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商业洞察
协同16年历史,260万粉丝的“销售与管理”全媒体平台。聚合全球一流商业趋势观察家,以犀利的商业嗅觉,与您一起把脉商业未来趋势,洞见企业未来成功之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班主任家园  ·  你的位置(值得一看!) ·  昨天  
重庆日报  ·  速看!重庆这些学校开学时间来了→ ·  昨天  
株洲晚报  ·  寒假余额已不足!开学时间表来了→ ·  2 天前  
株洲晚报  ·  寒假余额已不足!开学时间表来了→ ·  2 天前  
一叶目开  ·  新时代的育儿方向——有点学历的韦小宝 ·  5 天前  
一叶目开  ·  新时代的育儿方向——有点学历的韦小宝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商业洞察

巴黎奥运会落幕,中国队最心酸的3枚金牌公开:有些孩子生来就是报恩的

商业洞察  · 公众号  ·  · 2024-08-12 17:3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讲述了三位中国运动员在巴黎奥运会上的表现及背后的故事。包括举重选手罗诗芳的坚韧不拔,体操选手刘洋的刻苦自律,以及射击选手谢瑜的逆袭之路。他们都出身普通家庭,通过努力训练和坚持,取得了优异成绩。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罗诗芳的故事展示了她的坚韧和毅力,通过努力训练取得奥运金牌,为家人减轻了负担。

罗诗芳在举重项目中表现出色,打破多项纪录,成为奥运冠军。她从小力气大,家庭贫困,但通过坚持训练,她成功兑现了自己的承诺。

关键观点2: 刘洋的自律和坚持让他成为中国体操队不可或缺的一员,给家人换了一套大房子。

刘洋从小家境贫困,但他通过刻苦训练,在体操领域取得了优异成绩。他明白家境不好,选择努力方向后就要坚持下去。最终,他实现了自己的愿望,给家人换了一套大房子。

关键观点3: 谢瑜的逆袭之路鼓舞人心,他来自贫困家庭,但凭借努力和坚持,在射击项目中取得优异成绩。

谢瑜来自贵州毕节的一个贫困家庭,但他凭借努力和坚持,在射击项目中取得了突破。他经历了许多波折和挫折,但最终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坚持,站在了奥运赛场上并取得了好成绩。


正文


作者:王耳朵先生

来源: 王耳朵先生(ID: huangezishiba

01
只有穷人家的孩子,才会去练举重
8月8日,巴黎奥运会举重女子59公斤级比赛正在进行中。
直播镜头突然给到休息室,一张“举重睡美人”的照片刷爆全网。
她就是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的00后姑娘罗诗芳。
和台下的憨态可掬不同,台上的罗诗芳是这样的:
霸气侧漏。
力拔山兮。
激情四射。
当天,她在少举一把的情况下,连破抓举、挺举、总成绩,3项奥运纪录,提前锁定冠军。
而那时,她还处在生理期。
赛后采访,当有记者让她发表夺冠感言时,罗诗芳感慨道:
“我觉得我能成功,就是因为我觉得我的前面就是希望。”
“从一开始练举重的时候,就有很多人说我,可能我力量不好,身体不好,抵抗力差什么的……但是我就觉得说,我还没练呢?刚开始试就否定我吗?我一定要去尝试,一定要走到最后一步。”
有些人可能觉得这就是几句场面话,能拿金牌的谁还没有个坚韧不拔的品质?
但是只要你稍微了解一点罗诗芳的故事,你就明白她的希望,她的坚持重若千钧。
“从我有记忆开始,大概是幼儿园时期,四五岁的样子,我就发现自己懂的比别人多。我也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为家里分担。”
出生于湖南郴州农村的罗诗芳,是在田间地头摸爬滚打中长大的。
在罗父口中,关于女儿童年最深刻的记忆也是“从小力气很大,干农活的时候要和她大9岁的哥哥比谁干得好”。
小学五年级那年,“大力娃”罗诗芳被体育老师发现,推荐她练举重。
起初只是一场测试,孩子们集训一个月后可以自行决定去留。
罗诗芳的天赋不是最好的,但是年少的她记住了教练的一句话:
“如果读书的话你可能要等大学毕业工作了才能赚到钱,但是你练举重的话,如果练得好,16岁之前你就能有属于自己的工资。”
自此,罗诗芳再也没有离开过举重队。
期间,父亲告诉罗诗芳“吃不消就回家”,而罗诗芳回答的是“没有你种烟辛苦”。
潇湘晨报:罗诗芳父母整理烟叶
可父亲知道女儿只是报喜不报忧罢了。
体育圈里有一句话:只有穷人家的孩子,才会去练举重。
很心酸,也很现实。
因为相比其他运动,举重更省钱。
而且练举重太苦,一般也只有“苦孩子”才能坚持。
罗诗芳知道自己有点“先天不足”,想出成绩只能比别人更努力,比别人更拼命。
其他队员会因为一些原因缺席,但罗诗芳几乎没有过。
一次肩胛疼,她举不了杠铃,就去举架子。
教练就在一旁逗她,咱今天就别练了吧。
可她罗诗芳只有一句:继续。
如今,12年过去。
罗诗芳早已兑现了自己“给家里减轻负担”承诺:
“小时候我觉得举重是我的一条出路,现在站上领奖台,看到家人的笑脸就是我最大的收获。”
02
我想给家人,换一套大点的房子
还记得东京奥运会,刘洋夺得吊环冠军时,那张出圈的“歪头杀”表情包吗?
没想到,三年过去,中国体操的金牌荒,还是由他打破的。
8月4日,刘洋成功卫冕,为痛失男团金牌的体操队扫去了一抹阴霾。
不过,在网上的一片欢呼声中,我听到了一句来自刘洋父母的“抱怨”:
“上一届东京奥运会以后回来待了几天,3年时间一直没回来。”
其实,打从20多年前,刘洋走出辽宁鞍山那座30多平的老屋,他和家人就一直聚少离多。
刘洋出生在一个双下岗职工家庭。
5岁就被送进了鞍山市体校,练习体操。
2004年,八一队来鞍山选拔人才,教练一眼便看中了训练刻苦的刘洋。
这也就意味着,刘洋要远走他乡,接受更为严苛的专业训练。
那一年,刘洋才10岁。
因为家庭贫困,刘洋基本上得不到什么后援。
为了节省路费,少年一次又一次地放弃和家人团聚的机会。
有时候实在熬不下去了,才会开口向父母要钱,最多一次也只要了300元。
后来参加比赛,有了工资和奖金,他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买点年轻人喜欢的东西,而是寄给爸妈。
在同学和教练的眼中,刘洋自律得像一个“老古董”。
说实话,都是年轻人,谁不想轻松一些,放纵一些。
可是刘洋明白,比起其他人,自己没有一点犯错的余地。
他曾在采访中坦露心声:
“我在市队训练的时候,妈妈会买些好吃的给我,但她却不吃。当时我和父母还有奶奶一起住在只有30多平方米的两居室内,所以我很小的时候就明白一个道理:因为家境不好,所以给我的选择并不是很多,一旦我选择了努力方向,就要坚持下去。”
“每当就要坚持不住的时候,我就想,只要我比别人多坚持一分钟,就多一分机会,就有机会获得更好的成绩,就能让爸爸妈妈过上好日子。”
有些孩子,生来就是报恩的。
2012年,刘洋入选国家体操队。
两年后,他在世锦赛中夺冠。
自此,他成了中国体操队不可或缺的那一环。
与此同时,刘洋也实现了自己的夙愿:
2017年,他给家人换了一套大一点的房子。
03
他们都不看好你,偏偏你最争气
问:巴黎奥运会,中国队最大的一匹黑马是谁?
想必很多人都会给谢瑜投一票。
两次被国家队退回,男子10米气手枪预赛成绩第6。
前一天,教练还在给他“打气”:打进决赛,任务就完成了。
可是谁曾想,这个首次参加奥运会的年轻人竟然是个“大心脏”。
24发从贵州大山射出的子弹,飞了10年,一举射穿了命运的高墙。
谢瑜的老家贵州毕节,流行着一句俗语:“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两银。”
直到现在,那里也是“欠发达”地区。
谢瑜夺冠那天,有一幕挺心酸的。
谢瑜所在的体育运动学校组织观赛,接送人员没有打通谢爸的电话。
最后,谢爸独自一人在家给儿子鼓掌加油。
事后,有记者找上门。
谢父那两条黑白分明的胳膊,毫无遮掩地暴露在镜头里,引发了网友热议。
因为很多普通家庭出身的孩子,都从谢父身上看到了自己爸妈的影子。
提及父亲,谢瑜在赛后采访里也几度落泪:
“看着我爸爸一个人坐在那(看比赛)的时候,眼泪止不住地想流下来。”
他们家虽然不至于像网传的“家徒四壁”,但是生活确实也不太容易。
谢父常年在外打工,早些年去城里给人开车送货,现在干的也是送水的体力活。
谢瑜知道自己父亲这些年过得很辛苦:
“手臂上有伤,腰上也有伤,但是还在出去干那种很重的活。”
为了养家糊口,能省就省,“每年回家就只有那么一件衣服”,“一点肉都不舍得买,一顿饭经常用两个馒头来果腹”。
面对这一切,谢瑜曾经无力改变,唯一能做的不过是承担起所有能做的家务。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