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全球航旅特价
出去玩必看的【机票促销】和【酒店特惠】,最新消息一手掌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创伙伴  ·  又被段Sir赚了17亿 ·  17 小时前  
铅笔道  ·  上海杀出155亿超级独角兽:融资55亿 ·  22 小时前  
大江网  ·  刚刚,iPhone ... ·  3 天前  
大江网  ·  刚刚,iPhone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全球航旅特价

珠峰封山!某些人,西藏并不想净化你们!

全球航旅特价  · 公众号  ·  · 2019-02-14 17:48

正文


现在是不是一想要净化心灵就想到要去西藏?

一想到去西藏

就想要会一会一生要去一次的珠穆朗玛?

那种征服的冲动和成就感

和想像着即将被赞爆的朋友圈

突然想要说走就走了,有没有?


然而

定日县珠峰管理局日前发出的一则公告

断送了很多人的西藏梦



这则公告是在2018年12月5日发出的

即日起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珠峰

解禁之日未知

公告一出,引发外媒的一阵骚动

美联社、卫报、每日邮报争相报道




这意味着

来净化自己的驴友们到绒布寺就要“游客止步”了

此生必达之处的神圣珠峰大本营

已成为历史


图来源于网络,侵删


原因只有一个

那就是

废弃帐篷、登山设备、氧气罐、塑料制品

甚至是人们的屎尿...遍布圣区,随处可见

曾经巍峨磅礴的珠穆朗玛

已成为 世界海拔 最高的垃圾场


图/saleonlinevn.com

图/Mashable

图/Flickr


BBC曾经就报道过有关珠峰垃圾成灾

下图就很说明问题


图/bbc


BBC的这幅图将珠峰分为三部分

在珠峰的第一层几乎都是人类的屎尿

每年就能清除掉将近11000公斤

光是2018年以来从尼泊尔入口的登山者

就制造了约5吨的人体垃圾

每年在旺季之后,几乎都能留下12吨的粪便



过去在人们的认知里,在大自然中徒步扎营

想解决三急,当然是就地挖坑就地解决了

这样不仅不会破坏生态

反而滋润土壤,起到施肥的作用

但在这片圣地,屎尿一类不仅完全不能滋养土地

反而会污染水源

它们只能被冒着生命危险上山的当地志愿者

用背筐人工一下下捡起,再一筐筐的背下山

徒步运到附近的山庄,倒进坑里

经历数年的分化,才能脱水分解


图来源于网络,侵删


咱们根据上面的“垃圾分类图”继续看

再往上来到珠峰的山腰地带

这里就几乎全是所谓登山爱好者们丢下的垃圾了


从前心中的圣山呢?

那圣洁的雪和湛蓝的湖呢?

如今看到这满目苍夷,简直触目惊心


图来源于网络,侵删除

图/Eco-Business.com

图/Times Now


现在垃圾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山谷中的水源

大本营内生产了数吨的未经处理的废水


图来源于网络,侵删


那些前来打卡的不负责任的驴友

为了保证自己的鞋子不被雨雪浸湿

用避孕套套住鞋子防水

之后就随处丢弃


图来源于网络,侵删


那些为了拍出最美照片

架好机位等待 日出日落的

不负责任的拍摄影爱好者

端着泡面,吃着火腿肠,之后就随手一丢


图来源于网络,侵删


曾经世界闻名的最美川藏线G318

现在道路两旁随处可见塑料袋、易拉罐、空水瓶

...


图/xinhw.com

图/on.cc 東網


从之前的你走,我走,他也走

变成了现在的你丢,我丢,他也丢

“反正有人捡,反正有人收”

“反正大家都是随手丢”



而这些人不知道

在海拔如此之高的地区

清扫垃圾有时意味着付出生命的代价

很多清扫志愿志和驻藏军人们

他们人肉背着袋子去清扫

可是藏区那么大,进 藏线路那么多

即使志愿者再多,再拼尽全力

每天步行十几公里

也远远赶不上不负责的人扔垃圾的速度



况且很多地方氧气稀薄

清洁人员无法下到危险的地方去清理

有些也因为地理条件的限制,垃圾没办法运出

大面积的垃圾就只能就地焚烧

想想看在那片圣域上燃烧着刺鼻异味的垃圾废物

污染着碧空如洗的蓝天

是不是以后发在朋友圈中的西藏

也要靠P天P地才能获得高赞了呢?


图来源于网络,侵删


然而,严重垃圾问题还是一方面

在中国和尼泊尔边界的珠峰

那一侧也叫“圣母峰”

多年来不断有登山高手葬身于此

(以下图片可能会引起小部分人不适,慎看)


图来源于网络,侵删

图/Smithsonian Magazine


由于在 珠峰中上层的 登山过程中

约海拔8000米左右

需要面对氧气稀薄以及极端恶劣的气候

身体随时有可能面临DOWN机

然而即使队友倒下,后面的人也不能扶

对,不是不会扶,是不能扶

因为危险大,难度高

一旦拖着死者下山体力和时间将消耗巨大

直接影响全队人的行进节奏,导致被迫山上过夜

再加上气候严峻

人死后尸体也无法被轻易移动

所以长久以来

他们就只能以当时倒下去的姿势原地躺在那里

在山中长眠的干尸已达上千具

就导致后来的登山客们都以干尸为“路标”


图/Ranker

图/All That s Interesting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