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微思客WeThinker
微思客被永久封禁,这是新号:跨界思维,国际视野,协同探索,分享新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主编温静  ·  多家电视台,上新一批“00后”主播! ·  昨天  
新京报评论  ·  多维数据勾勒春节消费活力图景 | 新京报社论 ·  2 天前  
求是网  ·  海报 | 注重家风 ·  4 天前  
人民日报评论  ·  山东这地,停车有“汽”势 | 新春评话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微思客WeThinker

项飚、淡豹、刘梦霏:在这个贩卖焦虑的时代,我们该思考什么? | 微思客

微思客WeThinker  · 公众号  · 时评  · 2019-10-28 20:04

正文

大家好,今天想和大家推荐一门课程,期待了很久,它终于上线了。

课程制作人是张洁平,可能很多读者都认识,她是端传媒的前主编,是一名从业十几年的老记者。她和她的团队用了一年多时间打造这门课程。


课程讲师是三位当代最优秀的研究者和写作者:项飚、淡豹、刘梦霏,他们谈的是大家很关心的问题:工作、爱情与游戏。


三位讲师都很会讲故事(项飚也许是最会讲故事的人类学家了),保证了课程很好听,同时这门课浓缩了几位研究者多年研究成果,以人类学、社会学和历史、文学的角度去剖析我们的生活,知识浓度高,尺度颇大。


说到尺度,他们还为各位读者准备了一个特殊福利,拉到文末可以看到。


最后提醒: 大家拉到最下方扫描二维码,就可以购买,现在是限时5折优惠中。


來自当代最优秀的研究者


大家好,我是张洁平,是这门课的制作人。


很高兴可以向大家推荐这门课程。这门课的三名讲师:项飚、淡豹、刘梦霏,应该不少读者都认识,先介绍一下:


项飚,牛津大学教授,曾获得全世界最重要的人类学奖项——安东尼·利兹奖,是国内最好的人类学者之一。


淡豹,正午故事的前主笔,她关于当下社会的观察和写作,特别是关于性别议题的思考,引发了很多读者的共鸣。


刘梦霏,清华大学历史学博士、游戏研究学者、北京师范大学讲师。



我们有自信说,他们三位是当代最优秀的研究者和写作者。他们将在课上,解剖当代生活中的三大现象:工作、爱情、游戏。


这种解析是以扎实的研究作为骨架,通过对工作、爱情、游戏背后的一整套制度、文化、话语、观念研究,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生活、所处的时代,进而拿回对生活的主动权。


如何做到这一点?

以项飚的课程为例。


项飚: 一次性分享十年研究成果



这是项飚第一次开设线上课程,在这门课上,他用6节课,和大家解析4个他非常关心的社会现象:


留学、社会阶层、移民、工作。


这是项飚一直以来的研究重点,也是和我们息息相关的现象——它们往往是我们生活焦虑的来源。

那么作为一名人类学学者,项飚会如何去分析它们呢?


熟悉项飚的读者知道,项飚的研究着眼于具体的群体与真实的问题,如印度的技术劳工、浙江村的农民工等,有大量扎实细致的田野调查,但同时又贯穿着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它力求分析性、解释性和批判性。


这种追求概念和逻辑清晰化的思维特性,也凸显在这门课程中。


以很多读者很关心的“留学”议题为例。


在这门课中,项飚如何去分析当下的 “留学热” 呢?


他在对比了留学在中国历史上的不同情况后 ,提出在当下中国,留学不再是如以前那样认为国外的学识水平就一定更高,也不是为了要“回国报效”,很多时候,我们甚至都认为,国外的制度、经济已经不如中国,但偏偏是在中国快速上升的现在,人们又纷纷把孩子送出去,这提出了一个尖锐而经典的问题:


中国的发展究竟意味着什么?这个经济的增长和人的发展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


我们能够感知到,中国现在是以经济增长为上。为什么?一般来说,我们会想当然地认为,如果经济不增长,就会出现大规模失业,社会将会不稳定。这个说法看起来是对的。但项飚提出,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如果我们全社会创造出来的财富总体能够进行再分配的话,已经完全足够大家过上温饱安稳的生活。


但现实是,现在所有人不管是低收入的农民工,还是白领、金领,都在拼命工作,其背后的心理是我们生怕被别人超过,资产会缩水。


这种现象,项飚定义为“增长主义”,甚至不叫发展主义。因为发展还意味着从一种模式可能进化到另外一种模式,而增长就是把这个数变大,一旦哪一天停滞,好像一切都会崩溃。


在这样的情况下,物质生产,保证物质数量的增加成为了主宰我们生活、政治经济制度设计的主导性力量。而人的生产,即人的幸福、人的成长,反而成为一个很次要的东西。


但这样一种物质生产和人的生产相割裂的情况,即从留学热中折射出来的“在国内挣钱,然后把人的生活移植到外面去“的这个情况是不可能持续生长。


以上是项飚对留学热的一部分思考分享,大家可以看到这样一种思考路径:


追根溯源地先弄清楚现象的特性,然后对这类现象进行社会结构上的分析,包括带入世界政治经济视野,再通过抽象的人类行为概念,帮助我们从工作、教育等具体内容中看出其背后的本质——一种物质生产与人的生产的割裂。


而在整个过程中,都没有脱离真实日常生活中的逻辑。



这种思维框架,即清晰化、概念化的人类学研究方式贯穿课程,同时还有项飚十年来的研究成果。这些内容都非常精彩,以上只摘录了其中一小部分,除此之外还有:


从精英化的世界公民概念到国际资本代理人的经济结构批判


从普遍的焦虑心态到“悬浮的工作”这一现象的分析


从早发早移民到国际移民潮的反思


......


想要通过更不一样的角度,更历史性的视野了解自己的生活和时代,还有对人类学研究、政治经济学批判感兴趣的读者,请不要错过这门课程。


《深度思维:项飙+淡豹+刘梦霏的30堂人生意义课》

给你带来思维快感的思考课

三位学者的独门视角

30堂课近1000分钟的狂想

原价199元 ,限时优惠99元

可反复永久收听

↓↓↓

探究焦虑的本质: 感受反思的力量



可以看到,在这门课程中,项飙没有提供工具去解决工作焦虑,而是带你认识这焦虑的根基。


而除了项飙老师的课,游戏课、爱情课同样如此。


讲爱情的不是什么恋爱学家,不是什么约会达人,而是同样研究人类学的淡豹。


淡豹通过对爱情的一整套文化、话语、观念研究,指出我们那种关于爱情的浪漫想象,不过是对爱情的模仿,在这样对浪漫爱情的追逐中,我们收获了一种“成就感”和“价值感”,但也坠入了一种强调“所有权”和陪伴的单一爱情模式中。


讲游戏的同样不是游戏主播,而是游戏研究学者、北京师范大学的刘梦霏老师。


她要讲的,也不是怎样打游戏,而是游戏化的本质是什么?在游戏中我们所展现的人格是怎样?为什么通过游戏,最能看出我们自己和自己的关系?


我有信心地说,这次的所有课程,融入了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文学、文化研究的多重视角,是三位老师多年研究、思考与观察的结晶。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