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制造界
专注服务中国制造企业。 企业家的思想库,创业者的工具箱。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文旅湖南  ·  湘鄂春游列车开通,途经湖南这4个地方 ·  20 小时前  
江西公安  ·  江西多地景区宣布:免票! ·  昨天  
江西公安  ·  江西多地景区宣布:免票! ·  昨天  
海西晨报  ·  招募!厦门6岁到17岁孩子…… ·  2 天前  
海西晨报  ·  招募!厦门6岁到17岁孩子……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制造界

​为什么世界最大的化工厂,不顾他们总理反对,也要来中国建厂?

制造界  · 公众号  ·  · 2022-09-16 15:12

正文

来源:差评  作者:差评君
图片/ 图虫创意  编辑/ 刘小用

相信各位差友都听说了, 德国巴斯夫,要来中国的广东省建厂了。 而且呢,出手是相当地阔绰,甩手就是 100 亿欧元。

整个工程计划将在 2030 年建成,到时候,广东湛江也会是巴斯夫全球第三大的一体化生产基地。

说实话,刚看到这新闻的时候,差评君还是有些吃惊的。 因为在化工领域,巴斯夫的名气和实力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包括塑料、溶剂、粘合剂、涂料等等在内的玩意儿,身为全球最大化工企业之一的它,光是生产的产品就超过 8000 多种。像是在涂料、染料这块儿,全世界每两台汽车里,就有一台和巴斯夫 “ 有染 ” 。 无论是橡胶、制药、印刷,总之在每个细分领域,巴斯夫几乎都称霸一方。

所以这么一个国际巨头,稍微有点风吹草动,都会引起世界的瞩目。 而这次最瞩目的点,就在于类似规模的工厂,巴斯夫之前都是在德国,还有比利时这些发达国家建的。

这次,他却选择了中国。 而且还是不顾娘家人德国总理朔尔茨的喊话,执意来的中国。 好家伙,这得是在娘家受了多大的委屈啊。 而在查了些资料后,差评君才发现巴斯夫的这波布局,确实是有些迫不得已。 再结合整个大环境来看的话,甚至还有点意味深长。

首先,巴斯夫确实在欧洲受委屈了,而且是那种拳拳到肉,被打得生疼的那种委屈。 俄乌战争的那些事儿,大伙们应该还没忘吧。

因为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 “ 北溪二号 ” 这条从俄罗斯送天然气到欧盟国家的管道,直接被暂停建设了。 “ 北溪一号 ” 呢,俄罗斯这边又以维修检测管道的理由,动不动就断气。

北溪管道可是俄罗斯送气最主要的管道。 要知道整个欧盟 40% 的天然气都是俄罗斯给的,其中俄气占德国的天然气供应量,更是高达 66.1% 。

反正这么一整,整个欧洲都处于 “ 断气 ” 的危机之中。 近三个月,欧洲的天然气价格也是直接翻了三倍,从每 1000 立方米的 960 美元,涨到了 3000 美元以上。

老百姓们的日常生活,或许可以勒紧裤腰带、冬天挨挨冻过日子 ( 已经够惨了 )

但对于企业,天然气的短缺和涨价,等于直接要了他们的命。 这么说吧,整个欧盟每年大概有 27% 的天然气,都被用于工业生产了。

而且天然气还是氨的重要原料,光是巴斯夫,每年就要消耗整个德国工业天然气的 4.5% 生产氨。

身为必备原料,氨的成本一高,又会导致化肥、塑料、柴油机尾液等等的成本提高。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天然气的短缺和涨价,还导致了同类的化工产品,欧洲的价格和国内相比越来越高。 像是维生素 A 和维生素 E ,每吨的差价能差了近 3 万美元和 3 千美元。

竞争对手的东西比你便宜好几万,你们说,这还怎么玩? 根据巴斯夫的说法,要是天然气的供应再减一半,情况还得更糟。

甭说涨价了,整个巴斯夫的德国路德维希工厂都要停工,而这个工厂,可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化工厂。

所以,这下知道巴斯夫有多着急了吧。 于是乎,本来在 2018 年就考虑在湛江建厂的巴斯夫,在今年的 7 月份立马做出了最终的投资决策。

天然气危机带来的紧迫感,多多少少在背后推了一把劲儿吧。 而这个工厂在明年就能部分投入运营,并计划在 2030 年最终建成。


另外,在巴斯夫最终拍板广东之前,他们的 CEO 还接受过德国媒体《 明镜 》的采访。 对话中的高情商,都快从屏幕里溢出来了。

像是记者就问: “ 咱们德国,应该要摆脱对俄罗斯和中国的依赖吧。 ” CEO 则不吃这套,表示: “ 全球化有机遇也有挑战,但要是完全不和外界沟通, 闭关锁国起来,那就致命了。

随后记者继续挖坑: “ 但我听说中国准备闭门造车,闭关锁国诶。 ” CEO 立马反击, “ 是老美的贸易战在孤立中国, 而且我在中国生活过十年,知道他们改革开放的决心,相信在疫情结束后中国会更加开放。 反正差评君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采访中品出一句话,那就是: 求别给再我打电话了,我怕广东误会。

而咱们把时间线拉长,视野拉高一点,其实还会发现,巴斯夫的这波操作,并不是孤例。

一个很明显的现象便是: 美国在疯狂和中国 “ 脱钩 ” 、 “ 制裁 ” 的情况下,其他的欧洲巨头,居然在和我们越走越近。


像是早在俄乌冲突爆发前的去年,欧航发动机公司罗罗就选择了来中国建厂,前不久,还在北京成立了相关的合资公司。

世界 500 强之一的 ABB 公司,在上海投资的机器人工厂,在月初也已经处于了调试阶段,几个月后就能投入运营。


还有空客的天津总装线,在今年也进一步增加了机型。德国的宝马集团,在今年的 6 月份,更是分别在长春和沈阳投资了大几百亿建厂。 和美国的 “ 10 年内不得在华建厂 ” 相比, 欧洲的巨头们多少有些 “ 叛逆 ” 了。


当然,举了这么多例子。差评君并不是想得出什么 “ 美国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中国和欧洲抱团,咱们又赢麻啦! ” 这类的沸腾观点。 而是想告诉大家,咱们好像到了产业升级的关键点,整个世界也正处于新一次产业转移的关键时刻。

毕竟在咱们这颗蓝色星球上,已经发生过了四次全球范围内的产业转移。而且每一次的转移,都支撑起了世界经济的新一轮繁荣。也成就了一批又一批的高速增长的工业化国家。


其中,日本承接欧美的产业转移,先后经历了纺织工业、重化工业、中高端制造业、服务业的转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文旅湖南  ·  湘鄂春游列车开通,途经湖南这4个地方
20 小时前
江西公安  ·  江西多地景区宣布:免票!
昨天
江西公安  ·  江西多地景区宣布:免票!
昨天
海西晨报  ·  招募!厦门6岁到17岁孩子……
2 天前
海西晨报  ·  招募!厦门6岁到17岁孩子……
2 天前
中国经济网  ·  知识做力量,吵架都漂亮丨推广
8 年前
全球健身指南  ·  7个简单动作,给你挺拔香肩美背!
8 年前
哈哈搞笑视频  ·  丫蛋和刘能,保证让你笑得停不下来…
7 年前
环球旅行  ·  此生不可辜负的十个古镇
7 年前
魔兽世界  ·  7.2版本预览:挑战外观!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