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科学家上热搜时,总有人拿科学家跟明星比
最近,屠呦呦团队青蒿素的新进展上了热搜;随后屠呦呦事迹被纳入新教材,再一次登上热搜。
这本该是好事,因为这值得我们去赞美,去传播。可是每当科学家获得某项成就上热搜的时候,总有部分媒体和个人喜欢拿这些科学家跟明星对比。
比如航天研究机构的专家级研究员张小平离职,就有了为国效力 40 年,比不过 Angelababy 发呆一天。
当张万年将军的逝世遇到姚贝娜的过世,就有人跳出来指责为什么不去祭奠张万年将军。
当屠呦呦作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时,就有了一生努力不敌一场秀的调子。
而现在屠呦呦再上热搜,这类文章和评价又再一次卷土重来。
我觉得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就是热衷于权利,从而也用权利的观点去限制别人的自由。
难道科学家就一定要比一线明星赚钱多?
难道科学家要和当红明星拼流量,比关注?
明星就赚钱多?科学家就赚钱少?谁赚钱多就谁厉害?
一线明星的收入高,这是市场决定的,而且要注意是一线明星,其余的娱乐从业者收入真的高吗?
你要知道周杰伦没有出名的时候,月薪只有 4000 元台币。娱乐业就是极少数人发大财,大多数人只能苦逼的等出名。这个行业只有出名了,有流量了,才有更多的收入。
而科研行业就不同,科学行业顶级收入确实没有一线明星的收入高,但是这个行业的平均收入相对来说还是高点的。
让科学家有更好的物质基础这本是好心,也是应该的,但是莫名其妙的拉一个明星来躺枪,这就百思不得其解了。这个社会上有这么多形形色色的人,有捡垃圾的,有卖猪肉的,有创业者,难道就因为这些人没有科学家那么高尚,所以物质回报上就不应该超过科学家?这种对比本身就是随机的,狭隘的。
而且每个事例的本身也是有例外的,就好比袁隆平先生的个人资产加在一起也是上亿了的,只是袁隆平先生习惯了简朴的生活。
更为重要的是,金钱的多少并不决定成就的高低。
科学家做出的贡献是会被历史永远铭记的,而大部分的明星在几十年,上百年之后,就会慢慢淡出人类的视野。
把追求真理的科学家和追求曝光度的明星比曝光度,这不是搞笑吗?
很多时候,科学研究都是孤独的,这是有它的工作性质决定的。
而明星就不同。明星是要把整个团队的光芒都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让他出名,让他被崇拜,追求曝光就是明星的目的。
而科学家的存在不是为了出名,也不是为了被偶像崇拜。
所以把这两者放在一起对比,然后哀叹科学家的曝光度不如这些当红明星,实属可笑。
不要进行舆论和道德绑架
科学家和明星,同样为社会创造着价值,人活着有各种各样的需求,娱乐本身也是重要的需求,所以我们不能否认明星付出的努力和他们产生的价值。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对社会做出的贡献也不完全比科学家少的,像屠呦呦女士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而吴京的作品也唤醒了很多热血男儿。
但是在当今社会,科学家们的关注度和待遇的确不够,像屠呦呦女士这样的科学家,就应该获得更多的关注,也更应该宣传,让更多的年轻人投入到科学当中。
屠呦呦女士是英雄,但当红明星也不是敌人。如果想让每个像屠呦呦女士那样的科学家都能获得他们应得的荣誉与关注,那么就从自己开始,尊重科学研究,并试着关注他们,关注他们的科研成果,并不是一边在吐槽科学家不受关注,一边却在看娱乐八卦新闻。
作为自媒体也是,不要老是借助科研人员来鄙视明星,煽动气氛,经常说科研人员收入低,那么你发一个头条就几十万又是什么概念?老提科员人员关注度不高,那么你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编写的营销文又是为了什么呢?
坚持发声!
长按关注看我优雅的搞事情
大家动动手指点「在看」分享给更多的人。
留言说说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