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提到了使用AI配图功能时的一些交互逻辑变化,包括默认尺寸的调整、比例选择、风格修改等。作者指出这些变化影响了用户的使用效率和体验。
作者认为微信团队的交互设计在某些方面不合理,不完全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和预期。作者提出了自己的使用场景和心理权重,认为产品设计应该更加符合用户心理。
作者指出了风格选择的分类和命名方式存在问题,用户难以理解和选择。同时,作者强调了生成速度的问题,认为等待时间过长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作者提出了改进交互设计、优化风格选择和命名方式以及提高生成速度等建议,以提高AI配图功能的使用效率和用户体验。
这些天我一直在使用微信公众号新上线的 AI 配图功能,效率提升的同时也挺好玩的。
不过,我也发现了一些变化。
先给你们看一下我在之前文章里的贴图,这是 AI 配图功能刚上线时的页面设计。
注意,此时的交互逻辑只允许用户输入提示词并让 AI 生成图片。
图片生成后,默认比例是 1:1 的正方形。如果我的需求是生成一张文章封面图,那就必须重新选择比例再次让 AI 生成。
就目前微信的 AI 生图能力来看,重新生成一次的时间需要等待 15 秒左右。
也就是说,我想得到一张自己满意的文章封面图,最少等待时间是 30 秒。如果再加上风格修改,那等待时间就更长了。
显然,这个交互设计是不合理的,微信团队错误估计了用户意图。
单从这个设计来看,微信是搞砸了。
不过,优化后的方案很快就上线了。
在最新版本中,如果是选择文章封面 AI 配图,一开始的默认尺寸就是 2.35:1,并且可以在菜单里选择比例。
这么一来,就可以至少节省 15 秒的时间得到一张封面图。
一个交互优化,带来用户使用效率成倍提升。
同时,如果是在文章中插入图片时选择 AI 配图,那系统会自动选择 1:1 的比例,这是区分了入口场景的设计。
继续看上面这张图,我用红线画出来的那行小字以及在右下角图片上标记的「插入」按钮。
通过文案可以理解这个交互逻辑,直接点击图片可以查看大图并更换生成风格,或者直接点击插入应用图片。
这么看似乎没毛病,但放在真实用户场景中,故事就不是这么展开了。
就拿我来说,这次更新上线后我发现交互逻辑跟之前发生了变化,到了这一步后我默认忽视了下面那行小字文案,直接点击了图片上的「插入」按钮。
在这个场景下,我理解的是以为选择插入后再更换图片风格,结果恰恰相反。
在第一版的方案中,选择图片后会自动进入风格选择页面,第二版改变了这个交互路径,多了一步点击图片本身。
当我重新进入这个页面后,还是没有留意下方的文字,而是摸索着点击了图片本身,这才进入到我想去的页面。
对于我这个用户画像来说,这种小字文案说明是失效的,因为我不会去看,反而会基于自己的直觉和常识去操作。
从我使用 AI 配图的场景来看,绝大多数时候我都不会直接应用 AI 生成的默认图,而是会切换不同风格之后再从中做选择。
这么一来,我的产品使用路径就相对固定,一定是先到风格选择页面,再去选择最终的使用。
如果要验证这一点,可以通过页面埋点来查看路径数据。
但是现在的交互设计跟我似乎并不匹配,他们把比较明显的「插入」按钮做了强化涉及,只要鼠标移到图片上就能自动显示,但是却把风格修改做了隐性设计。
此时你可能会说,不是有文案提示么?
不能说这句话没用,但这句话在很多用户眼里就是会被自动忽略的,不信你回忆一下自己在使用新产品时会认真阅读操作提示说明么?
产品设计要符合逻辑,又不能完全按照逻辑,用户场景和心理权重在某种程度上是大于逻辑的。
我觉得,比较好的方案是当鼠标移到图片上时,同时出现「插入」和「修改」按钮,此时用户在交互路径选择上就保持了一致性。
并且,相比于点击图片本身查看大图来说,修改风格才是刚需,现在图片的小窗显示已经够用了。
还有一个变化,就是在图片风格选择的分类上,这是第一版的选择。
这是第二版的选择。
多了一些,改了一些,删了一些,但好像用处不大。
首先从起名来看,第二版的纯真动漫和清新日漫似乎没什么区别,然后就是莫奈和穆夏过去抽象,用户并不能直观理解。
然后就是风格,这些风格都有一个共性,就是把 AI 生成的现实场景图片模糊化。
比如漫画风格,极简线条风格,总之让你看不出原图的效果。
在这里的设计上,用一些比较好理解的风格名词对用户会更友好,比如漫画、怀旧、黑白这类的。
最后说下 AI 配图的使用体验。
如果说其他还好,那目前最不能让我忍受的就是生成速度,一次生成 4 张要等 15 秒,每次看到结果就像开盲盒。
如果不及预期,我就要修改提示词再生成一次,再等 15 秒。要是修改风格,至少又要等 15 秒。
这个过程比较痛苦,如果能提速的话就好了,不过这也是目前 AI 的能力边界,或者说成本边界。
如果在能力和成本不变的情况下,是不是可以一次只生成一张图片?然后选择不同的风格来生成其他的,似乎会提效一点。
如果用一个比喻来形容现在的 AI 速度,我觉得还停留在 2G 时代。
等到了 AI 的 4G 和 5G 时代,会比现在好很多。
················· 唐韧出品 ·················▲ 点击上方卡片进入发消息回复“w”,可加我个人微信今天的封面图是 AI 生成的,修改了 3 次风格,耗时 1 分钟,这似乎不比我去 Unsplash 找一张图片快。
唯一的好处,就是符合我对文章主题的配图预期。
一个产品经理在落日前的办公室里,坐在办公桌电脑前,用笔在纸上设计着产品方案,陷入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