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去年韩国电影《釜山行》成为热门话题之后,丧尸电影再一次重新回到大家的视野之中。
韩国的丧尸片当然算是后起之秀,正统的丧尸(僵尸)片有两大产地,其一自然是香港,以林正英、钱小豪为代表人物;另一个则是好莱坞“丧尸”电影,又以“丧尸片教父”乔治·A·罗梅罗为开宗立派的领导人物。
不幸的是,根据美国媒体报道,当地时间7月16日,罗梅罗(George A. Romero)逝世,享年77岁。罗梅罗晚年和癌症斗争多时,最终不幸辞世。
乔治·A·罗梅罗
记得今年早些时候,大约是五月份左右,还看到外媒报道说罗梅罗和马特·伯曼(罗梅罗长期合作的第二摄制组导演)正在筹备一部关于丧尸的赛车电影,讲述一群丧尸犯人为了获取财富,在一座偏远岛屿上进行现代飙车竞技的故事。大概是想把丧尸文化和日前大热门的赛车元素相结合起来吧。
想想还是蛮激动的。一直以来都以“永动机”和“没头脑”的形象出现在银幕上的丧尸,此次竟然会玩起了飙车,是不是要研究一下飘逸技术,是不是要学一下赛车改造?这些脑洞都非常有趣。
只可惜,斯人已去,这个项目大概又会被长时间搁置吧。
虽然新千年之后,罗梅罗的导演作品数量锐减,但是从这个筹备的项目来看,宝刀依旧未老,还是那样充满想象力。而正是因为这份想象力,罗梅罗把丧尸变成了如今随处可见的流行文化。
罗梅罗
如果说上帝创造了人类,那么可以说罗梅罗创造了现代丧尸。
Zombie(丧尸、僵尸)一词源于西非加纳地区长期流行的一种神秘宗教——巫毒教,该宗教后因白人殖民者的贩奴活动于16世纪传播到位于西印度群岛的海地。据说在该宗教信仰中,巫师有一种能将死人复活,成为丧尸供其驱使的神秘仪式。这便是丧尸概念的最初起源。
世界上第一部丧尸电影便以此为故事背景。1932年,由著名吸血鬼演员贝拉·卢高西出演的电影《白魔鬼》上映,讲述了一个巫毒教巫师以巫术把人变成丧尸,让他们日夜无休地在糖厂里为其工作赚钱的故事。
在这部电影中,丧尸既不吃人,肢体也不腐烂,只是肤色苍白得如同一具尸体而已;反而其无休无止的工作让人心生怜悯。
这也正是巫毒教中的丧尸与现代流行文化中的丧尸形象所不同的地方。巫毒教信仰中的丧尸只是巫术的产物,尽管会在巫师的指示下杀人,但起本身并不吃人,也不会通过撕咬的方式让受害人成为丧尸。
《白魔鬼》
从“古代丧尸”到现代流行文化的转变,正是罗梅罗的功劳。
1940年2月4日,乔治·A·罗梅罗出生于纽约,后来就读于匹兹堡的卡内基梅隆大学。毕业后,他开始拍摄短片和商业广告,并于60年代末同几位好友成立了Image Ten公司,每人出资1万美元拍了一部丧尸电影。这就是美国恐怖片中最具影响的《活死人之夜》。
这部投入只有10多万美元的黑白片不但赚得了远远高于成本的票房,还成为70年代初的Cult经典,并于1999年入选美国国会图书馆国家电影目录。
电影《活死人之夜》的上映,宣告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丧尸从此登上了历史舞台。在这部电影中,丧尸不再是单纯呆板地受人控制的苦力形象,反而变成了不生不死、肢体腐烂、撕咬活人的恐怖形象,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丧尸形态。
《活死人之夜》
电影从一对兄妹为其父亲扫墓开始,哥哥被突如其来的丧尸咬伤,并最终成为丧尸中的一员。妹妹侥幸躲入了附近的一间民宅,并遇到了许多其他前来避难的人们。大家团结一致,在一位黑人英雄的领导下,合力对抗丧尸。
可是幸存者之间不仅有抗击丧尸的合作,同时也有争夺领导权的纷争。在漫长的暗夜里,丧尸不断地进攻农庄,撕咬活人,越来越多的人变成丧尸,直到黎明时分治安官带着一队民兵出现。他们朝丧尸头部射击,杀死丧尸后再把尸体烧掉。然而,在活死人之夜幸存下来的黑人英雄,最后却被当作丧尸击毙了。
由最后的结局可以看出来,这部电影并不是单纯的丧尸电影,反而有着对当时美国社会的深刻隐喻。人群被丧尸所困,最终绝地反击,疯狂地枪杀丧尸并获得快感,正是暗喻了当时陷入越战泥潭的美国政府以及面临各种社会问题而日渐颓废的美国人民。而黑人英雄被枪毙则被认为是对电影上映当年美国黑人平权领袖马丁·路德·金被刺杀的隐喻。
马丁·路德·金
《活死人之夜》大获成功之后,导演罗梅罗以同样的套路拍摄了许多续集。
1978年的《活死人黎明》被认为是对美国人消费主义,物质富裕而精神颓废的讽刺,1986年上映的《活死人之日》则被认为暗示了冷战时期在核威胁下对未来生活失去信心。
《活死人黎明》
对此,罗梅罗曾在2013年上映的纪录片《活死人之诞生》中说过,他的丧尸电影都是大量愤怒的产物,是因为60年代的改革没有带来任何进展。
所以这三部电影被称为“活死人系列三部曲”,电影不仅针砭时弊,颇具鲜明的时代特征,还有着血腥暴力、令人大开眼界的丧尸场面。
电影影响了其后不计其数的丧尸电影,也为后来的丧尸文化奠定了几个通用的发展,堪称丧尸界的“机器人三大定律”,并沿用至今。
稍微提一下其中比较明显的几条:
1.丧尸多由于不明原因复活,其本身没有任何意识和思考能力,处于不死不活状态;
2.丧尸以人肉为食,寻找食物是其行动本能;
3.丧尸通过咬伤而互相感染。惯用的桥段是,朋友家人队友因为被丧尸咬到,转而进行攻击;
4.消灭丧尸的有效办法是爆头。
5.丧尸电影必然要出现的场面是一大群丧尸席卷而来,场面浩大,令人生畏。
纪录片《活死人之诞生》
这些条款/规律,或者说是约定俗成,影响了后世基本上所有的丧尸电影、游戏、电视剧。比如《生化危机》系列、《行尸走肉》、《恐怖星球》,甚至还有迈克尔·杰克逊的MV。
一系列好莱坞恐怖、丧尸电影的导演或者爱好者都曾受到罗梅罗的影响,并相继发展处自己的风格。其中不乏昆汀、罗德里格兹、约翰·卡朋特、彼得·杰克逊等大导演。
对于罗梅罗对当代电影的贡献,美国恐怖小说作家史蒂芬·金(Stephen King)曾称赞,他是让恐怖电影“走出特兰西瓦尼亚”来到现代美国的第一人。
斯蒂芬金
丧尸这种本该属于极其小众的亚文化中的亚文化,被罗梅罗一手捧成了流行文化,还更进一步地从低级恐怖的套路上脱离出来,成为反应整个时代状态的一种艺术表现。由此足以可见罗梅罗的伟大之处。
随着罗梅罗的去世,一系列好莱坞电影人都在社交网站上发文缅怀这位伟大的电影导演。虽然丧尸电影之父已然离开我们了,但是丧尸文化必将永久地流传下去,丧尸将永远活着这个世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