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费知识与内容红利之下,大量高级信息的输入,把新人们的胃口越掉越高。一方面,他们想尽办法
「自我提升」,好认为时间没有浪费在无用的事情上——另一方面,他们懒于思考和输出,没有时间扎马步,在现实与期望的落差下越来越焦虑。
文|苏杰
来源|微信公众号:iamsujie(ID:
iamsujie_public
)
2016年还剩半个月就没有了,不知道大家是否焦虑,是时候破除「只读」模式了……
前段时间在北京跑了几家公司,和他们的创始人都聊了聊。
这中间,有罗辑思维的得到、果壳的分答、
馒头商学院、三节课、有可能学院、大咖说……加上之前也沟通过的沪江、起点学院、知乎、pmcaff……
所以,我可以算是对年轻的职场、准职场人士(下面把他们简单的叫做「新人」吧),在泛「学习、教育、培训、知识」领域的真实需求有了一些感受,和大家聊聊。
2016有些变化,我给出这几个观点
。
1. 认可知识、服务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是值钱的。
2. 可以越来越轻松的接收到最高级最前沿的信息。
3. 信息输入过多导致略浮躁,没时间「扎马步」。
4. 竞争起点越来越高,越来越恐惧焦虑。
5. 很多人在「用学习逃避成长,听新知缓解焦虑」。
6. 但,只有输入没有输出的学习是无效的
。
下面一条一条说。
1. 认可知识、服务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是值钱的。
新人不再像他们的前辈,只愿意花钱买一些「实物」,他们认可付费不看广告省时间、打赏一篇好文章、花钱听几段音频。
随着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精神追求从可有可无变成了刚需。知识本身开始成为了追求,这从最近几年实体书销量的提升能看出来,说明了需求增加的是知识本身,和互联网无关。
知识付费其实挺不容易的,虽然确实不贵,但买其他东西是买了之后就享受了,而知识是买了之后就要开始受累的。
得益于微信红包发来发去的教育,让网络小额支持确实越来越「手一抖就完成了」,随手几块钱习惯了,几十块,几百块也就渐渐的也成为可能。而新人们的付费决策也比学生时代简单,
几百块最多也就是几天的工资么。
2. 可以越来越轻松的接收到最高级最前沿的信息。
愿意付钱这件事儿,反向促进了高质量的供给。
新人能接收到的信息越来越高级,最牛的人,本来是要在电视上、书上才能看到的,现在随手打开一个App,他就给你写一篇、讲一段,音容笑貌宛若就在身边。
我这种80头的人,可是上了高中大学才开始接触电脑和互联网的,现在的小学高年级同学,一上车就叫爸妈打开「得到」给他听几段,初中生已经在知乎上回答得呼风唤雨,大学生已经是连续创业者了……
后育的时代不可避免的来了,我坚信同样25岁的90后一定比25岁的80后厉害,甚至比30岁的80后厉害,这是晚生人的幸运。
3. 信息输入过多导致略浮躁,没时间「扎马步」。
很多高级信息输入,把新人们的胃口越掉越高。
我刚才还在看雷军的价值观、张小龙的方法论,转头就要和设计师讨论一个按钮放左边还是放右边???这心理落差……
你看过无数场「华山论剑」
,在江湖上谈笑风生,好像已经可以指点江山了,就觉得「扎马步」好像很傻。
而有些能力是需要时间积累的,因为浮躁,左顾右盼不落地,可能导致一直缺失。
所以我们才会看到很多传统媒体人杀入新媒体领域之后,那些纯正的自媒体就很难活了,真正的品牌商开始开店以后,淘品牌生存难度也大大增加。虽说后育,但老人们十几二十年的积累,也肯定在某些方面可以秒杀新人。
基本功还是要静下心来做的,这在任何时代都逃不掉。
4. 竞争起点越来越高,越来越恐惧焦虑。
新人享受了时代的红利,成长更快,同时,他们彼此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了。
以产品经理为例,大家的起点都很高。我刚入行的
时候,那可能是因为专业不好、代码写得少,做不了程序猿才退而求其次。而现在的产品经理岗位,名校、研究生、相关专业、有实习经验、熟练axure、通读几本书,还抢破头。
环境
大背景也不容乐观,互联网行业从混沌时期日渐成熟,增速真的放缓了。我是经历了国内一步步定义「产品经理」的过程,新人没赶上「规则制定期」也是事实。
实际的岗位需求,相对入行者人数的增加来说,显得越来越少了。我身边做不下去,裁员、解散的创业公司就比比皆是,而失去工作的人,如果不愿意降低期望,是真的可能找不到工作的。
人力共享的想法,也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机构实践,他们发现,某些初级岗位不用招聘全职员工,pmcaff也顺势推出了「外包大师」。有些地方政府,批给支持大学生创业的「双创基金」,朋友跟我开玩笑说,是算作
「维·稳」预算的……
这种与日俱增的深深恐惧,大家想到了一个解决方案,我把它叫做——
5. 很多人在「
用学习逃避成长,听新知缓解焦虑」。
先是拼命的工作,加班、996,997,我年轻,无所谓。但很快,大多数人都发现业务顺利的公司太少了,而且公司也不是自己的。
于是,想各种办法「自我提升」。
每天把自己陷在几十个信息源提供的「干货」里,已经很晚了还舍不得睡觉。
我一边听着吴晓波说的财经知识,一边玩了一个下午游戏,好像负罪感也不那么强了。
老板傻逼,我看了多少雷军傅盛王小川的文章了,根本不是这样的,真想把这些文章甩他脸上。
所有人都能脱口而出——哎,那个谁谁谁有一个新观点……
大家都很拼,我怎么再比过他们呢,对了,花钱!我花钱了,我总领先了一点吧,我是「人民币玩家」。
……
6. 但,只有输入没有输出的学习是无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