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煤炭市场运行情况:
➢
动力煤价格高开低走,回归合理区间持续约3周左右;炼焦煤价格相对平稳,最近有缓慢上涨趋势;
➢
年初时预期供求关系偏向宽松,而实际上煤炭市场供需总体偏紧,库存偏低,商品煤消费量和产量增加。2016年和2017年1-8月,商品煤消费量同比分别增长0.9%和4.5%,2016年和2017年1-8月,测算商品煤产量同比分别下降1.3%和增长7.5%。
二、煤炭需求因素分析及预测:
需求增加1.09亿吨,原因:
➢
经济基本面强于预期,一是因为上半年房屋新开工面积增长超预期(增10.6%、比去年升高2.5个百分点),深层原因是三、四线城市靠涨价预期去库存和部分地方非理性补库存,销售及新开工波动或许也与棚改房货币化配置的资金释放节奏有关。二是房地产回暖使地方政府收入增加,促使基础设施建设处在高潮。总体看,房地产泡沫和地方高杠杆融资两大“灰犀牛”或许仍在成长。眼下钢铁生产及炼焦煤需求偏旺,与补备库存有关;
➢ 气候因素异常加量,估计在3000万吨以上。
需求侧预测:
房地产调控应该会趋于理性,房地产销售及新开工都将减弱;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的地方收入增势边际减弱,判断基础设施投资增幅保持相对高位,但也会呈回落趋势。气候因素带动耗煤量将出现季节性波动,淡季回落幅度较大,但据说夏季需求雨水丰沛之后往往是冷冬,冬季仍是需求加量因素的可能性较大。预计煤炭需求增幅回落,全年增幅调高至3%左右。
三、煤炭供应及市场趋势预测:
➢ 基本事实:
政府对煤炭供给的控制力度不断加大,三条控制线:一是产能管理(国土、能源部门),二是产量管控(经济运行部门),三是环保监管。
➢ 理性逻辑:
以大见小。煤炭供应对于煤炭价格而言,并非完全独立的自变量,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由国家宏观战略及其决定的价格调控目标来确定一项因变量。
➢ 宏观战略:
三去一降一补,调控煤炭供应及煤炭价格的价值取向。
➢ 煤炭行业脱困发展的基本矛盾:
一是长期以来的行业痼疾(企业办社会所引致固定成本过高及发展机能弱)一时难以有效解决,需要适度支撑煤价,但全社会降成本及煤电联动机制倒逼煤价不宜过高。二是短期内撑煤价与长期内强化“煤炭清洁化利用的市场机制”的矛盾。三是不同能源供应体系之间的竞争要求煤炭行业必须与下游行业共享机遇、共渡难关、均衡发展(煤电联动机制下如何解决行业均衡发展的问题)。
➢ 短期矛盾的化解情况:
一是全社会降成本(控制销售电价)与缓解燃煤发电行业经营形势恶化的矛盾,今年已经出台一些措施,但仍需要压低煤价,需要放开供给。
➢ 供应侧:
释放优质产能的政策取向仍在落实过程中,待控产量撑煤价的脱困思路尚未根本转变,276政策并未完全退出,如果供需形势趋向宽松,优质产能释放进程或将再度延缓。
➢ 供求关系:
如果对地方政府放纵房地产补库存的倾向未予及时管控,煤炭需求回落节奏平缓,而优质产能释放受到有效控制,则供求保持基本平衡状态;如果房地产较快冷却,煤炭需求明显趋向疲弱,而产能释放进程加快,或将出现阶段性明显宽松,待控产量政策再度施力后回归平衡。如果控产量撑煤价脱困思路出现调整,而需求侧治理“灰犀牛”的力度加大,则将在较长时段内承受过剩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