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Sir心中,有部电影一直很特殊。
时隔近20年,Sir依然记得第一次观看时的震撼——
万万没想到啊没想到,学校组织去看的电影,居然公然露点……
在全校师生众目睽睽之下,在那个早恋都被视为洪水猛兽的年代。
好笑的是,几年前它的3D重制版在中国上映时,那个美而健康的镜头反而被删掉了。
估计你已经猜到,Sir说的就是1997年上映,1998年引进中国,引发观影狂潮的——
泰坦尼克号
Titanic
在电影市场萧条、盗版拷贝猖獗的90年代,《泰坦尼克号》内地票房令人惊骇——3.6亿人民币。
此后十年内,中国式大片《英雄》《赤壁》《满城尽带黄金甲》均无法超越。
而全球票房更高达18亿美元,此后十几年无人打破。
同年奥斯卡,一举拿下包括最佳影片在内的11项大奖,追平此前《宾虚》创下的纪录。
某种程度上,它意味着好莱坞特效大片时代的开启,也加速了中国大片时代的到来。
传播之广,影响之远,至今没一部电影能超越它。
说实话,Sir第一次看的观后感就一个字,爽。好多东西,是后来不断重看才明白的。
在《泰坦尼克号》即将上映20年之际,Sir想说下它,顺带缅怀一下Sir丰富多彩的校园时光。
《泰坦尼克号》的关键词就两个:爱情+灾难。
这两个元素最具普适性,全世界都懂,所以它才能风靡全球。
可是,当年投资人听说卡梅隆想把两个人放到沉船现场去谈恋爱,都觉得他疯了。
不得不说,把爱情和灾难如此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是卡梅隆的一大创举。
先来说爱情。
《泰坦尼克号》的旷世绝恋,让多少人在影院哭成狗,多少人在电脑前哭成狗。
Jack和Rose在全球赚取的眼泪,恐怕也能把巨轮给淹了。
故事其实很简单,也很套路。不过是穷小子和贵小姐的爱情。
Jack,无钱无权无势,只有……英俊的脸。
他买不起票,靠赌博才赢得上船机会。
身无分文却可以喊出“I'm king of the world”。
是不是有种“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迈和浪漫?
而女主Rose是个贵族小姐,但家道中落,死去的父亲留下一屁股债。
为了维持家族的空壳,被逼嫁给不爱的男人。
两个主角的人设完全相反。
Rose一直被教导的是,怎样迎合他人。
学礼仪、受教育、保持身形,都是为了嫁作人妻,相夫教子。
一切都是设计好的,未来生活一眼可以望到头。
参加不完的酒会,听着男人们互相吹捧,和浅薄的贵族妇女讨论八卦……
完全没有自我。
而Jack则是自我世界的国王。
他有健康的身体,和可以作画的纸,他可以去巴黎画裸体女郎,也可以在街头卖画为生。
出身卑微,但在上层名流面前,一点也不怯场。
别人想让他难堪,他却侃侃而谈,阐述自己对人生的看法。
从没想过迎合谁,反而赢得了尊敬,让所有人为他举杯。
Rose和Jack看似有天壤之别,但其实是一种人——
同样有不可抑制的自我天性。
否则Rose也不会那么压抑、痛苦不堪。
这才有了Rose跳海,Jack对她说“You jump,I jump”的经典桥段。
Jack挽救的,不仅是Rose的命,更是她逐渐枯萎的人生,为她打开了新生活的一扇门。
Jack是个天生的浪漫主义者,他的身上洋溢着激情和活力。
更难得的是,他思想自由,在那个阶层意识严重的时代,他敢于打破世俗偏见,见到真爱,敢撒开腿去追。
在Jack的影响下,Rose逐渐撕去贵族小姐的繁文缛节,不再抗拒内心真实的声音。
她有思想有追求,喜欢弗洛伊德前卫的性心理学理论,喜欢毕加索的抽象画(老毕当时还未成名)。
她不世俗,不会看不起Jack的穷,反而欣赏他的才华。
对她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名利,而是被困住的灵魂急需放飞。
正因为这样,才造就了最经典的一幕。
它的动人之处,不仅是夕阳唯美,pose摆得浪漫。
更因为让人看到了,Jack带着Rose冲破阻碍,放手去拥抱自由。
现实中,很少有人能如此肆无忌惮地追寻真爱。
也正因为稀少,银幕上看到才更可贵和感人。
Jack临死前对Rose说:赢得船票是他一生最美好的事。
老年Rose回忆说:Jack给我画画时,是我一生最性感的时刻。
爱情的刻骨铭心就像这样,死亡不能抵消,时光不能磨灭……
反而日久弥坚。
Rose带着对Jack的承诺,带着Jack的姓氏,替他去活出双倍的人生。
开飞机,骑马,结婚生子……
Rose唯一遗憾的是,没能留下一张Jack的照片。
可惜她不像Jack一样会画素描,那时也没相机……
Jack和Rose的经典程度,不亚于中国的梁山伯和祝英台,不逊于英国的罗密欧和朱丽叶。
他们都有着相似内核:奋不顾身追求真爱,最终悲剧收场。
再说《泰坦尼克号》的第二个主题:灾难。
后半段的灾难处理,才真正让它上升为史诗巨作。
影片开头,通过寻宝者的讲述,利用模型清晰地展现了泰坦尼克号的沉没过程。
第一阶段,船撞冰山,底部进水。
第二阶段,船首下沉,船体倾斜。
第三阶段,船体断裂。
第四阶段,船体沉入海底。
这只是演习,高能还在后面。
卡梅隆利用了当时的高新技术3D特效,打造出逼真的沉船效果。
船体慢慢下沉
巨轮从中折断
船体竖直,慢慢沉入海底
时至今日,看惯了3D巨制大场面的Sir,还是震撼。更别说90年代的观众。
比视觉冲击更震撼心灵的,是船上的人。
这样的上帝视角下,船上无论穷人富人,都渺小如蝼蚁。
面对灾难,人类显得那么无力。
场面混乱不堪,女人喊叫,小孩啼哭。
就连平时看起来风度翩翩、顶天立地的男人,也露出极端猥琐的一面。
这个小胡子趁乱跳上救生艇,完全不顾绅士范儿。
船体沉没后,善良的胖大妈说要回去救人,其他人还恐吓她:再多说一句,船上又要多出一个空位。
1500人落海,附近明明有20艘救生艇,却只有一艘返回救人。因为错过了最佳时机,很多人被活活冻死。
最后,落水的1500人中只有6人获救。
就像Rose说的那样,救生艇上的700多人等着(自己)生,等着(别人)死,却永远等不来宽恕。
如果说电影前半段,是爱情跨越阶级鸿沟,那么后半段,灾难则把这条鸿沟彻底撕裂。
太平盛世,下等舱的穷小子不许觊觎上等舱的贵小姐。
世界末日,下层的穷苦百姓也还是要让上流人士先逃命。
而泰坦尼克的沉没,说到底正是他们造成的——
嫌船上太多救生艇不好看,就减少了一半数目。
老船长受了胡子男的挑唆,将速度调到最大,直接导致撞冰山前来不及减速转向。
如果没有这些人为因素,或许灾难不会发生。
而灾难发生了,最终还是少数人得救。
因为撤离顺序要按照等级来,幸存下来的很多是一等舱客人。
当然,在灾难面前,有黑暗也会有美好。
灾难中展现的人性,也是《泰坦尼克号》历久弥新的原因所在。
床下的海水逐渐上升,老夫妇互相依偎,静待死亡。
船舱里,母亲正在安抚两个儿女,讲着童话故事。
虽然无计可施,但和爱的人一起死,有什么好怕的?
甲板上,乐队依然倾心演奏,拉响了最后的奏鸣曲,直到生命终结。
一位老绅士从容不迫,穿着盛装,临死还要点一杯白兰地。
船员为了维稳误杀了一个男人,随后向人群敬了一礼,开枪自尽。
设计师面对巨轮将倾,自责地将时钟拨快到船体即将沉没的时刻,静静等待死亡。
老船长无力回天,将自己关在控制室,最后一次站在工作岗位上。
你看,灾难要侵吞每一个人,但是人依然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尊严地面对死亡。
这不是卡梅隆凭空捏造的,而是源自现实。
片中那对静待死亡的老夫妇,原型是美国梅西百货公司创始人——斯特劳斯,当时的世界第二巨富。
1912年海难发生时,斯特劳斯夫妇正在泰坦尼克号上,男的67岁,女的63岁。
救生员强烈要求斯特劳斯夫妇上救生艇:
我保证不会有人反对像您这样的老先生上小艇。
但被老人拒绝:
我绝不会在别的男人之前上救生艇。
他让妻子先上,但妻子也坚决不愿分离。
那位点白兰地的老绅士,原型是著名的银行家古根海姆。
他给妻子留下遗言:
这条船不会有任何一个女性因我抢占了救生艇的位置,而剩在甲板上。我不会死得像一个畜生,我会像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沉船当晚,古根海姆穿上礼服:
我要死得体面,像一个绅士。
还有当时的世界首富亚斯特四世,他有无数个逃命的理由:
他的妻子正怀着5个月身孕,他的死亡必将造成纽约证券市场震荡,他的资产可以打造十几艘泰坦尼克号巨轮……
但他拒绝了上船请求,把位置让给三等舱的一位妇女,理由是:保护弱者。
卡梅隆也把他拍进影片,片中那个一闪而过的最有钱的人,原型就是亚斯特四世。
他们让我们知道:
死亡可以打败肉体,但绝不能打败精神。
一部电影,将爱和勇气、人性美丑、阶层冲突如此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它获得的巨大成功也就可以理解了。
1997年,《泰坦尼克号》感动了全世界,成为一代人的回忆。
至今快20年,它依旧震撼新生代的心灵。
因为,美丽的故事,总能历久弥新。
而关于20年的美丽故事,还有他们——
vivo,敢为天下先,追求极致完美。
他们眼中的罗辑思维,同样死磕自己,愉悦大家。
最近,罗辑思维宣布要做20年的跨年演讲,看上去异想天开。
但这种对时间的态度击中了vivo,于是vivo选择成为罗辑思维20年的合作伙伴。
期待vivo和罗辑思维共同谱写下一个美好的时光故事。
同时,距离vivo Xplay6发售倒计时,还有1天。
vivo Xplay6,它独有曲屏·专业级双摄,专注更美瞬间,让美丽成为永恒。
Sir想,当年若船上有人带着vivo Xplay6,这经典的一刻,必定会刷爆朋友圈……
对了!vivo和罗辑思维还想邀请你,一起见证时光的力量。
2016年12月31日,深圳·春茧, “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不见不散。
想做时间的朋友吗?请戳阅读原文。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想找个人养的柳飘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