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房不认贷落地了,很多人都在问,市场会何去何从。
其实有个城市去年11月就实行啦,那就是杭州。贷到六七成不是问题。
我们来看看杭州的走势:
新房:12月和过年后3月起来一波,之后逐渐走弱。
二手:以价换量。
同新房一样,23年春季成交量起来一波,但价格涨幅下滑,直至负数增长。
当然
每个城市的情况不能简单相比。杭州我不熟,但也听说过一些情况,比如全民排队买倒挂新房、户口放松、投资客多、互联网产业和学区房波动大等等。
前面两个起码北京是不具备的,城市量级也不一样,所以不能简单比较就认为杭州的走势会复制到北京。
这么一看,放松认贷并非药到病除一针见效,
背后更需要的是购买力和信心。
北京新出的政策还有一些细节没有确定,如具体利率、离婚倒查,还需要一些时间等银行公布具体细则。
还有就是九年未变的非普线。
等这个没谱儿,也没准儿上头一看市场好了就不动了。
咱先按市场现况看吧。
我接收到的数据:万柳8月成交20套,新政首日成交9套。德胜8月74套,平均一天2套多,9月2日成交12套。
之前犹豫的客户,纷纷下定决心出手了。
业主心态肯定是上调的,至于卖房目的啥样都有,有想变现退出市场的,有要换房的,所以也不再等了。
前几年淡的时候,涨价房源和降价的比例能到1:10。最近的比例是1:2到1:3之间。
新挂牌房源方面,500-800、800-1200、1200万以上这三个价位段的比例约为4:2:1。
大中介后台15万套挂牌不断刷新历史最高,这个其实不是大问题,成交量上来了库存就去的也快。
其中真在市场上有稀缺属性的硬通好货,也就3000套左右。
北京其实选筹非常难。
拿1200万这个预算来说,已经属于北京前5%的购买力了,却发现还是买不到什么。
用东城举例,1200万能买东城顶级的安交学区,交道口东大街70多平米,回迁。和平里80多平米,回迁。东城老三龙体头部次新水上华城100平米,东西临街。
而且有这个预算的,未必能看上这房子。
提高到3000,也一样。
东城买海晟南区三居还差点,富贵园一区能买,学区不够均衡。东城别的品质好的、带学区的没了。
西城金融街西城晶华价格也差点,对的还是金融街最弱的华嘉小学;朱雀门倒能买,对口育才,这年头没有人会为了上学买育才的。德胜阳光丽景和陶白中信城买得到,就是这两年上学不一定能进去。
海淀世纪城最好的观山晴雪园,好楼层也得再加钱。
其实多少钱预算都一样,500的和3000的,想买到满意的都觉得差着点儿,得再踮踮脚。
哪怕6000多万的万柳书院,也只能临街,北边儿看巴沟地铁站旅行团大包小包。想买院儿里的,加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