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英伦圈
我们邀您,品味在英国; 我们陪您,生活在英国; 我们随您,探索在英国。 在英伦,用爱围成圈。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英国大家谈  ·  英国大家谈商务合作及转载须知 ·  昨天  
英国大家谈  ·  伦敦地铁全新升级啦! ·  2 天前  
英国那些事儿  ·  老哥砸300万办寻宝游戏!全美埋宝藏,只等有 ... ·  3 天前  
英国大家谈  ·  暗访伦敦手机盗贼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英伦圈

英国啃老指数又爆表!欧洲年轻人"一谈将来就发愁"

英伦圈  · 公众号  · 英国  · 2017-04-06 04:57

正文

英国年轻人现在的生存压力有多大?不少英媒今天都在报道他们称之为“父母银行”(bank of mum and dad)的现象。看完你会发现,“啃老”正在成为全世界共同的难题。


(英伦圈编译,原图截取自卫报 & 独立报)


顾名思义,“父母银行”就是依靠父母资金支持生活的意思。社会流动委员会(The Social Mobility Commission)的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在所有人生第一次购房的英国人里,向父母寻求资金援手的比例已经上升到34%的历史最高水平,比2010年的20%多出了整整1.5倍。


这项研究还发现,25-29岁英国人里拥有自己房产的比例,已经从1990年的63%下降到了现在的31%。而接受“父母银行”资助的英国年轻人,购房时间平均能提前2.6年,如果在伦敦更是能够提前4.6年。



(图片来自卫报)


能够少奋斗3到5年,啃老又何乐而不为呢?难怪社会流动委员会表示,这种现象正在“加剧社会不平等,阻碍社会流动”。并且提供研究数据的剑桥大学与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Anglia Ruskin University)研究员还警告称,依赖“父母银行”的英国人比例很有可能在2029年继续飙升到40%!


这对英国年轻人的生活,意味着什么呢?


英国年轻人不敢谈将来


据英国《卫报》调查,威尔士是英国最适合年轻人建立家庭的地区之一,因为这里的房租并不高。2015年该地区一套两居室的年租金约占二十多岁全职工人年薪的31%;但对30出头的全职工人来说,这一比例为23%。


26岁的英国人杰米·比尔有过7年的从军经历,曾在阿富汗执行任务。如今他和女友租住在威尔士首府卡迪夫的一套一居室公寓里。虽然里面“只有基本的生活设施”,但仍要耗去两人收入的30%至40%。至于生育下一代,比尔表示,可能要到他们三十五六岁时才能提上日程。



即便如此,房租仍是比尔和女友日常支出的大头,因为他们的收入较低。“我们倒是想在30岁之前生孩子,可那样一来,仅房租或许就要翻一番,”比尔表示,“我大多数朋友的收入低于平均工资。”


比尔的女友有大学文凭,在一家社交媒体工作,“但她的薪水与她接受的教育并不匹配”。由于收入低,这对情侣不太愿意谋划将来,用比尔的话说就是,“一谈将来就让人发愁”。




像比尔和女友这样因为收入低而感到未来渺茫的英国年轻人不在少数。


据《卫报》报道,英国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考虑通胀因素后,英国25至29岁年轻家庭的平均可支配收入低于2004至2005年的水平,从当时的3.19万英镑下降为3.1万英镑。退休不久的家庭(成员年龄在65至69岁之间)最近10年的收入从2.1万英镑上升至2.6万英镑,涨幅约为26%。


对于两代人收入增长的倒挂现象,英国前高等教育与科技国务大臣戴维·维莱茨表示,这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社会和经济挑战之一”。



其实,英国平等与人权委员会(EHRC)2015年10月便表达过类似的担忧。据英国《独立报》报道,当时EHRC在调查报告中称,比起5年前,现在的年轻人(指34岁以下的群体)在收入和就业方面遭受了更大的压力,想取得经济独立和成功需克服更大的障碍。


“他们一面要担负社会快速老龄化带来的负担,一面要应对几代人之中最坏的经济前景。”EHRC委员劳拉·卡斯滕森说。英国总工会(TUC)秘书长弗朗西斯·奥格拉迪表示,薪酬走低、工作难找及房价上涨让年轻人疲于应对,政府不该对他们面临的困境熟视无睹。




法国年轻人“漂来漂去”


对未来感到渺茫的不只是英国年轻人,法国年轻人也在为经济状况不佳伤脑筋。法国经济、社会和环境理事会(CESE)2015年3月发布了主题为“确保年轻人更好地融入社会”的意见书,称自2008年起,法国年轻人融入社会的境况开始恶化,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经济窘迫。


在法国北部城市里尔,23岁的贾斯廷·菲利斯每天都要早起,她在电脑上浏览最新的招聘信息,还要参加应聘培训课。在发出两百多份简历、应聘了十多家公司之后,她仍然一无所获。




菲利斯拥有健康管理专业的硕士学位,但经过两年的学徒生活,她还是找不到长期工作,只能打打学非所用的零工或做义工,比如带孩子、在酒吧当服务生。她还做过照料宠物的短期工,每天的报酬仅为6.5美元。为了不让自己被这种生活状态逼疯,菲利斯会在空闲时间画水粉画。


“即便在家里待着也很不爽,”菲利斯对《纽约时报》说,“你时时会想起自己没有工作,只能靠照料宠物每周赚45美元。”


感到不爽的还有25岁的路易丝·夏勒特。拥有管理专业硕士学位的她在一家服装公司当了两年多学徒,但公司始终不与她签长期合同。她还在酒店里工作了3个月。现在,夏勒特和同样没找到工作的男友租住在里尔市的一套小公寓里。和菲利斯一样,他们每天在网上浏览招聘信息。


“你看,今天只有一条招聘信息,还是个短期合同。”夏勒特说。



在法国,像菲利斯和夏勒特这样没有稳定工作、没有住房的“漂一代”还有很多。因为找不到全职工作,这些年轻人只能“漂来漂去”地到处打零工,随时面临失业的风险。法国《世界报》3月4日报道称,法国的失业率已达到二战之后从未有过的高水平。每4个失业者中就有一个不到25岁。


无法稳定下来成为折磨法国年轻人的一大痼疾,这让他们时常处于拮据的状态。据法国《费加罗报》报道,该国有1/5的年轻人生活在贫困线下。


意大利最不适合年轻人生存


30年前,欧洲年轻人的收入高于平均工资水平,但现在许多年轻人的收入比国家平均工资低20%,退休工人的工资却在不断上涨


对此《卫报》在近日公布的关于年轻人未来前景的调查报告中称,“80后”和“90后”是欧洲社会中“受益最少的群体”。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国家债务危机、工作岗位紧缺、经济全球化和房屋价格上涨。经济萧条时,最先受到打击的就是年轻人,因为他们的工作经验相对匮乏,职业技能薄弱。据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报道,欧盟25岁以下劳动人口的失业率是20%,并且这个比例在南欧更高。




根据《卫报》报道的数据显示,意大利最不适合青壮年生存:这个国家为20至44岁人群提供的资源低于国家的平均水平。在这个年龄段中,岁数越小的人从国家得到的利益就越少。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70至79岁的老人在意大利可以过得很舒服。


贝佩·塞维尔尼尼是意大利《晚邮报》的专栏作者。他曾在《纽约时报》上发表文章称,意大利的年轻一代不但要艰难应对当下持续最久的经济衰退,还要应对他们的上一辈人。


塞维尔尼尼随后解释了这种说法:养老金吞噬了意大利14%的国内生产总值和57%的社会支出。在欧洲,没有哪个国家花费这么多钱让老年人过上舒适的生活。年轻人的失业率节节攀升,很多人心灰意冷,放弃了找工作的想法。据意大利政府公布的数据,有300万意大利人(其中一半是年轻人)已放弃找工作




即便找到了工作,微薄的薪水也不足以让意大利年轻人过上体面的生活。《纽约时报》称,该国“80后”的平均月薪约为1000欧元,这点工资只够基本生活,想要买房安家遥遥无期


即使在欧债危机中经济表现相对较好的德国,年轻人也普遍对收入不满意。德国《时代周报》称,根据德国工会联合会(DGB)的调查数据,35岁以下就业者的平均月薪为2131欧元,比35岁以上就业者少了600欧元;52%的35岁以下就业者认为,自己的薪酬和在工作岗位上的贡献不符。


英国《卫报》称,对年轻人来说,意大利是最不适合他们的国家。图为都灵理工大学校园。(图片来源:欧洲时报特约记者佐克 摄)


没有“父母银行”何去何从


除了前面提到的“父母银行”资助,包括英国在内许多欧洲国家的年轻人面对高房价,也会通过另一种方式啃老:继续住在父母家。德国《图片报》报道,越来越多的欧洲年轻人开始自愿选择回到父母身边居住,这种情况在18岁—29岁的青年中占到了几乎一半。


而一些不愿意啃老的年轻人,则不得不选择“蜗居”


在英国,“船屋”这一蜗居形式就很流行。许多买不起房的伦敦年轻人会花上两三万英镑买一个船屋,简单装潢一下就能居住。“船屋”外表看似简陋,内部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卧室和厨卫一样不落,可以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目前,高企的房价和低迷的经济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放弃买房,选择居住在“船屋”里。有人在装修上更尽心一些,以一种颇具诗意的方式无奈地享受“蜗居”生活。




而一种“管道旅馆”成了奥地利年轻人的选择。


“管道旅馆”是由混凝土排水管改造成的,这里曾经是乞丐们的栖身之所,但现在双人床、照明灯、电插座、羊毛毯和轻质棉睡袋让冷冰冰的水泥管看起来更像是一个简易却温暖的小家,唯一不便的可能就是卫生间和淋浴了。由于费用十分便宜,许多买不起房的年轻人以及失业者都会选择这种“管道旅馆”作为容身之所。


(英伦圈综编,编辑:Moo,内容参考卫报、独立报、欧时网oushinet.com,图片除标注外均来自网络,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