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售燃油车时间表”一石激起千层浪,其中不乏唱衰燃油车的声音,似乎燃油车的末路随时都会到来。然而事情或许没有舆论渲染的那样严重。
细究工信部官员的发言,其原话是“一些国家已经制订了停止生产销售传统能源汽车时间表,目前工信部也启动了相关研究,也将会同相关部门制订我国的时间表,这些举措必将推动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环境和动力发生深刻变化。”
因此工信部只是“启动了相关研究”,既没有指出何时将推出时间表,也没有透露出任何具体的实施办法。其次,其用词是“传统能源车”而非“燃油车”,而这两者在内涵上并不完全等同。再者,中国某种程度是受到其他国家的“启示”,但显而易见各个国家的国情不同,其出发点和目的也存在区别。
如今业内的诸多讨论或多或少忽视了以上几个关键点。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对“禁售燃油车”提出不同的见解。他在近日发表的《内燃机还没过时》一文中指出,“禁售燃油车”是一种误解,电动汽车仍处在追赶燃油车的阶段,并未达到全面超过燃油汽车的程度,在今后几十年内,将是电机驱动与内燃机驱动并存的阶段。他还表示,内燃机不但会继续存在,内燃机技术还将进一步发展。
关于其他国家提出的“时间表”,其本身存在着五花八门的版本。据了解,荷兰、挪威、比利时、瑞典、印度、德国、法国、英国、美国加州等9个国家或地区,已确定或正计划推出禁售燃油车的时间表,但各个国家的表态是否真实和准确值得商榷。
首先,各国的时间表从2025年到2040年不等。其次,各国在表述上并非完全“禁止”燃油车,而是有所保留。例如荷兰表示将“在2025年,迈出禁售传统汽车、柴油车第一步”;而印度表示“向纯电动汽车国家迈进”,美国加州表示“可能将在2030年禁止传统燃油车上市销售”。相较之下,仅有英国的时间表由政府公开发文提出,但其表述也仅仅是“2040年立志让每辆新车都是超低排放型”。换言之,没有哪个国家以法律形式明令禁止燃油车,更多的是表达一种态度和言论。
与挪威、荷兰等汽车工业基础较小、汽车保有量也不大的国家提出2025年即准备禁售燃油车的激进态度相比,德国、法国、英国这几个汽车工业大国的政策都遭到了车企巨头的反对。以德国为例,近日在德国举办的法兰克福车展上,德国各大车企负责人作出明确反对的表态。 大众汽车CEO穆勒就表示,“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传统燃油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将会共存”。他还进一步分析,禁售燃油车的话题与德国即将来临的大选有关,当大选过后禁售传统内燃机汽车的议论就会平息。
如果英、法、德等国家提出禁售燃油车,其中掺杂着政治态度的考量,那么中国就没有必要跟风,这是部分业内人士的观点,不过中国有着自身的用意。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认为,禁售燃油车的时间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背后的原因。“时间表的提出对于纯电动汽车企业来说是一种鼓励,对传统的燃油车企业来说是一种倒逼,最终对大家都是有好处的。”
工信部官员在发言中说:“许多国家纷纷调整发展战略,在新能源、智能网联产业加快产业布局,抢占新一轮制高点。经过多年努力,我国汽车产业已经形成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在某些领域的技术水平与国外差距不大,已经具备同国外发达国家同台竞技的技术和条件 。”言下之意,中国在环保压力的考量之外,更多是考虑到提升汽车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中国在新能源车发展方面领先全球,目前累计推广超过100万辆,占据全球50%,制订时间表实为助推新能源车的发展。基于同样的目的,中国其实早就开始对燃油车发出“限令”。今年 7月,国务院作出“原则上不再核准新建传统燃油汽车生产企业”的决定。
目前业内关于禁售燃油车时间表的讨论大多基于认可其即将推出,但这一时间表最终会不会真正出炉还是未知数。9月27日,工信部网站公布日前已正式通过《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即“双积分”政策,将于2018年4月1日起实施,这比此前业内预计的时间推迟,其原因恰恰在于国内车企还没有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