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柏颖漫谈
分享当前最新科技信息,偶尔谈谈经济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日报评论  ·  菜可以预制,那人呢?丨睡前聊一会儿 ·  7 小时前  
CHINADAILY  ·  Life丨Staging a ... ·  3 天前  
CHINADAILY  ·  Top News丨200 telecom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柏颖漫谈

杨柘离职,或代表着魅族重将出货量作为首要目标

柏颖漫谈  · 公众号  ·  · 2018-07-06 10:31

正文

魅族在早前进行人事调整,营销大师杨柘和李楠进行了职务对调,李楠被任命为CMO兼公司高级副总裁负责市场和电商相关业务,杨柘担任CSO(首席战略官)一职--这被认为是一个虚职,“惟精惟一”标识也被拆除,普遍认为杨柘离职是迟早的事情,对于这一人事变动,笔者认为魅族最大的可能是重新将出货量作为首要目标。



市场份额正逐渐往大品牌集中

据IDC给出的数据,今年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前五名分别是华为、OPPO、vivo、小米、苹果,它们的市场份额分别为24.2%、18.9%、16.3%、15.1%、11.3%,合计占有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份额高达85.8%。



2017年一季度,华为、OPPO、vivo、小米、苹果合计占有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份额为70.6%,可见一年时间过去前五大手机品牌占中国的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上升了21.5%,而其他智能手机品牌占中国的市场份额则被压缩到只剩下14.2%。

除前五大手机品牌之外的其他手机品牌占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持续被压缩,也就意味着它们的生存空间日益艰难,事实上也是如此,在过去一年时间乐视手机、酷派手机、金立纷纷面临各自的资金问题,魅族也连续裁员,对于这些手机品牌来说显然生存成为首要的问题。

先起后落

魅族品牌曾经是一个小而美的品牌,不过随着华米欧维的迅速崛起,魅族也认识到仅仅做一个小而美的品牌并不足以在这个市场生存,毕竟对于产业链来说它们显然会优先照顾出货量更大的手机品牌,这会导致出货量较小的手机品牌的道路越走越窄,甚至面临生存危机。

恰在此时,互联网巨头之一的阿里巴巴在2014年上市后获得了大量的资金,显示出对手机行业的兴趣,于是2015年阿里与魅族达成合作,前者向后者投资36亿元,有资金后的魅族迅速展开了扩张,推出了中低端品牌魅蓝,以性价比作为主要手段迅猛出击手机市场。

2015年魅族的出货量同比增长350%至超过2000万台,2016年的出货量同比增长10%至2200万台,不过2017年的出货量则滑落至2000万左右。

2017年四季度起中国智能手机市场遭遇寒流,今年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出货量同比下滑幅度扩大至超过两成,而此时前五大手机品牌占中国市场的份额大幅上升,包括魅族在内的中小手机品牌的出货量进一步下滑,据IDC给出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魅族的出货量只有150万左右,相比起2017年的平均每季度500万的出货量显然下滑幅度巨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