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英伦圈
我们邀您,品味在英国; 我们陪您,生活在英国; 我们随您,探索在英国。 在英伦,用爱围成圈。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英国大家谈  ·  英国大家谈商务合作及转载须知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英伦圈

4700万的豪车被剐蹭,遭骂活该?

英伦圈  · 公众号  · 英国  · 2024-08-16 20:35

正文



最近,发生在宁波街头的一起交通事故刷新了全网对豪车的认知。


事情发生在七夕夜。


抖音博主“沙特龙”正驾驶着他的柯尼塞格去找兄弟喝咖啡。


途中,一位别克女司机忽然变道,把这辆价值不菲的超跑给撞了。



导致它的保险杠和翼子板,肉眼可见地受损。   



如果这位女士撞的是柳州五菱,也许现场道个歉陪个钱就完事了,根本不会上新闻。


可惜,粗心大意的她这回蹭上了顶级豪车。


这是柯尼塞格老款车型Agera R,国内仅有五台,具体价格要看车的配置。


十年前,这车的二手价就高达2600万。   



事故定责很明确。


由于别克车未按规定让行,交警判定女车主全责。


就在大家好奇她究竟要赔多少钱时,有个“知情人士”出来透露说:


“这辆超跑价值4700万,得运回瑞典去修,目前定损400多万。

保险公司出300万,女司机还得自己掏100多万赔偿。”    



这几个数字把网友看懵了。


过去,大家只听过“撞劳斯莱斯赔一百万”的案例,这蹭一下就要四百万的行情着实超过了一般人的认知。


很多人开始同情女司机,叹息社会不公,感慨一次小小的违章居然就能让普通人原地破产。   



可也有人觉得,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一般司机看到超跑和卡车都会保持安全距离,这位小姐姐还上赶着去超车。


既然自己违章在先,那理应承担后果。



就在大家议论纷纷时,沙特龙出来辟谣了。


他表示,网传截图说的车价、定损、赔偿全是假的。


“这车没有很贵,也不用运去瑞典修。现在定损流程都没走完呢。”  

 


他还明确告诉大家,事故本身就是个很小的刮擦,自己不会为难别克女车主。


看到这里,焦虑的网友才各自散去。  


 


每当普通人和豪车“亲密接触”,舆论场上都会掀起类似的波澜。


毕竟豪车实在太贵了,普通人根本伤不起。


前几年,我们就见过这样的报道:


现代轿车加塞撞上劳斯莱斯。


豪车车主当场黑脸,建议对方卖房赔钱。



女司机开面包车逆行撞上库里南,把人家的安全气囊都撞出来了。


这场车祸造成了230万车损,而车主只买了50万的三者险。


也就是说,她可能得赔100多万给对方。   



还有出租车蹭上浑身镶钻的劳斯莱斯。


这大概是驾驶员职业生涯里最贵的一次抢道。   



虽说这些肇事司机都有错,有的还被判全责,可总有网友对他们心生怜悯。


同情者觉得,如果肇事者撞的是普通轿车,根本不用赔那么多钱。


哪怕他们撞了人,造成伤亡,也不用赔数百万。



部分专家也质疑天价赔偿的合理性。


在他们看来: 

 

部分富人把奢侈的豪车置于公共空间,让所有公共交通的参与者承担激增的赔偿风险,这是一种“路权的不平等”。


既然法律不能限制富人开豪车的自由,那可以让他们为这种自由背负更多的代价。


比如,为豪车事故设立赔偿上限,超额部分由豪车车主自行承担。


这样即便普通人因为交通违章或者操作失误撞了豪车,就不至于倾家荡产。


更不会因为背负巨额赔偿做出极端行为。



大家还联想到了贵价自行车。


许多人觉得这种车也是潜在的“钱包刺客”。


去年在上海,有个男孩骑车逆行撞上了一辆价值十多万的自行车。



由于它车轮是碳纤维材质的,碎了之后一整个轮子都报废了,车主修车花了近三万元,所以他要求男孩家长支付这笔赔偿。


最后法院支持了他的诉求。


听说要赔3万元,男孩家长觉得不能接受。   



部分网友也出来为他打抱不平。他们“慷慨”地说:


买得起贵价自行车的人,应该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既然人家小孩子不是故意的,就不该让他赔这么多钱。



还有人搬出下面的案例,建议富裕人士向这些“为富且仁”的车主学习,对贫困的肇事者大度一些。   



彼时,法拉利车主正在等红灯。


一辆老头乐忽然冲出,从车缝隙间穿过,擦伤了法拉利的后视镜。


老爷爷意识到自己闯了祸,开着三轮车就跑,当然最后还是没跑赢法拉利,被截停在路边。   


车主看他身上只有190元现金,想着算了,只让他赔了这么多。


类似的暖心闻还有很多。



可我总觉得,别人帮你是情份,不帮是本份。


豪车车主愿意大事化小,当然好。


但这类事故不能光靠要求富人发扬风格来解决,否则多少有点道德绑架的意味。




也不是每个人都支持“设置赔偿上限”的论调。


反对者的理由很简单:


首先,规则面前,人人平等,贫穷不该成为肇事者逃避责任的借口。


如果全社会都崇尚“谁穷谁有理”,那大家的生活无疑会走向失序。


今天,豪车车主会在事故中吃亏。


明天,你自己的车被老头乐撞了,对方也可以要求你惜老怜贫,不要索赔。


后天,你的名牌包包被人在饭店蹭脏了,对方也可以自称贫困,拒绝赔钱。


顺便质问一下你,为啥背着奢侈品到人流密集处,给大家添麻烦。


推而广之,我们每个人的利益都会在这种氛围里受损。  

 


其次,贸然设置交通事故赔偿上限,会让某些不守规矩的人更加肆无忌惮。


2018年,杭州就发生过一个案例。


一名15岁少年开着三轮车直接撞上了宝马,被交警判为主责。


他本来要赔一万多,女车主担心高额赔偿会影响他的生活,于是只要他赔四千。



这人非但不感恩,反而倒打一耙,怼人家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