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近期公众号推送机制改变,欢迎您在公众号首页点击右上【···】,将保观设为🌟“星标”🌟,及时跟踪行业最新资讯
最近,幸福人寿发布公告称,其股东深圳市亿辉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所持幸福人寿46599.3336万股股份、占比4.6%,经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裁定,以抵债方式转让给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幸福人寿按照监管规定向监管部门报送了相关股权转让的备案文件,并已经收到监管部门备案完成的通知。后续,幸福人寿将按照监管规定,在股东的配合下履行《公司章程》修改、工商变更等股权变更手续。
公开信息显示,幸福人寿成立于2007年,企业注册资本101.3亿元,经营范围包括人寿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各类人身保险业务等。根据幸福人寿此前披露的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摘要,深圳亿辉特是幸福人寿第四大股东,持7.19亿股,股权比例为9.271%,其中4.53亿股被质押,0.91亿股被冻结。
此次股权转变后,深圳亿辉特还持有幸福人寿4.671%的股权。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亿辉特在两年前就曾尝试转让其所持幸福人寿股权。2022年,北京产权交易所发布项目公告显示,深圳亿辉特以及幸福人寿第六大股东深圳市拓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拟合计清仓出售约16.59亿股股份(占总股本的16.37%),但截至目前该转让方案仍未成交。
对于幸福人寿来说,第四大股东因为抵债失去了4.6%的股份显然不是个好消息,不过从接手方来看,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在短期内大概率不会继续对这部分股权进行处置(转让、出售),因此幸福人寿的股权结构一定程度上会更趋于稳定。
除了这次股权变动外,其实幸福人寿本身还有非常多值得探讨的地方,过去几年,这家公司也并不平静。
保费端稳定增长,利润端大起大落,
炒股成为“元凶”
根据最新的偿付能力报告业绩方面,2024年前三季度,幸福人寿累计实现保险业务收入205.42亿元,同比增长4.09%;净亏损6441.85万元,而去年同期尚实现净利润1472.9万元。
偿付能力方面,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幸福人寿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81.92%,同比增长6.87个百分点,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32.12%,同比增长3.13个百分点,最近一期的风险评级为B。
同时,根据监管规定,要求保险公司的核心偿付能力、综合偿付能力分别不低于50%、100%,风险评级不低于B,从数据来看,尽管幸福人寿的偿付能力要高于监管红线。
但事实上,由于我国保险行业采用强监管模式,大多数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都要远高于监管红线,因此幸福人寿的偿付能力在人身险同业公司中其实排名还是偏靠后的。
对此幸福人寿也在偿付能力报告中坦言,公司将合理控制业务规模,优化负债结构,在保证公司现金流不发生风险的前提下,对业务规模进行有效控制;继续控制市场风险最低资本较高的权益类资产占比,控制权益价格风险最低资本占用;优化资产配置,择机缩小资产负债久期缺口;继续压降公司销售成本及负债端资金成本,提高公司盈利水平;研究制定符合监管规定的、切实可行的再保险方案,构建起有效的资本补充机制。
我们统计了幸福人寿自2018年以来的业绩,整体来看,幸福人寿在保费端其实是非常稳健的一家公司,除去2019年出现同比下降外,在其余几年都维持了不错的增速,2023年较2018年保费端已经翻倍有余,同时2024年前三季度,幸福人寿已经实现了205.42亿元的保险业务收入,因此2024年全年较2023年全年同比增长难度不大。
利润端来看,2018年幸福人寿因投资端出现较大亏损,净亏损68.01亿元,当时幸福人寿相关工作人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受2018年资本市场大幅下行影响,幸福人寿的权益类投资出现较大规模的损失,造成公司2018年度较大幅度亏损。数据显示,2018年A股市场整体表现不佳,2018年全年上证指数下跌24.59%;深证成指下跌34.42%;创业板指数下跌28.65%,个股跌幅则更为惨烈。幸福人寿的净利润也随2018年资本市场的波动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亏损。
随后的2019年至2020年,幸福人寿分别实现微利0.76亿元、0.97亿元;2021年净利润攀升至5.16亿元后,次年回落至1.71亿元;2023年由盈转亏,净利润为-1.41亿元。
尽管幸福人寿没有再出现过巨亏几十亿的现象,但问题还是那个问题,利润没有办法平滑,亏损始终存在。
总结来看,幸福人寿在保费端一直保持着不错的增长态势,但在利润端还是没有办法做到相对稳定的盈利。
银保渠道占比过高或成隐忧,
新一把手上任能否解决?
来看幸福人寿的主力产品构成,以2023年为例,其保费收入前五的产品为幸福传世金生2.0终身寿险、幸福财富尊享终身寿险、幸福财富尊享2.0终身寿险、幸福财富鑫禧两全保险(分红险)、幸福财富4.0年金保险,不难发现,终身寿、分红年金产品是幸福人寿的主力产品,这也符合这两年人身险公司的销售情况,即在降息大背景下,一些高预定利率的寿险产品销量“大增”。
从产品主要销售渠道来看,个险和银保渠道是幸福人寿的主要销售渠道。但根据过往数据,2019年至2021年,幸福人寿的银保渠道保费收入分别占总保费收入的66.90%、71.10%和77.79%。到了2022年,这一比例进一步升至83.28%。因此,银保渠道实际上是幸福人寿的保费重要来源,幸福人寿对其的依赖也非常高。但在报行合一等多项新规下,银保渠道实际上在过去一段时间面临了不小的压力,幸福人寿的业绩也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影响,因此当下的幸福人寿,急需一场渠道改革。
而新任董事长的到来可能有望解决这一问题。
2024年3月,幸福人寿董事会收到王慧轩辞任董事、董事长、董事会战略与投资决策委员会主任委员及一切相关职务的辞呈。
随后有市场消息称,由幸福人寿第二大股东东莞市交通投资集团推荐,原复星保德信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国平将接任幸福人寿董事长一职。
据悉,该人事变动已经在幸福人寿内部宣布。目前陈国平已经以幸福人寿党委书记的身份参与经营管理,主持幸福人寿党委工作。但其能否顺利获批成为幸福人寿董事长,仍待监管层面核准。
结合陈国平过往在新华人寿浙分、复星保德星的任职经历,他在渠道改革,特别是代理人渠道建设上颇具经验,因此我们是有理由期待他在幸福人寿的改革的。
除去渠道改革,对于陈国平来说,目前面临的困难其实不少。其中幸福人寿的风险的化解工作也是“头等大事”,今年6月,联合资信、中债资信等信用评级公司陆续发布幸福人寿相关跟踪评级报告,一致下调幸福人寿公司的主体信用等级。
中债资信表示,幸福人寿历史投资中违约资产化解压力仍很大。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幸福人寿违约资产合计账面余额为54.30亿元,其中,债券、信托计划、私募股权基金违约账面余额分别为0.41亿元、35.84亿元和18.05亿元,减值计提比例分别为78.57%、43.28%和54.58%,仍有28.62亿元减值缺口,未来面临进一步存量风险资产处置及减值压力,将对幸福人寿盈利能力和偿付能力持续造成拖累。
这些“账”怎么还,还需要幸福人寿给出答案。
尾言:
整体来看,幸福人寿是一家相对比较复杂的公司,它不像因为部分问题保险公司那样负债和资产两端双双暴雷,单单从保费增速来看,幸福人寿是一家非常优秀的公司,但从利润波动以及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来看,幸福人寿需要解决的问题还真不少。
在告别了老董事长王慧轩后,幸福人寿在新董事长陈国平的带领下能改革到什么程度,能有多大的变化,值得市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