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放射学实践
《放射学实践》杂志作者、读者、专家、编辑交流的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蒲公英Ouryao  ·  我的眼睛就是「尺」! ·  14 小时前  
Clinic門诊新视野  ·  全国首批!RF-Lance®射频房间隔穿刺系 ... ·  14 小时前  
丁香园  ·  2024 诺奖颁给 microRNA ... ·  昨天  
肿瘤资讯  ·  【4070】2024 CSCO | ... ·  3 天前  
火石创造  ·  国庆|赤诚之心,AI我中华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放射学实践

《请您诊断》病例166答案:肝脏黏液炎性纤维母细胞肉瘤伴术后复发

放射学实践  · 公众号  · 医学  · 2024-10-08 12:02

正文

病例资料 患者,男,61岁,3年前于我院行肝右叶黏液炎性纤维母细胞肉瘤切除术,术后10个月内间断行放疗及复查,未见异常。后患者间断上腹部胀满不适,近3天加重。查体:上腹部压痛,余专科查体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抗体、乙肝核心抗体(+),D-Bil 4.8μmol/L、GGT 116.9U/L、ALP 129.6U/L升高,AFP、CEA、CA199未见异常。

  3年前MRI平扫+增强检查:肝右叶囊实性肿块,边界尚清,大小约11cm×11cm×9cm,呈长T1、长T2信号,内见条状等信号(图1),增强扫描肿块呈明显不均匀渐进性强化,肝胆期呈高信号。本次MRI平扫+增强检查:肝Ⅷ段、Ⅱ-Ⅳ段可见不规则形囊实性肿块,边界尚清,前者大小约5cm×4cm×4cm,后者大小约18cm×11cm×14cm,T1WI呈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其内见等信号条片影及分隔,增强扫描动脉期肿块呈轻度不均匀强化,门脉期强化范围及程度增高,延迟期强化程度进一步增强,整体呈明显不均匀强化,肝胆期(延迟1.5h扫描)肿块与肝实质强化程度相似,致肿块局部边界欠清,DWI及ADC图未见弥散受限表现(图2~8)。

  患者接受肝Ⅱ-Ⅳ段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肝左外侧叶脏面巨大肿瘤,与小弯侧胃壁粘连紧密,瘤内含大量胶冻样物。3年前术后病理提示:肿瘤组织含少量玻璃样变区和多量黏液样区,肿瘤细胞呈上皮样或梭形,细胞核中等异型性,可见多核瘤巨细胞及少量R-S样细胞,核分裂象可见,伴有不同比例的炎细胞浸润,部分细胞似假成脂肪细胞(图9)。本次术后病理提示:肝脏黏液炎性纤维母细胞肉瘤,伴坏死,细胞密度较第一次增多,核异型性较第一次显著(图10)。免疫组化:VimentinCD99P16均弥漫阳性,CD34弱阳性,Ki-67增殖指数为30%,其余指标均为阴性。由于患者手术创伤大,家属表示肝Ⅷ段肿瘤暂不予处理。

1横轴面抑脂T2WI序列示肿块呈高信号,内见条状等信号(箭)。图2横轴面抑脂T1WI序列示两处肿块呈低信号,内见条状等信号(箭)。图3横轴面抑脂T2WI序列示两处肿块呈不均匀高信号,内见条片状等信号影及分隔(箭)。4DWI示两处肿块呈高信号(箭)。图5ADC图示两处肿块呈等/高信号,未见弥散受限表现(箭)。图6横轴面MRI增强扫描动脉期示两处肿块呈囊实性,囊性部分未见强化,实性部分轻度强化(箭)。图7横轴面MRI增强扫描延迟期示两处肿块呈明显不均匀强化(箭)。图8横轴面MRI增强扫描肝胆期示两处肿块实性成分呈等信号,局部与正常肝实质分界欠清(箭)。图9镜下示肿瘤细胞呈上皮样或梭形,细胞核中等异型性,可见R-S样细胞(长箭)及多核巨细胞(短箭)(×200HE)。图10镜下示二次复发的肿瘤细胞主要排列成漩涡状、束状,细胞密度增多,主要由上皮样及梭形细胞构成,较第一次核异型性显著(×200HE)。

讨论 黏液炎性纤维母细胞肉瘤(myxoinflammatory fibroblastic sarcoma,MIFS)是一种罕见的、低度恶性的软组织肉瘤,于1998年首次被提出,好发于40~50岁成年人,男女发病率相近,转移及死亡率低,只有约2%的病例发生转移,以往报道可转移至区域淋巴结、肺、骨骼、颈部、颅底,但局部复发率极高,达22%~67%,且复发通常发生在首次手术后的3~5年。MIFS常表现为生长缓慢的无痛皮下肿块,肢端多见,近年来也有报道发生于颈胸面部、大腿、头皮、腹股沟等处。以往文献报道与较高复发率相关的因素包括:①肿瘤大小≥3cm;②存在不典型的组织学特征;③手术切除不完全。笔者查阅文献后发现,该病例是目前国内外报道的第1例肝脏MIFS且伴有复发的患者,患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首次及复发主诉均为腹痛、腹胀,肿瘤标志物阴性。推测患者复发可能有以下几点原因:①术前肿瘤与膈肌粘连紧密,且与第二肝门关系密切,难以完全切除;②肿瘤体积偏大;③患者未规律随访治疗。

  在病理上,MIFS质地可呈黏液样至质硬。镜下主要表现为黏液背景下分布的三类细胞:具有轻至中度核异型性的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具有包涵体样核仁的多形性细胞(R-S样细胞、神经节样细胞、类病毒细胞)及成脂细胞样细胞,还伴有炎性细胞的浸润。免疫组化无特异性,但既往文献报道均发现肿瘤vimentin强阳性。

    MIFS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既往文献报道MIFS边界多清楚,也可不清,浸润至周围组织。T1WI常表现为低信号,T2WI抑脂序列上多呈不均匀高信号,MRI增强扫描呈明显均匀或不均匀强化。本例患者复发肿瘤与首次相比,肿瘤均呈囊实性,实性部分均呈渐进性明显强化,囊性部分各期均未见强化,但复发肿瘤的体积更大,且肿瘤向左生长明显,考虑是由于胃为空腔脏器,对肿瘤生长的限制性小所致。由于肿瘤与胃组织粘连,且CT增强扫描动脉期可见胃左动脉分支绕肿瘤周边走行,因此推断肿瘤有胃血管与肝脏血管双重血供,且病理上二次复发的肿瘤细胞密度更大,核异型性较第一次显著,因此复发肿瘤生长更快,更具侵袭性。肿瘤在T1WI及T2WI上的信号特点与以往报道类似,瘤内实性成分在DWI上呈高信号,ADC图上未见扩散受限,考虑由于T2穿透效应所致。由于瘤内黏液基质成分的存在,动脉期阻滞了对比剂的流入,随着时间延长对比剂渗入逐渐增多,导致肿瘤强化程度逐渐增高,且延缓了对比剂的廓清,导致延迟期的持续强化,使肿瘤呈现出渐进性强化的特点,且肝胆期肿瘤仍可见强化,这是与一般肝脏恶性肿瘤不同的地方。

  肝脏MIFS需与以下肿瘤鉴别:①原发性肝癌:通常有肝硬化背景,肿块多为实性成分,囊性比例少,CT多呈等或稍低密度,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DWI呈高信号,ADC图呈低信号,增强扫描呈“快进快出”表现,且增强肝胆期多呈低信号。②肝胆管细胞癌:CT平扫多呈低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肿块边缘呈轻中度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病灶强化范围向中央填充,整体呈延迟强化;部分还伴有胆管壁增厚及肿块周围胆管扩张。

  综上所述,肝脏MIFS罕见,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易复发且复发肿瘤侵袭性更强,因此治疗首选局部广泛切除,保证切缘阴性是降低其复发率的关键,术后应进行密切随访复查,但放化疗是否有益目前仍不清楚。

作者单位:050051石家庄,河北省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李宜泽、张璐瑶、李景、尚晓情、陈英敏);050017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李宜泽、张璐瑶、尚晓情);050000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医学影像科(霍明月)075000河北,河北北方学院研究生学院(李景)

作者简介:李宜泽(2000-),男,河北石家庄人,硕士研究生,住院医师,主要从事腹盆部影像诊断工作。

通讯作者:陈英敏,E-mail[email protected]

DOI10.13609/j.cnki.1000-0313.2024.09.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