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脚养生,已有数千年历史,很多明星也习惯每天泡脚。
“春天洗脚,升阳固脱;
夏天洗脚,湿邪乃除;
秋天洗脚,肺腑润育;
冬天烫脚,丹田暖和”。
一年四季用热水泡脚对人体皆有好处
。
今年夏季暑湿较重,
湿气易滞留在脾胃和经络,让人出现精神不振、四肢乏力、胃口
不佳等症状。但入秋后,冷空气频繁,寒潮汹涌,
降温幅度大,又易感受寒湿。
很多人都非常注重祛湿,但症状反反复复,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
疏忽了寒气的危害
!寒气进入人体后,很难自行排出体外,会沉积在体内,蓄势待发!
百病从寒起,寒从脚下生,脚是人体各部位中离心脏最远的地方,血液流经的路程最长,加上地心引力的影响,血液回流时就特别费劲。
湿气不除百病生
,如果脚部受凉,就会全身寒冷,让湿气有机可趁,机体抵抗力就会下降,疾病也会乘虚而入。
想要祛除湿寒,最简单的方法就是
泡脚
。足底聚集着各种人体重要穴位,每天泡泡脚,将身体里瘀积的湿寒祛除,还能促进血液循环、排出毒素,对身体有着非常大的好处。
泡脚祛湿寒养身体,在我国已有数千年历史,早在
《黄帝内经》就有记载:寒气升,泡脚驱寒,消百病
。就连清朝寿命最长的乾隆爷也是坚持“晨起三百步,晚间一盆汤”。养生长寿之道,都在这盆“汤”里了。
一般来说,每晚一次足浴即可达到保健目的,用
40℃
左右温水浸泡双脚(水淹没踝关节处),每次浸泡
20~30分钟
(其间可加热水保持水温),泡后皮肤呈
微红色
为好,同时可用手按摩足趾和脚掌心。
-
经常手脚冰凉、痛经的人
,坚持泡脚,可以驱寒祛湿、改善气血、缓解痛经。
-
家里有老人风湿骨痛、关节痛
的
,每天泡个脚,可以缓解关节炎、老寒腿、神经发麻等状况。
-
平时气虚、体寒的人
,泡脚能预防感冒,缓解感冒症状。因为泡脚能加快新陈代谢,所以坚持泡,还有瘦身的效果。
特别提醒
:风热感冒、高血压患者的人群不宜用高温长时间泡脚;静脉炎、糖尿病患者、足部有伤口者不宜泡脚。
在泡脚水中加入
中药材
,与温水相辅相成,能让泡脚功效发挥最大。
现在生活节奏这么快,没几个人会去中药店抓药,市面上在卖的各类现成泡脚粉、泡脚包好坏难辨,泡脚效果一般。
为了满足大家好好泡脚的要求,小编特别向大家推荐这款——
艾草红花老姜足浴包
。
没错,就是这看得见的满满一大包,
真材实料的中药材包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购买
取一包泡脚包放入脚盆中,再
倒入1-2升的开水,过10分钟左右,等泡脚包成分完全释放出来的时候,开水的颜色会渐渐加深,你会闻到房间里有一股淡淡的
中药香
。
此时,可以适当加入些冷水,将水温调至45度左右,把脚放进去,一股热量立马从脚底流遍全身,泡上一会,你就会感觉酥酥麻麻的,一天下来的疲惫感都泡没了。
每次
泡上20分钟
左右就可以了,这时候一定要记得把脚擦干,再顺便揉一揉脚底的穴位,整个身体都会变得绵软起来,有种微醺和昏昏欲睡的感觉。
一般平时泡脚,身上的暖意不多会就散去,但是加了泡脚包泡完之后,那种暖意会持续很长时间。如果你睡眠不好,建议这时候可以上床,入睡特别快,
第二天醒来会觉得精神满满
!
这款养生娘娘泡脚包,根据《肘后备急方》、《本草纲目》、《千金方》等传统中医经典,精心研制配方,将
老姜、艾草、红花、益母草
等中药材搭配,全国各地中药材种植产区优中选优,确保药材道地优质,使得足浴效果大大升级。
姜的种类繁多,但不是所有姜都能药用。在医药上,
老姜有除湿、去寒、发汗、增温等功效。
青州小黄姜,是老姜的主要品种之一,其品质优,营养价值丰富,且药食同源。
秋收小黄姜
,其挥发油量较少,驱寒且暖身。将其精细研磨成姜粉,更易溶于水,再配伍其他中药材一同泡脚,有效成分更好吸收,可
驱除寒湿,改善脚凉怕冷
。
艾草被誉为“医草”,其性温,归肝、脾、肾经。既善
温经脉、理气血而止血;又善散寒湿、暖子宫而止痛
,常用于经寒痛经、寒湿带下、脘腹冷痛等。
湖北蕲艾
,特别是三年陈艾,更是名贵的中草药,誉满中国,李时珍也对其推崇有加。叶宽厚,毛绒多,精油、总黄酮等有效成分的含量高,见效更快。
益母草性寒,味辛,归肝经、心包经。既
活血化瘀调经,善治瘀血经产诸病;又可清热解毒,治水瘀互阻之水肿
。
夏收益母,在其茎叶茂盛,花未开时即采,采割后切断晒干,品质上乘,药效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