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全球宏观对冲
通过研究全球宏观经济动向,完成全球宏观对冲策略,完成与之匹配的全球资产配置。宏观定位时空,中观寻找经济发展动向,微观观察。汇聚中国经济,金融与产业专家与精英。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加国无忧  ·  "富人喜欢实惠"!Costco赢得高收入家庭 ... ·  昨天  
加国无忧  ·  "富人喜欢实惠"!Costco赢得高收入家庭 ... ·  昨天  
中国日报  ·  跑鞋,是越贵越好吗? ·  2 天前  
商业洞察  ·  当心!第一批用DeepSeek的人,已经被坑惨了 ·  6 天前  
什么值得买  ·  3000多拿下iPhone16e!最便宜的「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全球宏观对冲

一篇文章带你了解中国货币发展史

全球宏观对冲  · 公众号  ·  · 2021-01-17 00:00

正文

货币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金融工具。它的出现改变了人类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促进了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迄今为止,人类经过了从原始货币、金属称量货币、铸币、纸币,到现在研究应用加密数字货币的历程。

这期间,每一种货币的使用,都直接或间接的反映了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所以学习、了解中国货币史,这种经过考古学验证的历史,能够帮助大家很好的理解历史上每个时期的科技和经济状况,同时也能够帮助大家掌握货币演变的趋势。

本文是作者于今年暑假期间,在参观上海博物馆中国历代货币馆后,根据所收集的资料整理而成。希望对喜欢研究货币历史、中国经济和加密数字货币的朋友有所帮助。


前言

中国使用货币的历史,源远流长。随着商品经济的产生与发展,中国货币经历了原始货币、金属称量货币、铸币和纸币各自不同的发展阶段。先秦时期,曾先后出现最早的原始货币、金属称量货币、铸币,形式多样。秦汉以后,铸币形式趋于单一,呈方孔圆形。北宋时期纸币产生并开始进入货币流通领域。深受外国货币文化影响的近现代机制币在光绪年间开始出现,使货币制度逐渐发生变革。中国货币文化对周边邻国影响深远。

一、先秦时期

先秦时期是中国货币发生与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社会分工的扩大和细化,商品经济得以发展,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了起到物品交换媒介作用的原始货币。之后,则进入了原始货币、金属称量货币与铸币并用的时代。

1. 原始货币与金属称量货币

中国最早的原始货币由实物充当,这些实物可能是天然贝、玉和生产生活用品等。西周中晚期以后,青铜称量货币出现专名,标志着其已发展到了相当高的阶段。

图片发自简书App

2. 周王室铸币

春秋时期,仿制生产工具的金属铸币开始出现。周王室先后铸有平肩和斜肩的弧足空首布,并一直沿用至战国。战国中期以后则铸行方足布。今河南洛阳和新郑曾发现用于铸造平肩空首布的钱范。

图片发自简书App

3. 晋国铸币

春秋战国时期的晋国,国力强大,铸币有耸肩尖足空首布币,并有大小之分,呈现出铸造时代上的不同。山西侯马铸铜遗址曾发现大量用于铸造耸肩尖足空首布币的钱范。

图片发自简书App

4. 韩、魏、赵铸币

公元前376年,韩、魏、赵三家分晋,分别铸造有自己的货币,主要形式有、尖足布、异形布、方足布、圆足布、尖首刀、直刀和圜钱等。

图片发自简书App

5. 北方民族与燕国铸币

春秋战国时期,活动于北方的民族戎、狄首先铸造尖首刀币,这种形式的货币后为燕国所沿袭铸用。战国中期开始,燕国先后铸造燕刀币、方足布币和方孔圆钱。

图片发自简书App

6. 齐、楚、秦铸币

齐国在战国时期主要铸造大型且厚重的刀币,后又铸造明刀,并使用方孔圆钱。楚国使用被称之为“金版”的黄金称量货币外,还铸有铜布币及仿制天然贝的铜贝币。秦国则从公元前336年(秦惠文王二年)起铸造钱文为“半两”的铢两货币。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二、秦汉时期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统天下,规定以黄金为上币,“半两”钱为下币,作为全国流通的法定货币。汉初继续铸行半两钱,并使用黄金称量货币。元狩五年(前118年)起,五铢钱成为两汉时期主要流通的货币。西汉末年,王莽货币改制失败。东汉时期实物经济抬头,货币经济衰落。

1. 秦汉时期流通的半两钱

产生于战国中期的半两钱在秦代继续铸行。西汉初期,半两钱制几经变更,曾先后铸有榆荚半两、八铢半两、五分钱、四铢半两、三分钱。建元元年(前140年)铸三铢钱。

图片发自简书App

2. 西汉五铢钱的铸行

元狩五年(前118年)开始,西汉先后铸用郡国五铢、赤仄五铢和上林三官五铢钱。上林三官五铢钱的铸造,标志着货币铸造权重归中央与五铢钱制的最终建立。

图片发自简书App

3. 王莽币制改革

西汉末年,王莽托古改制,自居摄二年至天凤元年(8-14年)先后进行过四次币制改革,其中以始建国二年(10年)推行的“宝货制”最为复杂。王莽钱币铸造精美,钱文以“悬针篆”而著名。

图片发自简书App

4.东汉时期流通的货币

东汉时期虽继续铸用五铢钱,但中晚期后剪凿钱、钱等各种轻薄劣钱盛行,实物交换逐渐在商品流通领域占主导地位,货币经济受到严重摧残。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处于分裂与动荡的环境中,政治上政权更迭频繁,经济上没有形成统一的全国市场,实物交换成为商品经济生活中的主要方式,货币铸造与流通不畅,劣钱泛滥,货币经济萧条。隋时货币制度得到统一。

1.三国时期的货币

三国各自实行着不同的货币制度,魏主要以实物交换为主,后恢复铸造五铢钱,但至今不能确定其具体形制。吴、蜀两国则主要铸行大面额的钱币。

2. 两晋南北朝货币

两晋时期的货币主要是用三国吴、蜀钱币。十六国中的前凉、后赵、成汉及夏赫连勃勃都曾铸有铜钱。南北朝时各政权均铸行过钱币,并出现了年号钱等与铢两货币不同的货币名称。

3.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流通的五铢钱和隋代货币的统一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虽然五铢铜钱始终得以铸造和使用,但大小轻重不一,质量低下。隋短暂统一中国,货币制度亦重获同一。

四、唐五代十国

唐代是中国货币制度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从武德四年(621年)开始,废除以重量单位作为货币名称和货币单位的铢两货币体系,开创以“通宝”、“重宝”等为货币名称、以“文”作为货币单位的宝文钱制,并对周边政权产生影响。

五代十国时期,政权割据,经济分裂,钱制不一,各种劣钱泛渣又起,实物交换再次风行,货币经济蒙受摧残。

1. 唐代货币。

唐初使用旧钱。武德四年(621年),开铸开元通宝,以“文”作为货币单位。之后则先后铸有乾封泉宝、乾元重宝等铜钱。会昌年间开铸背纪州郡名的开元通宝钱。安史之乱时,史思明铸有得壹元宝与顺天元宝两种大钱。

图片发自简书App

2. 五代十国货币

五代十国时期中国处于大分裂的状态中,实物交换再次盛行。先后建立的各政权纷纷铸造自己的货币,并形成一定的流通区域。南唐创造的两枚钱币形制大小如一、钱文书体讲究变化的“对钱”之制为宋代所效仿。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五、两宋辽西夏金

两宋辽西夏金时期是我国货币经济恢复与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这时期各个政权实行不同的货币制度,但都铸造有不同年号的铜、铁钱,而且作为信用货币的纸币开始出现并得以广泛使用。

1. 两宋时期的货币。

两宋时期的钱币盛行年号钱,流行对钱,铜、铁钱并行,并以币值大小分为数等,且形成了各自的流通区域。南宋淳熙七年(1180年)开始钱背多添铸纪年和钱监名。这一时期,纸币产生,并得到很大发展。

图片发自简书App

2. 辽代货币

辽代是契丹族建立的政权,除使用历代旧钱和宋钱外,很早就开始铸造具有隶书意趣的年号钱,但铸量不多。

图片发自简书App

3. 西夏货币

西夏是党项族建立的政权,一开始铸行的钱币采用西夏文,以后汉文和西夏文钱并铸。天盛之后只用汉文,而且铸造有铁钱。

图片发自简书App

4. 金代货币

金代是女真族建立的政权,实行钱、银、钞三位一体、互为流通的货币制度,所铸铜钱因汲取中原技术而以精美著称。

图片发自简书App

六、元明时期

元明时期是中国古代货币制度发展的重要时期。元代主要印行纸币,而少有铜钱铸造。明代初期铸造铜钱,以后则主要推行纸币,中期后随着纸币制度的崩溃,又开始行用铜钱。这时期白银货币流通逐渐广泛。元末、明末农民起义所建立的政权也铸有币值不等的钱币。

1. 元代货币

元代主要流通纸币,先后发行过中统元宝交钞、至元通行宝钞、至大银钞和至正年造中统元宝交钞,其中至元钞法成为中国古代纸币制度最完善的法律。大规模铸钱只有两次,发生于至大三年(1310年)和至正十一年(1351年)。元末农民起义军亦铸有自己的钱币。

图片发自简书App

2. 明代货币

明代货币制度变化较大。明初沿袭元末大中通宝钱制,铸造洪武通宝钱。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开始推行纸币“大明通行宝钞”至明代中期而崩溃。明代中后期,逐渐形成以小平钱为主的的制钱制度。白银流通广泛。明末起义军铸有不同币值的钱币。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七、清代

清代是中国货币制度发展与演变的重要时期。这时期方孔铜钱继续铸行。白银使用则采用银两制度。光绪年间开始机制银元和铜元。中央及地方各种金融机构都发行有纸币。中国以方孔圆钱为主的传统货币制度开始发生变革。

1. 清代铜钱

清代铜钱铸行沿用明代的制钱制度,主要为小平钱。咸丰年间铸钱复杂,版式众多。光绪后期传统方孔圆钱逐渐为机制币所代替。

图片发自简书App

2. 清代机制铜币

光绪十二年(1886年),福建开始用机器制造方孔圆钱。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广东率先引进西方机铸币技术,铸造以“光绪元宝”为名的铜元,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则机制以“大清铜币”为名的铜元。中央及各省相继铸造,铜元逐渐代替铜钱而成为主要小额流通货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