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新推出的MEGA商务车,被贴上了一个非常阴损的标签——有人说MEGA长得像灵车,还有好事者把一个大大的“奠”字P在车上。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语境里,这显然是一种非常恶毒的隐喻。
遇到这种事情,理想方面自然是要诉诸法律的,这也属于常规操作了。
其实吧,你把色调整阴间一点,饱和度调低一点,曝光减弱一点,再找个擅长给犯罪现场拍照的朋友……甭管是mpv还是中巴还是面包车,甭管哪个牌子,看上去都比较恐怖。
但如果你单纯问我车型,那我觉得是不像的。
小日子的裕仁出大殡的时候,用的是日产的Prince Royal,
从这个视角看,理想汽车现在的发力方向,
多多少少就有点太本能了
——光想着撕掉“灵车”标签,但殊不知这事儿越描越黑,你越是提这个,大家就越是关注这个事儿。本来这个梗可能传几天就消失了,结果官方亲自下场,各路媒体老师再蹭蹭热点,反而把这个梗给炒火了。
所以,对于理想汽车来说,现在就不要幻想自己能撕掉“灵车”的标签了——必须要承认一个客观的现实:
一个念头,一旦被植入,就如同一颗种子落地生根,是不可能被移除的
——你越是不让大家去想一头粉色大象,大家脑子里越是会勾勒出一只粉色大象。
与其费劲去撇掉“灵车”标签,倒不如这个时候想办法把自己高端属性多强调一下。
从咱们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和“灵车”扯上关系当然不是什么好事,但同样是从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哀荣”和“事死如事生”也是很重要的。
“灵车”当然有点晦气,这是人类对于死亡的本能恐惧。但对活着的人来说,“灵车”是逝去之人“哀荣”的重要组成部分——
低端品牌想当灵车?确定有这个资格?
“......但几乎所有人都相信,葬礼是庄严肃穆的场合。
这也就是为什么像凯迪拉克这样的豪华汽车厂商几乎统治了最近几十年的葬礼灵车市场
——人们希望他们所爱的人的最后一程能更体面一些。”
这纯纯是把“灵车”当成荣耀的强者的自觉性啊——俺们凯迪拉克可以,你们那些小破车想当还是省省吧,不够资格。
今天早些时候,三表龙门阵也写了这个事儿,他的文章里有句话我特别喜欢:
我们愿意支付更高的工资,无论是北京还是常州,一线制造员工收入高于当地制造业收入平均值的30%以上,他们当中有退伍的军人,也有刚毕业的学生。随着企业的健康发展和员工的成长,我们的的目标是3年内,让所有理想汽车工厂里的工匠们获得日本、德国等发达工业国家同样等级的收入和成就,让理想汽车的每一个员工都能有成长、有成就、有回报。
看看好莱坞电影里的反派就知道了——哪个反派不是坏到了骨子里,又有哪个反派不是强大到骨子里?但这并不影响这些反派在观众里获得无数的粉丝。
电影里正派的主角之所以被人崇拜,是因为他击败了强大的反派,因此变得更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