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之间不仅存在着产品及市场的竞争,还有对消费者精神层面的竞争。世界营销大师菲利浦·科特勒曾在《营销革命3.0》中指出:我们正创造和见证营销3.0时代,“消费者”被还原为“整体的人”,“交换”“交易”被提升成“互动”“共鸣”,人文精神成为营销的驱动力量。
在营销的战场上,不少品牌选择跨界文化或艺术来提升自身形象,通过为品牌注入精神内涵,来获得更多的传播和影响。像是历经了几十年的国产品牌百雀羚,就是通过一波又一波的文化营销,改变了消费者对老牌国货的固有印象。甚至在品牌年轻化的道路上,走出一条专属自己的营销之路。
最近,百雀羚联合非遗IP花丝镶嵌定制了金雀衔丝礼盒,以非凡的工艺将百雀衔丝的画面呈现在礼盒之上。同时开启了“一笔画鸟救花丝”的线上画鸟挑战活动,号召网友共同参与保护非遗的传承。还针对此次的花丝主题活动,在线下举办了个一个花丝镶嵌主题的快闪店。一系列营销活动成功圈了一波粉。复盘整个案例,有什么样的商业逻辑值得我们学习?
继《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一届文物“戏精大会”》等案例成功传播,刮起了市场上的文化营销风,不过,与大多数蹭热点的品牌不同,百雀羚的每一次跨界,都是基于品牌的调性。作为燕京八绝之一的花丝镶嵌,2000多年一直为宫廷御用,花丝是由金、银、铜等抽成细丝,以堆垒编制等,镶嵌则是把金银薄片打成器皿,錾出图案。此次,百雀羚将百雀衔丝的画面呈现在礼盒之上,更是体现了自身非凡的工艺和极致匠心。不过,百雀羚所在意的,还不仅仅是这些。
1、广告与品牌精神相契合
在很多消费者眼里,传统国货大都古板、不时髦。而百雀羚通过产品和营销的升级,努力贴近年轻人,改变了消费者对传统国货的固有印象。如今,百雀羚不但发扬了东方美学基因,更将传递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己任。其特有的价值观和品牌精神,正是取胜的秘诀。
当百雀羚在自己的营销道路上越走越好时,每一次跨界的对象都值得我们去探索,像是这次的合作,为什么百雀羚会选择非遗IP花丝镶嵌?其实,这不仅是一个传承久远的手工技艺,不管是体现宫廷之美的烫金,还是使得金雀更加灵动的点翠,都让这个非遗IP给人留下了「历史传承」,「高端之美」的印象,这与百雀羚的品牌精神不谋而合。
有些品牌为了拼露出、赚取流量,将广告的本身与品牌精神相背离。而百雀羚在每一次营销中,都始终坚守对品牌精神的维护,正是这样的长期积累,才让百雀羚在消费者心中留下如此良好的印象。如何在广告与品牌之间的权衡,百雀羚可以说是给出了教科书式的答案。
2、打出对非遗保护的情感牌
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扎根民间、心口相传,被誉为人类的生命记忆、活态文化基因。我们生活中的许多部分,都蕴含着“非遗”的内容,只是有些伴随过我们成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的消失在我们的生活中,成为历史。人才匮乏,项目传承困难,生存环境被破坏等等问题,是非遗面对的共性。而这些聚焦中国传统元素,诠释了东方韵味的非遗IP,激起了消费者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和对非遗的保护,这种情感,也将潜移默化的转移到百雀羚之上。
大多数消费者对非遗的认识并不深刻,如果用传统的理念进行传播,很有可能因为方式不当难以在用户心中留下烙印。百雀羚选择了一个聪明的打法,给古老的花丝镶嵌以及金雀衔丝找了一个相对轻松、简单的切入口。
1、 一笔画挑战,提高用户参与感
百雀羚以H5的形式发起了一笔画鸟的活动,只要能一笔完整画出一只,万鸟衔丝图上就会增加一只,图也会增值1元,百雀羚会以鸟图的最终价格直接追加高定花丝手拿包。如果说非遗保护的目的是传承,那么民众的参与,就是传承中最关键的一步。官方的力量毕竟有限,百雀羚通过这次的花鸟挑战,让民众在感受美的同时创造美。通过操作简单的互动,不但增加了消费者的参与感,让更多人了解到了花丝镶嵌这项技艺,同时也唤起大家保护非遗的意识。
2、转变用户身份,促成二次传播
用户创作的鸟将化为金雀呈现在万鸟衔丝图上,生成传承人海报,在获得专属奖励的同时,作品还有机会出现在线下快闪主题店。每一个一笔画鸟成功的用户,都能从活动中获得极大的满足感,并主动转发到社交网络之中,影响更多的用户从接受者变成传播者,最终形成裂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