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企业家杂志
多年来持续关注企业家阶层的生意与生活。打造最快捷高效的商业资讯交互平台,实现您的商业梦想与精神追求。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薪人薪事企小薪  ·  员工签5份放弃社保承诺,领了补贴后又告公司要 ... ·  昨天  
HR新逻辑  ·  薪酬改革10大雷区,怎么破? ·  2 天前  
中国企业家杂志  ·  温州老板搞大模型,直追上海与杭州 ·  2 天前  
儒思HR实战智库  ·  组织管理与岗位体系设计(89页PPT) ·  4 天前  
儒思HR实战智库  ·  组织管理与岗位体系设计(89页PPT) ·  4 天前  
高绩效HR  ·  股权及中长期激励方案设计与落地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企业家杂志

小戏骨版《红楼梦》火了,这有一些从未曝光的背后故事

中国企业家杂志  · 公众号  · 职场  · 2017-10-26 12:45

正文

图片来源:剧照提供

“用电视人的小聪明做大事,把传统文化换个马甲让青少年接受。”

/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李佳    编辑|萧三匝


船儿晃晃悠悠,帘子后面的黛玉倚着栏杆,眼里还噙着泪水。


一路到了荣国府,贾母、王熙凤、宝玉依次出场,从神情到扮相,把观众一下拉回了87版《红楼梦》。


只是这一次,戏里的演员都长着一张娃娃脸,最小的4岁,最大的也不过12岁。


就是这帮牙还没长齐的娃娃们,演活了一出大观园,从十二钗到刘姥姥,人物身上的复杂性格,都被他们还原出了原剧的味道。


小孩儿演大人的反差和到位的演技,迅速在网上发酵话题,这部小戏骨版《红楼梦之刘姥姥进大观园》不仅播放量破亿,观众在豆瓣也给出了9.2分。此外,林黛玉的扮演者——刚满十岁的周漾玥,已经在微博有了19万粉丝,不少小演员还有了自己的粉丝后援会。


对于总导演潘礼平来说,小戏骨版《红楼梦》成为爆款倒也不意外,2016年年底时,团队的另一部作品《白蛇传》就经历过一次走红。


小戏骨总导演潘礼平。摄影:邓攀


小戏骨诞生之初,潘礼平就开创了一种“小孩演大人”的形式,从翻拍红色经典到市场化题材,从湖南卫视地面频道再到腾讯视频播放,团队逐渐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模式。潘礼平并不想走“造星之路”,但某种程度上,却无意间为演艺圈培养演员提供了一次新实验。



一开始潘礼平其实是拒绝翻拍《红楼梦》的,尽管在这之前,他也尝试过《白蛇传》这样的市场化题材,而且反响完全出乎预料。


但《红楼梦》的地位和价值摆在那儿,近几年也有过几次翻拍,只是其中消极的基调,还有情爱的内容,对小孩子来说终归不合适。


直到团队同事提出了刘姥姥进大观园这条主线:《红楼梦》里都是所谓上流社会的人,有的对刘姥姥好,帮她,也有的讥笑她。但最后红楼成为一梦,富人落魄,反而得到了穷人的帮助。


图片来源:剧照提供


这个角度可以告诉孩子们要看得见穷人,还要看得起穷人,有了这层教育意义,潘礼平才决定试一试。


最终,九集的剧情里只保留了共读西厢、黛玉葬花、宝钗扑蝶等经典情节,而潘礼平最初顾虑的感情戏则尽可能删掉、弱化。


小戏骨模式的一贯做法就是复刻经典。筹备时,潘礼平选择了87版《红楼梦》,演员的选择也是按着原剧中的人物形象来的。


剧本2016年12月出稿,之后选角就花了三个月。在这之前,小戏骨已经拍了近十部作品,手上其实有一批培训出来的小演员,但每次拍新戏,团队还是会从全国进行海选。


第一轮先是看照片,从形象气质上划分角色后,就把剧中人物相对应的最难段落给家长发过去,让孩子在家按照剧本录制一段视频,然后再进行简单的试妆和表演。


电视剧播出后,黛玉和宝钗尤其受关注,一个演出了多愁善感,一个表现了温婉端庄。但在报名时,两个小演员原本想演的都是对方的角色,到了长沙试戏,周漾玥和执行导演打招呼时,大家觉得这个小姑娘虽然性格活泼,但说起话来楚楚可怜,气质上和林妹妹有相似的地方。


而钟熠璠的形象看上去更符合宝钗,于是两人换角,排练了一段时间之后,果然越来越贴合角色。


最难选也是最后敲定的角色是宝玉,扮演者释小松从小在少林寺习武,原本是要演小戏骨版《射雕英雄传》里的郭靖,排练了两个月后项目没有做成,才被潘礼平找来试宝玉。


这可难坏了这个男孩子,一直练功夫的他觉得自己和宝玉的形象完全不一样,剧组的人心里也没底,就先让他排练着。直到有一天试一出戏时,导演突然发现释小松皮肤白嫩,眉眼清秀,还真有那么点儿像宝玉,这才确定下来。


演员选好之后,接下来的两个月就是排练。小戏骨因为找的都是小孩子演戏,所以正式开拍之前都会有一个培训期。


因为是向87版《红楼梦》致敬,所以人物造型、扮相上都是参照原剧。团队请了专门的礼仪老师,指导孩子们在剧中的各项仪态和形体,怎么坐、怎么走路都要反复练习、纠正。


为了高度还原原剧,剧组不仅请了贾宝玉的饰演者欧阳奋强来指导,连音乐和服装,也接受了87版音乐作曲王立平和服装设计史延芹的建议。


小戏骨版《红楼梦》一播出,获得认可的同时,也戳中了一代人的回忆,引发了一波怀旧潮,潘礼平说:“小戏骨红楼火爆直接促成了两个现象:一是回过头去看红楼原著和原剧的人暴增,二是想生女儿的暴增。”



每部剧都起用新演员,还能让小孩子演什么像什么,潘礼平的底气在于掌握了一张“秘方”,而这也正是小戏骨模式的核心所在。


团队第一次试验的作品是《娘》,参考的原剧是斯琴高娃在2011年出演的电视剧,讲述了抗日战争背景下的故事。小戏骨翻拍时只有短短二十分钟,当时播出之后在湖南全省自办节目中收视排名第一。


导演陆剑梅记得第一次拍摄这种题材时感觉还挺新鲜的,但因为缺乏经验,主要难度在于管理,“小孩子一多就很闹腾,担心他们又哭又闹啊,而且又是冬天特别的冷,孩子们还要跪在地上演那场戏,所以就有点困难。”


第一次拍摄,小演员的演技有亮点,但如今看来难免还是稚嫩了些。之后,潘礼平又带着团队拍了《焦裕禄》,这才感受到小戏骨模式带来的冲击力。


到了《刘三姐》时,这个模式完整了,当潘礼平看到小演员穿着红红绿绿的衣服,唱着那些山歌时,他一下被感动了,“就像时空转换,那种享受是多年来没有过的,终于达到自己的初衷了。”


这初衷既有传承经典的一面,也有潘礼平的一点“小私心”。


从《刘三姐》、《五朵金花》、《白毛女》到国外的《流浪者》、《大篷车》,潘礼平的成长记忆一直围绕着这些经典影片,尤其片子中那些载歌载舞的民间音乐元素,每看一遍都让他觉得回味有嚼头。


为什么现在这个年代就不能有这些东西呢?潘礼平想把这些经典传承下来,但又担心现在的孩子对这些早没了兴趣。“很多时候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都只是个口号,这种灌输如果孩子不喜欢不接受,那就没效果。”


他开始琢磨有什么办法能让孩子们喜欢,当时他无意中看到一档节目,里面的农民为了打官司,说话要有一套一套的说辞,“那种反差感很有意思,有点像赵本山的白云黑土。”


这种形式启发了他,如果让很稚嫩的孩子来演经典影片里的皇帝、将军、县委书记,反差一定很大,潘礼平形容这是“用电视人的小聪明做大事,把传统文化换个马甲让青少年接受”。


陆剑梅记得模式研发了好几个月,而且他们的方法也和别人不一样。“外面是一堆人坐在一起讨论要做什么样的节目,怎么做,我们是潘老师想到什么不错的点子,就安排几个人先做一个小实验。”


同行眼中,潘礼平这位“湖南广电怪才”一直这样,他不是科班出身,还不看电视,做节目也从来不按套路出牌。


早年间,潘礼平听不惯播音腔,自己主创了一档《晚间新闻》,让主持人“戏说新闻”;后来还做过一档慈善节目《心得乐》,改变了捐款通过基金会的模式,直接把钱面对面捐给需要的人。


此外,潘礼平还在湖南卫视带出了一帮徒弟,主持人张丹丹、李锐、《爸爸去哪儿》的制作人谢涤葵等等。现在的小戏骨团队,也是当初从湖南卫视一路跟着潘礼平到地面频道的。


而且小戏骨团队的人之前都是做新闻拍记录片的,甚至连电视剧都没做过,潘礼平就用传帮带的方式,拍戏过程中每个环节都和导演组不断沟通,分析问题,十几部作品下来,他已经能渐渐放手了。



潘礼平把自己比作“土郎中”,小戏骨模式就是他一味味药摸索出来的。


图片来源:剧照提供


从一开始,他设想的模式就是让小戏骨模仿老戏骨演戏,这件事儿容易的地方在于小孩子模仿能力很强,但难点也在于不能仅仅停留在模仿阶段,怎么能让这些小孩子真正理解剧情,才是需要突破的地方。


第一次试验拍《娘》的时候,潘礼平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告诉小演员,他们演的是自己爷爷的爷爷经历的故事,为此还提了个概念叫“灵魂附体”,就是让小孩子和原型人物合二为一。


但毕竟演戏的是一帮十几岁的娃娃,让他们理解并演出爷爷的爷爷并不容易,潘礼平和团队为此尝试了很多方法。


在拍摄前的培训中,孩子们要反复观看、学习原剧里人物是如何表演的,其次就是说戏导演对演员一个个进行调试,给他们反复详细讲解剧情,人物的性格、台词、思想以及心理活动等等,让小孩子能了解透彻。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营造剧组的气氛,潘礼平要求拍摄时,所有的剧组人员和家长都要把孩子当角色去对待,收工以后甚至也喊他们剧中的名字。


潘礼平会告诉小演员,这段时间你就是曹操,你是在经历他的人生过程,和他的内心世界要完全同步,所以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在父母面前撒娇。“你们看到现实生活中的东西都是假的,心里看到的年代场景才是真的。”


整个剧组营造出的信息流和环境,都会把小演员往角色里推,而孩子们容易受影响,时间一长,就真的“陷”进去了,误以为自己就是角色本身。


潘礼平记得当时周漾玥就是这样,她的一举一动,和人打招呼的方式,都是林黛玉式的,“为什么大家能把小戏骨和成年演员相比,因为他们不是在演,而是以为自己就是那个人,就是在流露原型人物的情感和情绪,所以才让观众觉得演得好。”


潘礼平说:“我就像个土郎中,从小戏骨开始就不断总结经验,今天试一下这个药,明天再加一味,不断看他们反应,综合施治,下了猛药,药效才能发挥出来。”他记得《刘三姐》最开始表演就没那么好,通常小演员都是剧情越到后面就入戏越深,所以日后再拍摄时,团队就会越来越注重用各种方法把演员往角色里推,最终达到效果。


当然,杀青以后,潘礼平也会及时让演员走出来,《红楼梦》拍完时,潘礼平告诉周漾玥妈妈,赶紧带孩子出去玩儿,让她回到自己原来的样子。


除了让小演员入戏,每拍一部作品还是会遇到各种难题。比如不少戏都是趁孩子寒暑假拍的,《红楼梦》就是最热的时候拍,演员们都要穿好几层戏服,而且人数也是最多的一次,演员的调度、管理都是挑战。


陆剑梅觉得团队在管理小孩子方面还是有不少经验的,因为他们之前就做过《变形计》、《心得乐》等节目,几年下来一直和小孩子打交道。


而潘礼平在管理上也有自己的绝招——发挥人的天性。尤其每次剧场机位一摆,工作人员都认真投入,孩子们就意识到这不是儿戏了。“他们以前拍过小戏骨,或者看过,觉得很新奇,特别播出以后效果很好,自己就觉得光彩,也很有面子,所以找中孩子的软肋,他们有时候能比大人还投入。”



小戏骨成立之初,拍的几乎都是音乐故事品类和红色经典,面向的人群也是中老年和小孩子,中间年龄段的对此兴趣并不大。


之所以拍红色经典,除了着重教育意义,还有策略和责任的考虑。潘礼平知道,未成年人的节目要求很高,这不是管控的问题,还有责任在其中。“大人身上有很多毛病,抽烟喝酒嚼槟榔,但他们不希望孩子也这样。所以未成年人的节目就要干干净净,正能量、主旋律很突出。”


当时《白蛇传》的翻拍,潘礼平就犹豫了很久。事实上,这也是小戏骨第一次尝试市场化题材,很多人对这部剧有很深的情结,再加上制作也比之前精良,当时正片还没播,只扔到网上一个一分多钟的片头就火了。


也是因为这部剧,小戏骨的知名度从湖南传到了全国,后来《红楼梦》又让团队引发了更多的关注,但同时,争议也随之而来。


网上争论的焦点在于小戏骨的做法是否造成了儿童“成人化”?潘礼平回应说:“小孩子演戏嘛,至于演大人,还是演小孩儿、妖怪,就是个演戏,并不是真正做一些有关大人的、小孩承受不了的事情。”同时他还觉得,如果硬要叫做成人化,那也是有益的。“现在的小孩儿就是缺乏很多早就应该培养的品质,他们通过演这些经典,学习里面的优秀品质,有利于他更快的成熟。”


但小孩子演经典还是存在不少题材的局限性,比如爱情类的就不能拍,而潘礼平心里的经典还包括不少国外的作品,比如《巴黎圣母院》、《罗马假日》等等,所以日后团队还打算搞一个“青戏骨”,一方面可以传承更多经典,另一方面也能把影视剧的拍摄经验移植到更大年龄的演员身上。


潘礼平表示,想拍真正的艺术经典,做社会稀缺的内容,而不是为了商业。但另一方面,他也并不排斥商业。


小戏骨创立之初,基于公益、题材等方面因素的考虑,几乎没有什么广告植入,最开始的资金支持都来自湖南广电,当时平台生产的节目只能供本平台使用,对外并没有市场议价能力。


到了2016年底,湖南芒果小戏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成立,潘礼平担任总经理,这样一来,小戏骨也能面向市场。2017年,潘礼平团队就开始和腾讯视频合作,对方购买小戏骨的作品版权。


虽然这次小戏骨《红楼梦》赚足了口碑,但据一位工作人员透露团队其实是贴了钱在做,把其他剧的利润挪到红楼的成本上了。“我们的制作成本高出了腾讯给的版权费,拍之前就已经知道超标了,内部也有些人是反对的,但都说服不了潘老师,他说红楼值得亏本,而且节目档次也不能降低。”


问及潘礼平,他表示成本压力是有的,但只要大家有饭吃,团队能运转下去就行。“我做这个主要还是传承经典,未必账目上要有很多钱,让大家待遇好一点也是可以的,但不会想着发财,没必要,你看我穿着、住的地方也知道,我喜欢简单一点。”


见面当天,潘礼平从长沙来北京和腾讯谈接下来的综艺合作,他穿着朴素,住的是经济连锁酒店,一见面就自嘲这么大年龄还在一线,别人早都搞行政去了。


而在长沙,他也很少在办公室待着,没事儿干就喜欢跑到山里办公。潘礼平不信专业那一套,更多愿意从社会生活和大自然中找灵感,再和电视嫁接。


但经营公司的潘礼平也清楚,小戏骨模式的商业开发在线下有很多可能,比如打造未来之星,带动线下少儿演艺的培训,或者其他相关产业的开发,但目前他都没做这些,甚至也没和小演员签经纪约,而且片酬通常也只是意思一下。“我们本身是以公益为主的东西,所以给个几百、一两千、两三千,但不可能更多了。”


未来,潘礼平在题材选择上也会更多考虑市场传播和青少年兴趣,而小戏骨IP变现的事情他并不着急,经济学专业毕业的潘礼平对此有自己的理解,“你现在越重视艺术质量,不惜成本去做内容,将来品牌自然会带来更多商机。”


 李佳 [email protected]


值班编辑:牛雪珺

审校:陈睿雅


2017(第十六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将于12月9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VIP席位有限,先到先得,点击图片即可报名




推荐文章
HR新逻辑  ·  薪酬改革10大雷区,怎么破?
2 天前
中国企业家杂志  ·  温州老板搞大模型,直追上海与杭州
2 天前
儒思HR实战智库  ·  组织管理与岗位体系设计(89页PPT)
4 天前
儒思HR实战智库  ·  组织管理与岗位体系设计(89页PPT)
4 天前
高绩效HR  ·  股权及中长期激励方案设计与落地
1 周前
读书小分队  ·  人,有了心事之后
7 年前
抢先电影院  ·  这个屌丝的右手磨得都发光了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