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监管大中华区上市全球外汇经纪商(股份代号:08077),大洋洲最具规模华资金融机构(非银行)。集团办事处遍布奥克兰、悉尼、墨尔本、多伦多、北京、香港、台北等国际城市。集外汇交易、跨境结算、财富管理于一体的金融服务平台。 |
|
开发者全社区 · 北师大第一大美女 · 昨天 |
|
鸿洋 · HarmonyOS ... · 2 天前 |
|
OSC开源社区 · 谷歌安卓系统“假开源、真垄断”? · 4 天前 |
|
程序猿 · “既然 GPU 这么好,那为什么我们还要用 ... · 3 天前 |
|
开发者全社区 · 裁员杀红了眼? · 3 天前 |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
技术创新和客户需求的变迁,以及集约化经营持续推进,促使银行物理网点也在发生变化: 一方面,效益较差的网点被裁撤;另一方面,原来大而全的网点向轻型化、智能化转型 。
招牌被撤,垃圾满地,要不是门上贴着的告示,谁能想到这里几天前还是一家股份制银行的网点?
这是一家位于上海镇坪路的招商银行网点,它于2014年9月30日接到银监会的开业批复。然而,在2018年初,它就在一阵“乒乒乓乓”的敲打声中迎来了其短暂“一生”的终点。
而这家网点的关停并不是个例,只是时下银行频关网点现象的一个小小缩影。
仅以今年1月为例,一个月内已关闭银行网点89处,其中34处是小微支行、社区支行,15处为分理处。 所谓分理处,即银行二级支行下,规模较小的网点。
银行网点频现关停
近日,《国际金融报》记者在梳理银监会官网关于银行网点的开业批复、终止营业批复时发现, 近两年来,银监会关于银行网点终止营业的批复数量大大增加 。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2012年至2015年间,银监会官网每年关于银行网点的开业批复分别为1528份、1950份、2851份、3137份,而同期的终止营业批复仅为72份、107份、132份、162份。
2016年,尽管开业批复数量较上一年多了430份,达到3567份,但终止营业批复数量有了更为明显的上升,达到869份。到了2017年,银监会官网关于银行网点开业的批复约2710份,同期终止营业的批复更是高达1426份。不难发现, 银行网点关停的数量逐年明显递增 。
在众多银行中,工行、建行“减负”现象尤为明显。 银监会数据显示,2017年,关于工行网点终止营业的批复高达301份,而同期的开业批复只有43份;关于建行网点的开业批复为61份,但同期网点终止营业的批复120份。
而这一现象在2016年就已有预兆—— 五大行员工总数在下降,网点数量也在减少 。
为何银行要大批关停物理网点?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许文兵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银行网点数量的减少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从背景性的因素来看, 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使用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的客户比例在不断提高,而客户到店率在不断下降 ,柜面业务量不可避免地下滑。特别是在银行网点较为密集的地区,银行网点的利用率和经营效率下滑得更为明显。“许文兵称。
另一方面,许文兵指出, 原来大而全的网点向轻型化、智能化转型本身,银行也会对网点进行结构化的调整 。
社区小微支行占多数
银行关停的网点数量连年增加,而早在2016年,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发布的一份报告更是直接预言, 到2030年,银行及其服务可能“消失” ,类似于Siri的人工助手将接管客户的生活与金融服务。
那么,银行已经开启“关停潮”模式了么?
不少分析人士认为,现在说银行网点“关停潮”尚且言之过早。 物理网点的存在依旧有其必要性。
许文兵对记者强调, 全国银行网点数量正增长的趋势还会持续。而现在看到的银行关闭网点状况可能更多地是由银行结构调整导致 ,如出于结构调整需要,在大城市淘汰一部分运营困难的社区支行、小微支行。
据了解,2014年前后,小微金融逐渐从“蓝海”向“红海”转变,银行业也掀起了社区支行、小微支行热潮。浦发、中信、平安、华夏等股份制银行均采取积极态度。而拥有地域优势的地方银行,如北京农商行、南京银行等也开设了社区银行网点,而长沙银行宣布将设立100家社区银行。但短短两三年的时间,随着热度的消褪,部分社区银行甚至没正式开业就终止营业了。
而从银监会的数据来看, 银行关停的网点也多为小微支行、社区支行 。以民生银行为例,该行在2017年12月8日这天,一次性关停了昆明分行下属的22家社区支行。
“虽然一些银行关闭了部分大城市的小微支行、社区支行,从金融服务的覆盖角度来看,一些县域级小城市的金融机构网点的供应总量还是不够充足的。”许文兵告诉记者,目前全国银行网点的数量每年还保持在一个正增长的状态,而他认为这个趋势还会继续延续。
许文兵进一步指出,特别是股份制银行, 一些股份制银行在全国范围内县级城市的布局还未完成,因此未来几年,股份制银行的网点铺设还会继续增加 。
以上内容不代表KVB昆仑国际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