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健康界
健康界:华语医疗智库—为了更好的医疗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CIRS医械合规动态  ·  【北京药监局】10月22日北京发布医疗器械分 ... ·  2 天前  
医学界  ·  外科医生离婚率更高?顶刊发文回应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健康界

北京协和医院曾小峰:打通思维“任督二脉” 用大数据为风湿科炼金经

健康界  · 公众号  · 医学  · 2017-06-20 21:13

正文

摘要

如何将中国风湿科推向世界舞台?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曾小峰把大数据放入“兵器库”,为风湿科炼出金经。

来源:健康界 作者:索思


中医曰: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身体如此,人生亦是如此。


纵观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曾小峰的半生,处处都体现了“贯通”二字。


从基础医学迈进临床,从风湿科走入多学科合作,从北京跨向全国,对于很多医生而言,这每一步都充满了艰辛,甚至只做到一件事便已满足,但曾小峰不仅都做到了,而且还在继续向前迈进。


对此,他总结“这是一种战略思维”,从具有前瞻性的部署至坚持到底的决心,每一步看似无意,却勾勒出一步通四达八的高招:不着痕迹地撒网,顺理成章地见效,让风湿科站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度。


基础医学为羽 丰临床思维之翅

“敏锐”,曾小峰用这个词评价自己灵感的抓手。


何出此言?这还要从其弥补多个国内风湿研究空白——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诊断、干燥综合征等说起。彼时的曾小峰表现出一种沙滩拾贝的感觉,“学科起步阶段的‘弥补空白’,像拾宝贝,思路的打开他话锋一转,继续说,“不过,我早年的这些想法,在若干年后,都得到了证实


正是基于捕捉业界各种空白的敏锐目光,曾小峰一直将其当做自身的灵感源泉。


20世纪九十年代,国际上刚开始对类风湿早期诊断进行研究,尤其是抗CCP抗体对RA诊断的研究,曾小峰与国际同步开展,并完成了相关研究。“当时,我说这个必须要做,一定有前途,我们就自己拿钱去合成多肽。”回忆当初的魄力,55岁的曾小峰声音里充满了年轻人的豪气。20世纪九十年代末,他还敏锐的提出超声在风湿性疾病中将大有作为,并开展了相关研究、发表了论文,现已成为共识。


不仅是科研道路,从他在协和的晋升之路也可看出曾小峰的独特,“在1979届的学生中,我是第一个升主治、第一个升副高、第一个升正高的人


不管是科研,还是职称的变化,曾小峰给人的感觉一直都是“坐过山车”般,要速度有速度,要高度有高度。究其原因,更多离不开他的学科建设思路。


出身自基础医学,但却不止于基础医学。“在临床工作中,我会时刻想着做研究,在找到兴趣点后,往往就能发现有价值的资料。”与此同时,了解基础性研究和临床性研究的他又强调,临床医生到实验室里去“做老鼠、做基因”等是“误入歧途”,应该发挥自己的临床优势,认做基础性研究的人为师,并与其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争取事半功倍。


“我动员科里每个人都做临床研究,并且申请相关基金支持。”做这个决策的时候,曾小峰斩钉截铁。“如果有哪个医生没有申请基金,在绩效上还要予以扣分。”


当然,他清楚地知道,并不是所有医生都具备像他一样的经历和科研思维,所以,在成为北京协和医院风湿科主任后,曾小峰就有意识地培养科里的年轻人,无论在学习还是进修方面,一路“开绿灯”。


把握贡献优先原则 促进多学科合作

风湿类疾病因本身有多患者器官病变的问题,致使风湿科与其他临床科室的多方合作,如心内科、呼吸科、肾内科、神经内科等。


“密切合作要带来研究的开展。”从治病到研究,无形中曾小峰又把贯通的思维融汇进来。他用肺动脉高压为多学科合作举例。“肺动脉高压是死亡的危险因素,会导致愈后不良,所以对肺动脉高压的治疗,要早期干预。”


但是肺动脉高压诊断的金标准是测右心压力,要通过U型导管进行,要用超声来评估。“所以我们要跟心内科、呼吸科、超声科等医生密切合作,形成一个团队来进行研究。”


显然,一群人一起工作,并不代表就是一个团队。


“团队需要真诚合作,互相谦让。”曾小峰这样为小组的合作立标。他期望中的团队,要始终如一,这个“一”,不仅是一心一意,还要持之以恒。即使眼前的项目告一段落,长期合作培养出的团队默契也不能丢失,而要充分利用,使之语音绕梁。


为了团队不会“树倒猢狲散”,曾小峰提出把资源优势利用到最大化。他大胆提出将资源共享,并且在团队中,创立“贡献优先”的原则,“谁贡献最大,谁占的权力就最大


用付出,换利益,挣地位。


通过这种模式,他们顺利地避免了“小算盘”的出现,维持良好的合作氛围,使多学科医生之间的合作稳定且持久。


全国串联 “一市一科”

众所周知,北京协和医院的学科发展作为全国医院的“领头羊”,各地疑难杂症患者几乎都希望得到该院专家的诊断和治疗,曾小峰所负责的风湿性疾病患者也不例外。


永远有诊不完的病,治不完的患者。为什么老百姓都跑到北京来看病?这个问题困扰曾小峰多年。


好较真的他尝试换个角度思考问题。“既然下基层看不完病人,何不从根本上提高基层的医疗水平?”。作为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和中国医师学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这两个学术团体的主任委员和会长,曾小峰展开了调研。


通过数据统计,他根据我国风湿科的发展情况,在纸上画出一个倒三角形——最上面一层代表风湿科主要存在于大城市;第二层代表在二三线城市的风湿科主要以肾脏风湿科、血液风湿科等存在,有了地位的下降;最下面一层代表在地市级地区,少有风湿科。


一个简单的问题跃然纸上——怎么办?


让患者都来协和?这显然不可能。把协和的大夫放到全国各地去?也不容易实现。把全国的大夫都叫到协和来培养,再送回去?看似可行,但是实施起来困难重重。


“把医疗重点下移!”曾小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根据现状,他制定了学科发展的目标,要强基层,壮大基数,改变倒三角形的结构,“至少要让中间鼓起来。”


于是,“一市一科”的口号被提出:一个县级市,至少要有一个风湿免疫专科。这样能让患者有地方去看病,“哪怕是在大城市确诊后,回去有地方去开药。这是我们最低目标。”曾小峰补充说。


据了解,计划推行一年来,已有将近100家医院成立了风湿免疫专科。不止于此,不远的将来,曾小峰还计划要以市带县,实现“一县一人”——一个县里至少有一名医生经过风湿免疫科培训,能够从事风湿免疫科的工作。


大数据更要可持续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句名言被曾小峰引申为:没有数据就没有发言权。


这句话并不是无中生有,而是基于我国临床指导现状得出的。


业内人士知道,我国人口基数庞大,病种多,患病人数多,在国际舞台上却少有发言的机会。“没有数据,如何开口?”曾小峰的的无奈,在中国的医疗大咖中,早已泛滥。


“以欧洲人或美国人制定的指南来对我国进行临床指导,有时可能会是灾难。”曾小峰强调人种的差异,会导致疗效上的差别。在临床用药方面更是如此。


如果说20世纪是一个石油为王的时代,21世纪就是数据为王的时代。


“精准医疗永远在路上,所以我们必须知己知彼。”一张战略图,在曾小峰的脑中逐渐浮现。为了找到答案,为中国风湿人在国际上争得一席之地,他再次开始运筹。


曾小峰在9年前就敏锐的认识到大数据的重要,并建立了国内首个风湿病大数据平台。他还利用物联网、互联网技术,顺势将“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建立的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协作组(CSTAR),自然衔接到风湿免疫性疾病的研究中,组建国家风湿病数据中心(CRDC),对患多种风湿性疾病的患者进行注册研究,并就其临床特征、诊治特点、疾病治疗疗效的观察等进行统计和分析,在国际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中国风湿病信息共享平台(CRIP)。


目前,CRIP在全国已拥有生物样本库59个,注册中心850家,其中,注册医生2390人,注册患者50569人,样本收集达34741个。近曾小峰又获国家精准医学重大专项课题,成为负责过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863和973”课题大满贯的学者。


“想问题不能‘单飞’,要‘比翼双飞’。”曾小峰预计,在不远的未来,利用这些数据制定出中国人自己的指南,用中国人的声音引领国际风湿界。


(本文系健康界原创,转载需授权。商务咨询:010—82736610—8877)


长按下方二维码下载健康界APP,观看2017健康界峰会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