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报道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宜州区市场监管局对某日化经营部进行突击检查,查获涉嫌假冒的化妆品,货值超过10万元。今年以来,河池市市场监管部门通过创新渠道拓展案件线索,并持续打击化妆品领域的违法行为,有效净化了市场。
报道中提到了河池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宜州区市场监管局对某日化经营部的突击检查,现场查获了标识商标为“舒肤佳”“飘柔”“海飞丝”等品牌的涉假化妆品,共计41类2818支(瓶),货值超过10万元。
今年以来,河池市市场监管部门通过创新渠道拓展案件线索,并持续聚焦严查严打化妆品领域的违法行为。目前,已经梳理隐患线索26条,检查规范化妆品经营主体826户,整改56户次,立案11起。
通过市场监管部门的一系列行动,已经有效净化了全市化妆品市场,查获假冒伪劣化妆品近5000瓶。
“经相关品牌代表现场初步鉴定,该批商品为涉嫌假冒产品,且货值超过10万元。目前,案件已移交公安机关进一步调查处理。”4月10日上午,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透露,根据群众举报,该局近日联合宜州区市场监管局对辖区某日化经营部开展突击检查,现场查获标识商标为“舒肤佳”“飘柔”“海飞丝”等品牌的涉假化妆品41类共2818支(瓶),货值超10万元。
据河池市宜州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日前,宜州区化妆品流动维权站接到群众举报,称其在城区某日化经营部购买的海飞丝洗发露疑为假冒产品。该局立即对举报线索展开研判并上报河池市市场监管局。3月28日,河池市、宜州区两级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对涉案当事人经营场所开展突击检查。经查,涉案当事人租用某厂仓库作为经营场所,将通过微信朋友圈采购的化妆品等货物存放于经营场所内,并以“某百货”作为门头招牌对外营业。执法人员对涉案当事人有关资料等进行核查,对涉假化妆品依法采取扣押行政强制措施,并委托相关单位进行进一步鉴定。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河池市市场监管部门充分利用“化妆品流动维权站”等创新渠道积极拓展案件线索,持续聚焦严查严打化妆品领域违法行为。截至目前,该市已梳理隐患线索26条,检查规范化妆品经营主体826户,整改56户次,立案11起,查获假冒伪劣化妆品近5000瓶,有效净化了全市化妆品市场。
作者 |
中国市场监管报记者 孔国俊 通讯员 刘芳
编辑 | 黄星蓉
审核 | 周山
第七届进博会“首照”“首证”颁发
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
怎么保障网络销售食品安全,这场会议大家这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