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役最强大的火箭是长征五号火箭,中国空间站的
3
个舱段天和号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以及嫦娥五号探测器、嫦娥六号探测器、天问一号探测器都是由长征五号火箭发射升空的,除此之外,长征五号火箭还多次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
虽然长征五号火箭的运载能力很强,但是没法完成载人登月任务,所以我们现在正在研制新一代载人火箭,也就是大家熟知的长征十号运载火箭。长征十号火箭是一款三级半火箭,是我国为实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研制的新一代火箭。
根据公布的数据,长征十号火箭的总长度将达到
92.5
米,起飞重量将达到
2189
吨,起飞推力可以达到
2678
吨,近地轨道的运载能力将达到
70
吨,地月转移轨道的运载能力将不小于
27
吨。
和现役的长征五号火箭相比,长征十号火箭不管是在尺寸还是在起飞重量、起飞推力、运载能力等方面都有大幅度的提升,能够将更大的航天器送上太空,甚至将载人飞船送上月球。不过,单枚长征十号火箭的运载能力也没法一次完成载人登月任务。
因为长征十号火箭只能将
27
吨左右的载荷送上月球轨道,而新一代载人登月飞船、月面着陆器的重量都超过
20
吨,加起来就是四五十吨的总重量,所以在实施首次载人登月任务的时候,我们需要用到两枚长征十号火箭。
此前,我们官方已经公布了首次载人登月的初步方案,那就是发射
2
枚长征十号火箭,分别将新一代载人登月飞船、月面着陆器发射升空,将它们送上地月转移轨道,当飞船、着陆器抵达月球轨道后,让它们在月球轨道进行交会对接,在完成交会对接后,登月航天员就会从载人飞船进入到月面着陆器,最后再乘坐月面着陆器进行登月。
在抵达月球表面着陆区后,登月航天员就会展开一系列的工作,包括在月球上面进行科学考察以及样本采集,还会驾驶载人月球车在月球上面展开巡视等任务。在完成这些任务后,航天员就会进入着陆器,乘坐着陆器从月球表面起飞,在进入月球轨道后,再和载人飞船进行交会对接,带着样本乘坐飞船返回地球。
整个登月的初步方案其实是很清晰的,虽然需要使用到
2
枚火箭分别将载人飞船、月面着陆器送上太空,并且需要在月球轨道交会对接,但是整个登月、月面起飞、交会对接返回地球的过程其实和之前的嫦娥五号、嫦娥六号探测器登月的过程没有太大的区别。
此前,嫦娥五号、嫦娥六号探测器已经先后完成了登陆月球、月面采样、月面起飞、月球轨道交会对接、月球轨道返回地球等任务,这也说明了我们其实已经掌握了载人登月的很多关键的技术。现在我们已经制定了载人登月的初步方案,但是还没实施载人登月的原因,就是在等更大推力的火箭,也就是等长征十号火箭,以及新一代载人飞船、月面着陆器、载人月球车等相关的产品。
从时间来看,现在距离
2030
年还有几年时间,看起来好像很紧迫了,毕竟实施载人登月之前,肯定需要先进行多次不载人飞行任务,包括不载人环绕月球飞行、不载人登陆月球等相关的测试。
虽然还有很多过程需要完成,但是我们科学家表示,有能力、有信心在
2030
年之前实现中国人首次载人登月。按照计划,新一代载人火箭计划在
2027
年首飞,新一代载人飞船的首飞时间也差不多是这个时间。
在
6
月
14
日,新一代载人火箭
长征十号系列运载火箭成功完成了一子级动力系统试车。这是是长征十号系列运载火箭的首次系统级大型地面试验,在这次试车过程中,火箭发动机正常启动、稳定工作、定时关机,各项参数测试正常,进行了很多关键技术的验证。接下来,长征十号火箭还会进行一系列的测试,包括很快可能就会再次开展第二次一子级动力系统试车工作,进行更多的技术验证,为后续的载人登月任务奠定基础。
王亚平:希望能漫步月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