭着自己的本事闯过来的,全团应该没多少人知道他有个军长父亲。普通士兵三多说,全团都知道高连长是军长的儿子。这句话剌破了老七的高傲和自负。老七说,他感觉自己像个猴子。
是的,整编关口,军长的儿子和普通士兵都面临同样的抉择。也许,他们的答题选项和最后结果不一样:一个去了师属装甲侦察营当了副营长,一个转了士官。
是的,这些天,我把这部我最喜欢的军旅电视剧《士兵突击》又看了一遍。真的发现,这部电视剧里的一切,似乎都是这次改革的预演。
高连长不是说过么,钢七连为什么不叫大功七连什么的,就是为了把“大功”什么的留给了其他连队寒碜自己。可是,谁又能想到,如此盛极一时的钢七连,最后却如此落寞。
很多人说,“我所在的团里有荣誉连队”,“我所在的连队有英模人物”,这次改革肯定改不到我。其实,我想说,看看钢七连吧,一切不言自明。
对于大的格局,大的盘子来说,任何一个单位都是渺小的。一个团,一个师,一个军,我们都以为这就是我们的天,可是军改这把“刀”落下的时候,是不会看军长的儿子在哪个单位、普通士兵在哪个单位的。
现在,基本上每个军兵种都明确了方向,明确了标准,其实我们每个人参照这个标准,都可以预见一下自己的命运。不用去拿一些并不重要的资本,就拼命赚取改革的利益分配。
这个说更直白一点,条件一卡,就是如果命运决定你要走,即使你在最后的时刻表现再完美,也没用!
上面的道理,说出来大家都明白,可是今天还想说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军改,原则背后,也讲人情味。
这个世界是奇妙的,有天就会有地,有水就会有火,犹如亚努斯的两面,一个张望未来,一个回顾过去。
与原则相对的当然是人情。只是这种人情又必须依托于原则。
军改,这个人情味,其实,用真情二字更准确。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习主席在春节团拜会上的一段话引起了强烈共鸣:当今社会快速变化,人们为工作废寝忘食,为生计奔走四方,但不能忘了人间真情,不要在遥远的距离中割断了真情,不要在日常的忙碌中遗忘了真情,不要在日夜的拼搏中忽略了真情。
如要不是因为真情,许三多为什么这么恨高城。三多说,因为高连长没让他送史今,所以他恨高城。要知道,史今这个把自己军旅全部心血倾注给三多的人,这个让三多获得新生的班长对三多来说多么的重要。
可是,三多又说了,史今走,他伤心;七连解散,高城伤心;这两个伤心是他和高城的共同点。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的真情正是人区别于其他一切的本质原因。当军改的刀落下,这份严格按原则办背后的真情,实际上就是:不埋没人才,不湮灭重要领域,不减弱一线作战力量。
打个比方,如果你是一线作战部队的技术军官,请放心,军改不会让你们集体失业和脱军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