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2周,1月6日~1月12日
关于下一轮新冠疫情的事情,大概两个半月前我说让大家踏实准备过年,不过好像一直也没有太多人真的相信这个事情,对此我只想稍微提醒一下,如果您不是把全年都当做流行高峰准备的读者,若是提前决定把自己的精神调整为“起峰”或“流行期”时候的状态,那大概率得坚持到2025年4月清明节之后了(
起峰两个月,流行两个月,这什么垃圾传染性
)。依旧有部分读者在不明白哨点统计也不看往期相关内容的前提下,试图和我说明现在CCDC的数据有严重的统计问题。这种争论没有意义,不过我希望等相关数据真的“起峰”之后你们已经想好了能让自己的安心的解释方案(
最好别是“双峰”或者“一轮长疫情”这种老掉牙的说法
)。
至于流感,
如果
这轮之后还只是H1N1的话,大概率
过完
元宵节前后
就没它太多事了。
从上周的留言和私信来看,还是有很多读者不明白为什么在流行的相对低谷期也会出现感染,其实我已经在很多期分享当中都提过了要分清楚场景风险和社会风险的区别。我和很多感染读者进行过沟通,当中绝大多数人在基础概念和细节方面都有明显的漏洞。
常说“运气也是实力”的一
部分,如果
是靠运气
支撑到现在避免感染的,
我那祝您有用不完的好运
;
但是如果您没有用不完的好运,
那我建议补习
基础知识。
本期分成三个部分:
区域地图目前是第五版,
这部分不多描述,图示仅代表个人对整体趋势的推测,不代表具体城市、乡镇、村庄、街道、楼宇、办公区和家庭的实际情况。
除了颜色之外,还请读者们注意图例的变化。
(一)A区域
-
第49周~第50周(12月2日~12月15日)
,当地风险保持在相对低谷,A1可能存在区域内的小幅波动,并对A2地区造成部分影响。
-
第51周~第52周(12月16日~12月29日)
,当地风险保持在相对低谷,A1可能存在区域内的小幅波动
,并对A2地区造成部分影响。
-
第1周~第4周(12月30日~1月
26
日)
,整个区域持续保持在散发状态,但传播强度会随时间逐渐增长。
期间可能影响疫情变化的社会因素有春运返乡和学校放寒假。
随着整个北方甲型流感活动强度的持续加强,新冠近期仍是小范围散发状况,不过像是A1和A1的隔壁,还是需要当心一点“大城市的震撼”。
(二)B区域
2024年:
第49周~第50周(12月2日~12月15日),当地风险保持在相对低谷,B1区域可能出现小幅波动。
第51周~第52周(12月16日~12月29日),当地风险保持在相对低谷,B1区域可能出现波动,并对B2地区造成小幅影响。
2025年:
第1周~第3周(12月30日~1月19日),整个区域持续保持在散发状态,但传播强度会随时间逐渐增长。期间可能影响疫情变化的社会因素有春运返乡和学校放寒假。
B区域整体上没有进一步恶化,但东B1和西B1仍旧是区域内的重点。如果说有什么区别的话,东B1清晰且混沌,西B1混沌且清晰。
洛汗和刚铎的各位要加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