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农业守望者
除你以外,皆是他人。别人的故事,你的参照物。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科院物理所  ·  出生日期覆盖1-9所有数字的概率很小吗?莫非 ... ·  18 小时前  
吉林省消费者协会  ·  【消费提示】这份关于学生书包的消费提示请查收 ·  20 小时前  
吉林省消费者协会  ·  【消费提示】这份关于学生书包的消费提示请查收 ·  20 小时前  
小钱大玩at北美  ·  三大信用卡积分促销, GOGOGO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农业守望者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玉米又在酝酿新行情!要大跌?2025年1月3日玉米价格行情

农业守望者  · 公众号  ·  · 2025-01-03 02:55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围绕东北锦州港玉米市场的状况展开,介绍了今年锦州港的一些亮点事件,如直属库开库收购一等玉米的价格引发的网络热议和排队车辆情况,以及市场对此的反应和预期。文章还分析了玉米市场的一些现象背后的原因,包括周期、天气、产能等因素,并表达了对未来玉米市场走势的个人观点。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锦州港直属库开库收购一等玉米,引发市场热议和排队车辆壮观

直属库开库收购一等玉米的价格高达2180元,引发市场热议和关注。很多贸易商尝试排队等待收购,但合格率不高,大部分贸易商未能如愿获利。

关键观点2: 市场期待与实际走势的落差,导致市场预期出现变化

市场预期的高价并没有持续,反而出现了下跌行情。作者指出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大幅度的下跌,并提醒市场做好准备。

关键观点3: 玉米市场背后的周期和成因分析

作者分析了玉米市场周期背后的成因,包括天气、产能、需求等因素。他认为这些因素的影响导致了玉米市场的波动,并提出了对未来走势的个人观点。

关键观点4: 未来可能的趋势和机会

作者认为未来大宗商品上涨周期有可能开始缓慢向好,但也存在不确定性。他鼓励人们看到当下正在酝酿的新机会和新变量。


正文

东北锦州港一直都是东北玉米市场的“焦点”,而今年最大的亮点,要么晨间到车量破历史纪录,要么9~12月走货量破历史纪录!

但万万没有想到,昨天一夜间又火了!——“锦州港直属库”开库收购一等玉米1.08元,折合2180元,整个网络又开始兴奋起来!叫喊着这样的价格之高!

所以,结果就是直属库门前的排队车辆那叫一个壮观,但 这里不乏很多不属于一等玉米的排队车辆 !也是服了这些贸易商大哥,都想试一下,看能不能蒙混过关!呵呵!

从昨天入库合格率来看,只有50% !大白话,这100多台车,做梦赚钱的贸易商几乎全部落空,赔钱是宿命——因为 合格率达到60%才是保本状态,只有80%才会赚钱。

所以,你以为 锦州港直属库2180元是高价 ,是在给东北玉米“保驾护航”,实则这样的价格最后 又变成了“笑柄” 。你以为这样就结束了吗?不会的!为什么?

接下来,随着时间推移,锦州港直属库大概率,注意是大概率会发生非常有趣现象,卖粮的车会越来越少,越来越少,然后他们再涨价采购!咋回事!

因为一等一的玉米,这样的价格,这样的退车率,辽宁周边的贸易商要么失望,要么赔钱,要么不顺价,如果合格粮太少,只能提价,给出贸易商足够利润,否则想要完成任务,有点难!

何为笑柄?——这就是笑柄!从2024年度的新季玉米上市后,市场中的每一次“预期炒作”,市场都兴奋得不得了,最后都变成了“哑炮”!

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是2025年1月3日,从玉米期货昨晚的表现形态来看——上涨动力不足!但也不会有太大变化,真正的变化就在4~5日会给出方向,然后一切都将明了!

大概率会是——黑云压城城欲摧!什么意思?接下来有可能是一个下跌行情,而且速度之快,让人始料不及!请各位做好心理按摩!下跌幅度有多大,看市场的情绪和节奏!

为什么玉米涨点价,你总说落价呢?

我们看看整个玉米期货,不论是华北还是东北的深加工都在此起彼伏的涨价,但玉米期货却走成“熊奶奶样”,说明什么?

整个市场拿着“售粮进度”讲故事,就问你一件事情,今年7~8月份时候,农民手中没有粮了,为什么玉米还在落价,而且是大落价呢?

所以,拿“售粮进度”写小作文,说得粗鄙一些——没屁搁楞嗓子,没话题找话题呢!

特别是一些农民朋友,随着深加工的反弹,内心又开始纠结——左卖不是,右卖不是,卖不卖都难受!很大原因就是去年过完年玉米就反弹涨价,这种怀旧心理导致左右为难!

如果这种惯性思维一直影响卖粮节奏,吃亏是大概率——当断不断,必受其,断而不断,必有后患。

除非在1月份来一场大暴雪,玉米价格直接涨飞天,东北市场将上演四处开花的涨价行情,但是可能吗?不好意思,让您落空了!



1)未来几天的冷,有可能是2025年最冷的一次,如果再不冷冬天就要过去!


2)虽然春节前有两轮降雪过程,但这两轮的量级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水气不充沛!

所以,想要看到大雪,甚至大暴雪,不可能!

为什么玉米走到如此境地?

我个人还是喜欢用“周期”来解释,认为相对更合理一些,但新的问题又来了! 是什么推动了周期,背后的成因又是什么呢?

只有两个字:天道!以下仅个人观点,供大家理性参考和讨论!



1)2020年的玉米减没减产,减了,不论南北都在减产,而这个最大原因就是天气!


2)2019年生猪因为人为因素和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生猪产能大幅度降低和缩减!

玉米和生猪这对孪生兄弟,同时出现了少上加少的市场行情,需求一直没有改变,伴随而来的就是各个环节都进入到了一个“暴利时代”。

结果是什么?——所有人都看到了利润!导致不论是产业内还是产业外的人都蜂拥而至,一步步的推高相关产业产品价格。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