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环球物理
环球物理,以物理学习为主题,以传播物理文化为己任。专业于物理,致力于物理!以激发学习者学习物理的兴趣为目标,分享物理的智慧,学会用物理思维去思考问题,为大家展现一个有趣,丰富多彩的,神奇的物理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环球物理

【教育之声】每位诺贝尔奖得主背后,都有一条了不起的家训

环球物理  · 公众号  · 物理  · 2017-08-16 21:16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我们习惯于艳羡成功者,

习惯说,“看,他多厉害!”

而往往忽略他们曾经的坎坷,

或养成一个好习惯时的坚毅。

下面这些诺奖得主,

都是被优秀的家庭教育所影响。

他们的家训,

有什么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的地方?






1、“100分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没有什么意义。”

丁肇中,美国,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丁肇中的母亲是儿童心理学教授,父亲是研究土木工程学的,他们都有着很好的教育背景。母亲善于把握孩子的心理,并将知识轻松地传授给孩子。虽然母亲教给他知识,可是从不要求他去考100分,她说:“100分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没有什么意义,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培养孩子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才是关键。”这一点,对丁肇中以后的学习和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





2、“喜欢什么就去学什么吧!”

薛定谔,奥地利,193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薛定谔小时表现出过人的才智,父亲担心拔苗助长,没有让他上小学,给他买了显微镜等各种仪器,以激发他对科学的兴趣,进中学后,他不仅喜欢数学、物理,也喜欢古代语言和德国诗歌。他还继承了父亲对艺术的爱好。同时,他热衷于徒步和登山。母亲担心他的精力过于分散,父亲却说:“孩子,没关系,喜欢什么就去学什么吧!”


虽然最终他将重心放在量子力学上,但是他广博的知识,从另一个次元拓展了他的思路和眼界。





3、“你如果向上帝发誓自己做了正确的事,你就不必气馁,更不必苦恼……”

伦琴,德国,19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伦琴的母亲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母亲时刻教导他做人要正直善良。上小学时,他的同学在黑板上画了希腊语老师的画像,当老师问伦琴是谁画的时,他没有告密,因此被学校勒令退学。他母亲安慰他说,“你如果向上帝发誓自己做了正确的事,你就不必气馁,更不必苦恼……”





4、“让他自己来吧,他知道该怎么干。”

尼尔斯·玻尔,丹麦,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玻尔在童年时代是一个行动缓慢但做事专心的孩子。爸爸在一所大学任教,常常约一些同事到家里聚会,也有艺术家、作家和音乐家以及外国人加入进来。玻尔得到允许坐在餐厅里旁听。这些精英常常是一个人讲个故事,发表意见,然后其他人议论。精辟独到的见解在他幼小的心灵留下了很深的烙印。


玻尔喜欢动手修理家中的钟表或其他东西。一次,家中一辆自行车的飞轮坏了,玻尔自告奋勇来修理,直接把车子拆了,一时不知道怎么装回去。有人想帮忙,父亲却坚持说:“让他自己来吧,他知道该怎么干。”经过对每个部件的仔细研究,小玻尔成功地把飞轮装配好了。





5、“我们干吗不折中一下,学物理呢?”

默里·盖尔曼,美国,196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盖尔曼出生时家里很穷,受父亲的影响,他兴趣广泛,知识广博,被同学称为“会走路的大百科全书”。14岁时他想到耶鲁大学读考古或语言学,父亲不同意,认为他会饿死,建议他学工程,可是经过测评后他不适合学习工程。于是父亲建议:“我们干吗不折中一下,学物理呢?”正是这个折中,造就了后来的夸克理论提出者、“统治基本粒子领域20年的皇帝”。





6、“我们应该永远记住:人格独立。”

绮瑞娜·居里,法国,193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绮瑞娜是居里夫人的女儿,生于1897年。居里夫人对女儿要求严格。有一次,绮丽娜对妈妈说话无礼貌,妈妈生气了。为了警告她,整整两天没有同女儿说话,绮丽娜终生难忘。居里夫人曾对女儿说:“有几件事我们应该永远记住:热爱工作,不热衷钱财,以及人格独立。这种独立,使我们在任何环境之下,知道如何处理一切,不依靠别人帮助。”





7、“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

莫言,中国,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莫言的母亲没读过书,不识字,但却乐观、善良、坚强,明晓事理。童年的莫言有一次跟母亲去集体的地里捡麦穗,守田人来了,捡麦穗的人纷纷逃跑,母亲跑不快,被捉住了,守田人扇了她一个耳光,没收了他们捡到的麦穗。母亲嘴角流血,无望地坐在地上。多年之后,那个守田人成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集市上与莫言相遇,莫言冲上去想找他报仇,被母亲拉住了,她平静地说:“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





8、“每一个成员都要分担责任。”

欧内斯特·卢瑟福,新西兰,19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得者。


卢瑟福兄弟姐妹12人。由于家庭成员众多,母亲叮嘱他们:“每一个成员都要分担责任。”


在卢瑟福一生中曾起过重要作用的一本书,便是他10岁的时候从他母亲那儿得到的一本教科书《物理学入门》。这本书不仅介绍物理知识,还描述了一系列简单的实验过程。卢瑟福从中领悟出,从简单的实验中可以探索出重要的自然规律。读完书后,他将自己的年龄和名字歪歪斜斜地写在书页上,那时他差1个月满11岁。他的母亲一直珍藏着这本教科书。





9、“你可以做不到别的,但是一定要真诚与诚实。”

罗纳德·哈里·科斯,英国,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童年时的科斯腿有点残疾,父母给他戴上了铁制的腿套,把他送进一所残疾人学校,他手脚笨拙,编不了篮子,只好把时间放在读书上。科斯的母亲热爱运动,性格坚强。母亲对科斯没有任何奢求,只希望“可怜的罗尼(科斯的乳名),长大后真实做人,不要拖累别人。”1927年,科斯因为出色的历史和化学成绩通过了预科考试,这为他打开了伦敦大学的大门。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张德芬”(ID:tefengchangpiblic),感谢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主编圈点:关于家训这种有很深积淀的家族文化,对于一个人人格的形成乃至之后人生道路的选择都会有很大的影响。从这些我们熟知的诺贝尔获奖者的个人经历也是不难看出这一点,关于善良,关于责任,关于独立,关于兴趣这些优良品质的形成对一个人后来的个人成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往期精彩回顾

1.蚊子的末日就要来了?谷歌将释放2000万只不孕不育的蚊子,用交配让蚊子断子绝孙!

2.物理学霸の情书,太有才了!

3.网易做了一个实验,让不会英语的人参加四六级考试……

4.量子力学奇怪特性:无论外力如何 粒子总有后退趋势

5.他用4年时间,靠自学从小白逆袭到3D画大神,逼真得足以欺骗人的眼睛!

本期编辑|shanshan




环球物理

ID:huanqiuwuli

环球物理,以物理学习为主题,以传播物理文化为己任。专业于物理,致力于物理!以激发学习者学习物理的兴趣为目标,分享物理的智慧,学会用物理思维去思考问题,为大家展现一个有趣,丰富多彩的,神奇的物理世界!

咨询电话:010-56143955   010-56143855

投稿请联系 [email protected]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苏州街名商大厦1101环球物理




参加物理集训营拨打咨询电话,短期高效提高物理!欢迎拨打咨询电话: 13581994719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诸海滨科新先声  ·  【安信研究】每日精粹集锦
7 年前
巨蟹座专属  ·  巨蟹座明日运势【5月10日】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