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应用学院小编有话说
看到北美留学生日报的这篇文章,
想第一时间转发给我们的读者看。
希望大家在国外更是要注意安全,
平时搭乘uber、lyft千万要保护好自己!
不要让悲剧重演
5月4日晚,郑州21岁空姐在搭乘滴滴顺风车途中被司机杀害,凶手弃车跳河。
5月10日,案件迅速在网上发酵,滴滴悬赏100万缉凶。
5月12日,当地警方从河渠中打捞出凶手尸体,案件就此告破。
凶手死了,案件的余波却仍未散去。因为大家发现,不论是在这次还是过去的事件中,滴滴用户信息泄露的问题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
在互联网浪潮下,并没有多少人愿意用隐私换取便利,因为现实不止一次地告诉他们:
隐私泄露换来的,很有可能是生命的威胁。
而这次的事件也让许多乘客尤其是女乘客及她们的家人意识到,自己在滴滴上注册信息,已经或将会成为某些犯罪分子选择受害对象的参考依据。
顺风车事件发生后,有用户发现自己在滴滴上的注册信息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安全。
不知道滴滴自己是否已经意识到:
除了对司机要加强审核和监管之外,用户的隐私泄露也是一个非常重要且急需解决的问题。
人们对此次事件的恐惧,除了感叹21岁的年轻生命无辜丧生之外,还有对自己及亲友人身安全的担忧。
在滴滴上,顺风车主不但可以轻松知道乘客的乘车时间、地点、消费价格等信息,还能以“印象标签”的形式对乘客进行评价。
从网友晒出的图中不难看出,在司机给乘客对的标签中不乏
“安静的美少女”、“颜值爆表”、“肤白貌美”
等外貌描述,更有
“胸大”
和
“安全意识淡薄”
等别有用心甚至是下流的描述。
司机给出的这些标签都会显示在乘客的个人信息中,且在他们在接单前就能看到。
也就是说,顺风车司机可以根据这些标签,来选择想要搭载的乘客。
去年9月,杭州一女子用滴滴约了一辆顺风车。不料在车子行驶途中,司机突然停下车,并拿出刀子实施了抢劫。
原来,本就打算抢劫乘客的
司机查看了该女子在滴滴的登记信息,发现她名下有一辆路虎车,因此判定这是一个有钱人,便接了单。
出发前,司机还给女子打电话,再三确认她是一个人坐车。也正因为这名女子是单独出行,司机才觉得这是一个实施抢劫的好机会。
而在行程结束后,车主还可以通过顺风车平台的聊天功能,继续与乘客联系。
据一位亲身经历的女生向日报君爆料称,3月的一个晚上,她与闺蜜吃完饭打车回家途中,
被司机强行搭话和求加微信。
司机在谈话中表示自己在老家有车有房,
老婆不在身边。
本来四十分钟的路程,这位司机生生开了一个半小时才将人送到。
行程结束后,司机还用滴滴的聊天功能要她们加微信。
而在滴滴顺丰车曾做过的一个七夕宣传中,其海报和宣传语也放佛在暗示用户,这里是发生浪漫邂逅的地方。
“不仅是顺风,而且还顺眼”、“不怕贴标签,就怕你不约”。但这次事件后,乘客真的会不再“不怕帖标签”吗?
继不敢独自夜间乘车、不敢坐副驾、不敢穿太少叫车后,滴滴的两千万女用户们已经开始不敢用自己原来的头像和备注了。
顺风车事件后,有网友晒出家人要求其修改滴滴头像和备注的截图。原本岁月静好的可爱女文青,一夜之间全“变性”,成了暴躁易怒、身怀绝技的中年猛男。
(图源:@当时我就震惊了)
改头像和备注的风潮掀起后,许多网友也纷纷效仿。
(图源:微博)
除了这些修改头像和备注的滴滴用户,甚至还有男士自愿贴出自己的照片提供给女性换头像保平安。
(图源:微博)
但是,现实往往是残酷或更残酷的。这些花样百出的自嘲背后,其实只是女性这个弱势群体面对潜在危险的消极抵抗。
因为不论如何更换,最终乘车的还是女性本人。而某些司机一旦知道了这个套路,恐怕换头像和备注也是无济于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