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医学检验废品加工车间
医学检验废品加工车间:检以求真,见微知著,妄图从检验的旧仓库发现宝贝,从而变废为宝。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陕西商务  ·  2月1日至2月7日陕西生活必需品市场运行分析 ·  2 天前  
陕西商务  ·  2月1日至2月7日陕西生活必需品市场运行分析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医学检验废品加工车间

线索细胞报告方式探寻:专家和临床医生再一次让我知道了中国的教材和指南是多么扯淡

医学检验废品加工车间  · 公众号  ·  · 2024-07-04 21:26

正文





我们线索细胞报告方式,一直都是有问题,这个问题我很早就发现了。但是我看检验和临床(至少我观测到的)都没有人有异议,一切照旧。

那么今天我就根据临床教科书和指南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线索细胞报告方式探寻


  1. 《妇产科学》第七版



2.《妇产科学》第八版



这本带有这么明显的水印的书我都没换,因为我有了《中华妇产科学》,我再也不用看它了。


3.《妇产科学》第九版




这些垃圾书,还好我不看,打个水印恨不得贴人家脸上。


4.《中华妇产科学》第一版



原来从第一版开始,就没有20%的要求。我还以为是从第三版开始,第一版和第二版是我刚下载的,以前没看过。


5.《中华妇产科学》第二版




6.《中华妇产科学》第三版



7.《中华妇产科》第四版



8.《细菌性阴道病诊治指南(2021修订版)》




9.《阴道分泌物临床检验与结果报告规范化指南》




以上,就是我接触过的资料,具体如何一目了然。


总结


上述资料的结果很清晰,那就是本科教材和指南均要求20%的线索细胞才能作为诊断BV的条件之一。《中华妇产科学》从初版到第四版都没有这个要求,这又是为何?


2010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阴道炎治疗指南 》,同样只需要线索细胞阳性,就可以作为诊断条件之一了。



2015 SOGC临床实践指南:外阴阴道炎-阴道滴虫病,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和细菌性阴道病的筛查和管理 》:



同样没有这样的要求,我想请问我们的教材和指南,这个标准,是自己拍脑袋想出来的吗?


之前在这篇文章《 交叉污染真的存在吗? 》有个留言:



专家怎么了?




专家瞎扯淡,我也要和他达成共识呗?


至此,我基本上可以判断,我喜欢的《中华妇产科学》就是最牛的。


道理很简单,首先国外两个指南都支持它的结论。


再就是非常检验一个问题,既然诊断线索细胞需要20%的比例,你的阴道分泌物报告单报告过比例吗?


反正我在医院干了十年,换了几个地方,也从没听过这要求。我们的教科书也没有要求这样报告。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四版:



同样也只是发现即可以作为诊断依据,没有报告比例这一说。


还有就是,我干了十年,我也从没见过哪个医生提过这个要求。放心,临床就是这样菜。当时我看了《妇产科学》教材这个20%的比例,我就知道了妇产科的人真菜,要是我是妇科医生,我肯定会提出要求,让检验科报告比例。


这不是理所当然吗?我诊断需要啊,你不报告,我怎么诊断?


而这些人并没有,所以菜鸡而已。


再回到 《阴道分泌物临床检验与结果报告规范化指南》:



诊断要求20%线索细胞,结果要求报告线索细胞是“检出”“未检出”,这就是指南,这就是专家的水平。


请问,我凭什么相信他们?


我为什么要和他们达成共识?


他们配吗?



PS:《中华妇产科学》牛逼!


REFERENCE


1.略


往期回顾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