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东亚评论
读懂东亚,理解中国,拥抱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高校人才网V  ·  万博科技职业学院2025年招聘启事 ·  2 天前  
北京交通广播  ·  判了!涉案金额高达2亿余元! ·  2 天前  
北京交通广播  ·  判了!涉案金额高达2亿余元! ·  2 天前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  ·  北方公司北方国际巴基斯坦拉合尔橙线首列主题列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东亚评论

日本艺伎堕落史:风情还能卖给谁?

东亚评论  · 公众号  ·  · 2020-11-28 06:55

正文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

拾文化(ID:shiyafengshe)

作者丨柳嘟嘟

文中内容不代表东亚评论观点和立场







艺伎业凉透了。
目前整个日本从事艺伎行业的仅仅不到200人,并且只局限在京都地区。
在疫情的笼罩下,艺伎业更是雪上加霜,京都的艺伎区遭遇了自二战以来的首次被迫歇业,现仅剩20位艺伎尚未另谋营生,而这些坚守岗位的艺伎们都是奶奶桑级别的人物。
对于近80岁的艺伎们而言,比起顾客的减少,她们更担心的是疫情会加速艺伎表演艺术的彻底消亡。
当然,即便不是因为新冠疫情,艺伎行业也已经日薄西山了。
作为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艺伎一直与相扑、茶道等被视为日本传统文化的活化石。
然而,在流行文化趋同的现代社会,日本的年轻人已经很难理解这种传统艺术的美了。
尽管现在日本大街上依然走着很多艺伎装扮的年轻女孩,但那也只是跟我国的古风热差不多,人们的关注点都在艺伎华丽的衣着和复古的妆容上,而不是艺伎的精髓。
为了勉强维持生计,艺伎们只能蹭一波直播热,通过网络为预约的客人们提供服务。


日本政府也为她们提供了生活援助,拨款了将近100万日元的补助金,符合条件的艺人们可以向政府申请。
艺伎们怎么也没想到,这年头只能伸手向政府讨生活费,毕竟曾经的她们是首相都需要挖空心思讨好的大明星。
艺伎业自诞生之日起,就随着时代的浪头浮浮沉沉,她们华贵的外表下藏着太多的艰辛和无奈,在现代社会的巨大变迁中,艺伎们该何去何从呢?


01


日本艺伎的辉煌时代


在日本,艺伎绝不只是女神般的存在,她们享受的是国宝级的待遇。
当年的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为了讨好名伎江良加代,不惜豪掷15000日元,仅仅是为她定做一套衣服。


在当时,普通老百姓每个月的收入只有10日元左右,尽管伊藤的月薪高达500日元,但是为了这套衣服,他也需要不吃不喝工作两年半。
想要得到艺伎的青睐,光有钱是不行的,还需要有相当高的身份,并且有熟人的引荐。
一代名伎岩崎峰子的仰慕者,光是预约就可以排到来年年底,收入也是相当丰厚。


与艺伎吃一顿最简单的便餐,人均至少花费几千元人民币,给艺伎的招待费最低也要上万元。
她们的费用是以单位时间“玉代”计算的,每15分钟给客人记一次账,除此之外,客人还需要给艺伎支付现金小费,只是这个“小费”的金额也是令人咂舌。
艺伎的产生由来已久,17世纪的东京和大阪出现了一批在妓院里表演歌舞的戏子,最初的艺伎以男性为主,女性只是弹琴伴奏。直到18世纪中叶,男艺伎才渐渐被女性所取代。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正值日本经济繁荣时期,艺伎业一度兴盛,从业的艺伎达到八万多人,当时的艺伎服务时,是双乳尽露的。


由于她们身上凝聚着日本传统文化的精髓,因此被政客们用作一种外交手段,常常接待外国政要,这就让艺伎们更加高不可攀。
《艺伎回忆录》里面,章子怡饰演的小百合是以当时的头牌艺伎岩崎峰子为原型的,而史上真实的岩崎峰子,比电影里要风光得多。
当年她在接见英国查尔斯王子时,由于查尔斯没有经过岩崎峰子的同意,在她的扇子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本以为能哄美人开心,没料却被岩崎峰子丢进了垃圾桶,她觉得这样的签名简直是毁了一件珍宝。
没人觉得这位花魁不识好歹,人们只会指责这位外来的贵客太鲁莽。
这就是日本人对艺伎的偏爱,她们在日本代表着高贵与温柔,是完美女性的化身,张爱玲曾经说“艺伎是日本女性美的典范”,此言诚不虚也


02


艺伎的养成


巩俐在拍摄《艺伎回忆录》时有一个扔扇子的镜头,如何能把扇子转得好看,既不能玩脱了,还要把一种欲说还休的朦胧美表现出来,是极其困难的。


为了这个镜头她练习了五个多月,每天都练习两千多下才能在电影中勉强过关,由此可见一名合格艺伎的成长之路。
日本女孩子想成为艺伎,要在十四五岁时入行,先当上五六年的舞伎,其中的佼佼者才能在20岁时成为一名艺伎。
培养一名舞伎的成本,大约在70万人民币左右,因此等她们20岁成为艺伎时,还要为置屋服务五年,跟现在很多娱乐公司培养明星一样的路数。
学艺阶段,她们每天要接受十个小时以上的培训,学习歌舞、诗书、茶道、插花、书法、谈吐等各方面的课程,一个月只能休息两天。
舞伎们住在置所里面,单独外出、谈恋爱、穿便装都是被禁止的,即便有一天熬出头成为了艺伎,她们也不能随便与外界联系,使用手机、上网等等更是不可能,和家人联系也只能通过写信。
艺伎的生活是单调清苦的,因为只有这样,她们才能摒弃一些现代社会的浮躁与喧嚣,保持一种清冷的气质。
艺伎的人生里没有自我,她们只是礼仪的载体,是一个时时刻刻都精致完美的人偶。
这样的完美,都是用钱堆出来的。
艺伎的服装是十分华丽的和服,做工、质地和装饰都十分上乘。最便宜的和服,折合成人民币也要3万块钱以上,普通一点的六七万块钱,而她们佩戴的首饰高达四五十万元。
这么华丽的和服重达四十多斤,再加上蹬着高高的木屐,走路踏着小碎步,整体便显得娇羞无比,在当年的日本男人眼里,这简直就是天仙般的存在。
化妆也是按照严格的程序,为了让皮肤看起来光亮无瑕,她们会上一层厚厚的白色脂粉,脖子后面会刻意画上“三足”,以勾起男人对她妆容下赤裸皮肤的欲望,在日本男人的审美里,女性脖颈被认为是最性感的地方,所以她们一定要把脖颈优雅而含蓄地展示出来。


化完妆的艺伎们白脸红唇,如同粉妆玉砌的瓷娃娃一样,尽管在我们看来,这实在比较惊悚。
艺伎的美不仅在于仪态万千,更在于她们的温柔体贴,知书达理。
艺伎招待客人一般有四个流程:表演茶道、敬酒对饮、歌舞表演、聊天开心。
整个过程缓慢而精致,极具诗意,让男人始终有一种视觉上高雅浪漫的享受。
在聊天的过程中,她们也能恰到好处地迎合男人,善于察言观色,找到与客户共同话题。
从历史文化到当今时政,从时尚潮流到花边新闻,甚至是证券股票、经济趋势,她们都能聊上一二。 据说,艺伎们每天不读十几份报纸杂志,不了解当下的最新信息,根本就不会上台献艺。
男人们在这个温柔乡里,会倾诉自己的苦楚和隐私而不用担心外泄,保守秘密是艺伎最基本的职业道德。
在日本成千上万的文学作品中,对艺伎都有着大量的描写,论德论才,她们都是令成功男人魂牵梦萦的人间尤物,也是普通男人心中遥不可及的神。
然而,正是因为跟男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日本艺伎跟中国古老的青楼女子一样,常常被人跟妓女混为一谈。


03


卖艺不卖身


从原则上讲,艺伎本身是“非卖品”,她们贩卖的是爱与自由。
日语中的“妓”,既指妓女,又指女性表演者,而艺伎就属于后者,因此中文在翻译时,用“艺伎”取代了“艺妓”,以免被人想入非非。
艺伎传承的是一种文化,行业内部有一套严格的职业规则。

艺伎馆上午10:00之前是不允许外人进入的,也从来不留男客,如果发现有男客过夜,那么整个艺伎馆都会被认为是肮脏的。为了防止男客们的骚扰,艺伎馆还为她们配备了男仆,平时帮她们穿穿和服拿拿乐器,关键的时候也可以及时救美。
为了保持艺伎纯洁的形象,她们在从业期内不得结婚,否则必须先隐退。
岩崎峰子在20岁“更领”仪式后,曾有很多的官家太太们为子女求亲,但都被她一一拒绝,直到二十几岁她才有了自己的初恋。
艺伎的地位之高,让许多高知家庭以女儿能进入这个行业为荣,这不仅仅代表其家庭的文化素养,更是家庭经济实力的象征。
然而,艺伎再有操守,也是混迹在男女交易场上,达官贵人们一掷千金只为佳人一笑,不图点别的?男才女貌,红粉佳人,爱情与色情的分界点在哪里呢,很难讲清楚,这也是这个行业很难被洗白的原因。
更何况,艺伎这个行业的出现,本身就跟妓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04


“艺伎”和“艺妓”


艺伎不卖身,但却以被包养为荣。
以普通人的财力,见艺伎一面都是非常困难的,但如果你是款爷,能负担艺伎庞大的生活开支,那么包养一名艺伎是非常容易的。被包养的艺伎,也毫不在意跟款爷们满大街溜达,她们反而会以此为荣,因为这个可以证明她们的人气旺,一个非常有名气的艺伎常常会拥有几位款爷加持。
而能拥有一个随叫随到的艺伎,也被认为是男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他们的分手也非常简单,如果这位爷玩腻了,停止给她下个月的生活费就可以,没有那么多的缠缠绕绕,也不会对家庭产生任何影响。
那么这就尴尬了,到底是艺伎还是艺妓?
其实,“艺伎”只是“艺妓”的脱胎换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