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吐槽青年:曹林的时政观察
观察时事政治,揭开官场密码,帮你分析时事热点和新闻背后的故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  ·  重庆首张!西藏首张!新疆首张!中国信保助力西 ... ·  2 天前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  ·  重庆首张!西藏首张!新疆首张!中国信保助力西 ... ·  2 天前  
松阳警方  ·  以“新”为帆,奋力开拓外贸新空间 ·  2 天前  
松阳警方  ·  以“新”为帆,奋力开拓外贸新空间 ·  2 天前  
安徽司法  ·  以“新”为帆,奋力开拓外贸新空间 ·  3 天前  
宁夏药安早知道  ·  以“新”为帆,奋力开拓外贸新空间 ·  3 天前  
宁夏药安早知道  ·  以“新”为帆,奋力开拓外贸新空间 ·  3 天前  
北京药监  ·  以“新”为帆,奋力开拓外贸新空间 ·  3 天前  
北京药监  ·  以“新”为帆,奋力开拓外贸新空间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吐槽青年:曹林的时政观察

央媒集体发声是脱敏,也是拯救政府公信

吐槽青年:曹林的时政观察  · 公众号  ·  · 2019-07-04 21:23

正文

摘要: 请善待媒体的这种努力,相关地方应该感谢此次央媒的集体发声,千万不要觉得这是“找麻烦”“让本地难堪”“让官方被动”。 央媒此次作为舆论先锋集体发声,对公信是一种拯救,对案件是一种脱敏,对舆论讨论是一种良性引领。对这种人渣,对这种丧尽天良的事,官媒央媒都不发声,那才是公平正义的高级黑。



吐槽青年出品 曹林 |文


新城控股董事长王某涉嫌猥亵女童案,震惊了舆论。舆论此次如此震惊,倒不是震惊于有钱人会干坏事,人们对富豪这个群体的道德水准向来不敢高估,人们深知,一些人身上镀满了金,闻着却还是一股人渣的味道,包养、嫖娼、性侵、强奸之类的事太多了,不奇怪。人们震惊的是其禽兽不如和变态,突破了公众想象力,竟连女童都不放过,畜生快60了,那是跟你孙女一样的孩子啊。财富与罪恶、身份与丑行,形成强烈的反差,日常越衣冠楚楚人模狗样,越凸显出曝光后的丑陋与无耻。从该案发生的链条和迹象看,人们尤其担心这并非个案,多少花朵被这样蹂躏?


人们义愤填膺,但事实的披露并没有跟上人们愤怒发酵的速度,如此人神共愤的事,竟还出现了干扰事实披露的遮丑身影,加剧了公众的愤怒。央媒在排除遮丑干扰、推进这一事件进入常态报道流程方面,作出了令人尊敬和不负众望的贡献,让公众看到了央媒的权威、担当、忠诚、专业和在这类事件中不可替代的风向标签与议题脱敏作用。


光明日报评论针砭问题率先发声,直指“案件信息披露只能公开透明”,随后其他几大央媒接力开火,用词罕见尖锐,人民日报评论三问涉嫌猥亵女童事件,追问背后有无病态利益链,新华社批评称“无论他是什么身份,也不管他有多少资产,决不手软”,央视新闻谈到了定罪问题,经济日报随后则连续七问,酣畅淋漓,让人拍案。

可能有人会觉得央媒这些观点并无什么新意,只是表明一种鲜明态度。这时候态度多重要啊!千万不要小看了这种态度,此种情境下,央媒评论的态度价值、身份价值比观点价值重要多了。这时候,央媒说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央媒说话了,央媒表态了,央媒在集体关注和表态。这种立场和身份传递的信号是,举国都在关注,这事儿谁也遮掩不了,必须公开透明。


这种表态,既是凝聚舆论的力量,传递一种不可改变的风向,给公众以“央媒”在关注的信心,也是一种脱敏,央媒都关注和评论了,有什么好“敏感”的?这时候,央媒就是舆论的定心神针,就是公众的定心丸,就是杂音中的定音鼓。


央媒的这种强势发声,对推动事件的进程,引领舆论的理性讨论,传递官方的权威声音,都很有助益。可以看到,几大央媒的评论,虽然用词很尖锐,但判断都很谨慎,用的都是法言法语,都是基于官方发布的权威信源,不渲染,无炒作,没有添油加醋的情绪,也没有超出既有事实去无限联想与暗示,这就是主流媒体在舆论传播中的作用,在积极发声中引领舆论在事实框架中去讨论,推动事件在法律框架中解决。


这时候,主流媒体越缺席,官方越容易陷入“说什么都不信”塔西陀陷阱中。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央媒的强势发声,是一种及时的补缺,在突发事件中凝聚官民信任,避免舆论在沉默中的失控发酵和耗散政府公信。

我以前写过一篇评论,题目叫《不要指望没有“舆论监督”的“舆论引导”》,表达了这样一种观点:舆论引导是有资格的,就是媒体要有公信力,而公信资本往往是在舆论监督中塑造的,越善于做舆论监督的媒体越有舆论引导力,这是传播规律。有些地方,只功利地需要引导,而拒绝监督。只希望在发生负面新闻时,让媒体去扮演“引导”角色,而不愿意接受“监督”那一面,那是不可能的。


“监督”与“引导”是媒体功能的一体两面,不接受监督,媒体的“引导”功能就非常弱,因为缺乏舆论监督所带来的公信资本。央媒此次的强势发声,强化了自身主流媒体的形象,让公众依赖和信赖,让公众觉得这才是真正的主流媒体,公信资本因此积累。带着这种公信资本,央媒才会有引导力。


比如,官方这时通过央媒发布案件的最新消息,公众才会信,否则,如果媒体一直缺席,一直没有介入和监督,有发布而没有新闻,渠道垄断,只有“官方发布”,即使发布的是真相,公众也会觉得那是官媒在“洗地”。


请善待媒体的这种努力,相关地方应该感谢此次央媒的集体发声,千万不要觉得这是“找麻烦”“让本地难堪”“让官方被动”。央媒此次作为舆论先锋集体发声,对官方是一种拯救,对案件是一种脱敏,对舆论讨论是一种良性引领。对这种人渣,对这种丧尽天良的事,官媒央媒都不发声,那才是公平正义的高级黑。




我的三次公开课,详细讲了评论如何去论证,如何找抓手,如何让观点有说服力,而不是陷入“嘴笨”或“嘴贱”的话语囚笼中,欢迎关注。


第一次评论公开课:评论的基本写作技巧。 扫描下面的二维码进入直播室可以听第一节评论课。


第二次评论课:评论的论点和角度。 扫描下面的二维码进入直播室可以听第二节评论课。


第三次评论课:评论的结构和论证。扫描下面的二维码进入直播室可以听第三节评论课。


吐槽青年近期热门文章


高级黑低级红的十种表现及防范应对策略

翟天临人设算个屁,我只在乎招考公平的人设

不要让基层公务员白了头又寒了心

面对人血馒头你才明白,新媒体需要向传统转型

关于性侵,几种不要碧莲的逻辑

西安,一座官员宜居的城市

新华社记者不听社长的,只听事实的

为什么说是高铁害了座霸那货

批评个厕所都给媒体颜色看,舆论监督弱化惯出的臭毛病

昆山反杀案后,人民用咆哮进行正当防卫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