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笔记侠
-1~6岁CEO都在看的第一手笔记干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小北的梦呓  ·  接入AI之后,跨境搞钱的速度飞快 ·  14 小时前  
小北的梦呓  ·  接入AI之后,跨境搞钱的速度飞快 ·  14 小时前  
金错刀  ·  捐款300亿的“中国首善”,为雷军的梦想撑腰 ·  16 小时前  
李楠或kkk  ·  过去一周,x ... ·  昨天  
南京广播电视台  ·  官宣接入DeepSeek! ·  2 天前  
南京广播电视台  ·  官宣接入DeepSeek!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笔记侠

面对变化,企业家精神才是第一生产力

笔记侠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20-11-07 22:00

正文

新朋友 吗?记得先点笔记侠 关注我哦~


内容来源 2020年11月1日,印象笔记内容板块印象识堂举办的首场“识堂开讲”。
分享嘉宾 刘胜军,经济学家,国是金融改革研究院院长,刘胜军微财经创始人,总理座谈会专家。
:笔记侠作为合作方,经讲者和主办方 审阅授权发布。


笔记达人 | 宝贝疙瘩
责任编辑 | 胡旸 审校 | 胡旸 值班编辑 | 君莫笑
5250 篇深度好文:4816字 | 10分钟阅读

宏观趋势


笔记君邀您阅读前,先思考:


  • 为什么现在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 我们又 如何应对 中国经济下半场?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巨大的变化和转折,我们称之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一、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如何理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认为有4层含义。

1.世界秩序正在重构

二战之后,美国建立了一套国际秩序,这套秩序在当时的世界背景下发挥了巨大作用。所以,二战之后的人类经济进步、社会进步是史无前例的。


但是, 世界上没有永恒的秩序,就像没有永恒的帝国一样,任何事物都在变化之中。

过去几年,中美关系剧烈变化,美国退出各种国际组织,都预示着过去75年的国际秩序正在走向瓦解。

遗憾的是,新的国际秩序还没有形成。所以,现在是国际秩序新旧秩序交替的时期。

回顾世界史,凡是新旧秩序交替必然充满了动荡、碰撞,甚至是战争。

2.第四次产业革命

现在我们处在一个巨大的历史洪流当中,这个历史洪流就是第四次产业革命。

过去发生过的三次产业革命中,基本上和中国没有关系,因为中国当时处于一个封闭的状态。

但是,过去的三次产业革命,每一次都给人类的生活、生产方式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还有一点,产业革命或者技术革命也会改变国际政治的格局。

英国之所以能够成为日不落帝国,靠的就是第一次产业革命;而美国靠第二和第三次产业革命成为了新的世界霸主。



第四次产业革命,美国和中国是主要的竞争者。 这才是美国要举全国之力围剿中国一家民营企业华为的真正原因。

3.高质量发展

中国在过去40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粗放式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环境污染、房地产泡沫、债务问题,最难解决的还是贫富差距的问题。

现在,贫富差距是一个非常大的社会挑战。 美国之所陷入撕裂和动荡,一个深层次的原因就是贫富差距。

中国的老祖宗说“不患寡而患不均”,如果解决不好贫困差距的问题,社会难以稳定,这也是中央提出高质量发展的原因。

4.超级黑天鹅——新冠疫情

新冠疫情改变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我们要关注新冠疫情结束后,疫情对世界的影响。

新冠疫情,百年一遇。

上次我们遇到类似的瘟疫是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百年之内我们还没有经历过这样大的危机。

的确,现在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二、中美冲突的解构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最核心问题的是中美关系。

透过现象看本质。中美关系的本质“修昔底德陷阱”,即美国作为世界霸主,不愿看到中国取代它的位置,所以不择手段遏制中国的发展和崛起。

不久前,美国众议院共和党领袖讲了一句非常赤裸裸的话:我们要确保21世纪仍是美国的世纪,而不是中国的世纪。

这是类似丛林法则、弱肉强食的游戏,美国为了达到遏制中国崛起的目的采用了很多手段。比如,2018年的贸易战,然后是围剿华为、中芯国际的科技战,还包括可能发生的金融战等等。

此外,中美还有一个差异,就是制度不同。我们的制度同美国有很大差异,我们的政治经济模式和美国不一样。

美国是一个非常“制度自信”的国家,美国不光认为自己的国家是最强大的,而且认为自己的制度是最优越的,美国人一直沉浸在自己制度的优越感上。

现在,中国 (不同的模式) 正在超越美国的发展,对美国人来讲心理上是很难接受的。

所以这种制度的差异,又进一步地放大了“修昔底德陷阱”。

我们也要看到中国和美国拥有不同的文化,不同文化体系国家冲突,有可能让大众滑向文明的冲突。

文明的冲突当然我们不希望看到,但是文明的冲突却是一个客观的存在。 早在1996年亨廷顿写了一本书叫做《文明的冲突》。


美国国务院官员宣称: 现在,美国正在基于一个完全不同的文明作战的理念来制定对华战略,他们认为这是美国第一次面对一个非高加索人种的挑战。 所以美国确确实实正在把中美之间的冲突引向更大范围的冲突。


新冠疫情之后,美国民众对中国的负面情绪达到了73%的历史高点,又进一步加剧了两国民众之间彼此的不信任和敌意。


亨廷顿当时之所以写这本书,是因为他认为冷战结束之后,世界并不是说没有矛盾了,而是矛盾转移了。 原来的矛盾是美、苏两大巨头之间的矛盾,现在变成了不同文明之间的矛盾。


亨廷顿认为整个世界主要有三大核心文明: 伊斯兰文明、西方的海洋文明和东方的儒家文明。


三大文明之所以发生冲突,是因为西方文明很傲慢,伊斯兰文明不宽容,中国儒家文明的武断。 所以,亨廷顿担心三个文明之间如此的差异最终可能会引发文明的冲突。



冷战结束后,主要文明的核心国家正在成为吸引和排斥其他国家的基本的;

未来的冲突可能在西方的傲慢、伊斯兰的不宽容和中国的武断的相互作用下发生;

西方的普世主义是危险的,它可能导致文明核心国家之间的重大战争。西方人眼中的普世主义,在非西方人眼中就是帝国主义。


该书出版五年之后,美国爆发了911事件,911实际是西方海洋文明和伊斯兰文明间的一次重大冲突。

亨廷顿当时预言21世纪最主要的文明冲突是来自于儒家文明和西方文明,他认为主要的引发因素就是中国的崛起。



规模超大的中国的崛起会改变大国力量的均势,引发世界格局的演变。


三、历史的十字路口


人类历史目前正处在一个十字路口,有人把今天的世界类比成20世纪30年代二战爆发之前的世界,各种矛盾冲突正在酝酿。

如果这种冲突不能够得到很好的疏解,很有可能走向第一次或者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样悲观的结局。所以当今世界处在非常危险的局面。

在面对外在的压力之下,我们容易陷入民族主义的情结,因为我们在近代受到过鸦片战争的屈辱,对于过去的屈辱,我们容易情绪化。


所以,在美国对中国打压的情况下,中国的民族主义情绪升温是非常明显的,但我们要保持冷静。


战争不是不能打,也不是一定打不赢,而是要考虑打的代价是什么。

目前中国人均收入刚刚到达1万美元,而世界银行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警告:87%的国家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收入水平之后就跌入了“中低收入陷阱”,只有13%的国家能够突破这个中等收入线继续往上走。

所以,即使中美之间没有冲突,我们能够跨越水平线的概率只有十分之一,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考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绝对不能轻言跟美国发生正面的冲突。


四、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


美国对中国的遏制已经是美国的社会共识,我们没有办法改变,也不可能改变。



我们能够做的只有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

1.落实改革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划时代的。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336条改革,注册制改革只是其中的一条,如果能够把这336条改革落实好,中国经济未来会有非常大的空间。

2.淡化意识形态

中美的意识形态不一样这是客观存在的现实,但是我们没有必要刻意地去强化这种差异,越强化这种差异越落入美国的圈套。


美国希望把中美之间的竞争变成意识形态的冲突,因为这是对美国是更有利的,更加能够团结包括欧洲在内的西方国家。

3.高质量的发展

中国经济还面临很多的风险和挑战,中美之间的对抗还要持续很多年,所以我们必须要让经济更加有可持续性。

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过去的增长模式可以概括为市场经济、投资驱动和强势政府。

在过去的30年、40年这个增长模式非常有效,因为过去我们处于赶超阶段,强势政府带来的速度和效率,非常好的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但当我们到了中等收入水平之后,未来的中国怎么往前走?主要是靠创新,这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唯一的道路。


创新从何而来?答案是企业家精神, 企业家精神才是第一生产力。

企业家精神要求的不是一个强势的政府,而是一个服务型的政府,所以中央一直在推动简政放权,负面清单等等,这样的转变是中国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五、“凯恩斯主义”的漩涡


2008年之后,中国在某种程度上遇到的最大挑战是:如何摆脱“凯恩斯主义”的陷阱。

所谓“凯恩斯主义”,就是每次当经济下滑时,政府就用各种手段来刺激来减缓下滑。比如房地产、基建,国企,银行贷款都可以作为刺激工具,但是每一次刺激风险就会上升一级,效率就会下降一级,所以这是一个难以摆脱的恶性循环。


从数据上来看,中国这些年虽然在高质量发展,但因为我们难以摆脱凯恩斯主义的依赖,投资回报率实际上在不断地下滑。所以,如何去摆脱经济行为短期化,实际上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关键的挑战。

六、改革开放是关键一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