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今读史
备用号:国人观阅。博闻通识、知古鉴今,有品、有趣,有态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北京厚朴中医  ·  筑基十一期招生开启——学习中医、厚朴筑基 ·  2 天前  
中国民兵  ·  新文职进入不了工作该如何办?来看 → ·  昨天  
中国民兵  ·  新文职进入不了工作该如何办?来看 → ·  昨天  
中国能源报  ·  关于举办绿电、绿证、CCER交易培训的通知 ·  昨天  
北京厚朴中医  ·  筑基十一期招生开启——学习中医、厚朴筑基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今读史

她与丈夫结婚24年不圆房,丈夫死后单身38年,102岁才说出实情

今读史  · 公众号  ·  · 2024-06-23 16:41

正文

推荐阅读▼


🔗他升任外交部领导后,多次泄露机密,间谍妻子是关键

🔗解放军中将突然去世,定居美国的两女儿回国参加追悼会,死因曝光

🔗54岁河北“富婆”收养118个幼童:白天是母亲,晚上是恶魔

🔗这是一张日军严禁公开的照片,女子刚被折磨完,日军为了炫耀,拍下了受刑后的这一幕

🔗要不要让孩子到省外上大学?工作后才知道,和本省上大学的区别,简直天差地别!


苏雪林,被喻为文坛的常青树,曾与冰心、林徽因、陆小曼、张爱玲四人并称为“民国五大才女”。1897年,苏雪林出生于浙江一县丞衙门里,祖父是当地的父母官,祖母则是封建守旧的大家闺秀,从小便强迫苏雪林裹小脚。同时,她还坚信“女子无才便是德”,不让苏雪林去上学。


直到苏雪林七岁那年,祖父在县衙里开设了私塾,她偷偷坐在兄弟们身后,懵懵懂懂地跟读了《三字经》等书籍。可惜一年后,兄弟们都去学校读书了,私塾就被撤掉了。此后,苏雪林进行了长达十年的自学之路。16岁时,苏雪林被迫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定下了一门亲事,男方便是她后来的丈夫张宝龄。不过,苏雪林一直很抗拒这门包办的婚姻,她寻找各种借口,使得婚期一拖再拖。后来,一位留过洋的叔叔劝说苏雪林的父亲送她去上学。苏雪林在17岁那年,才被送入当地一小学里进行系统地学习。人老腿先衰,腿沉重发软、水肿、膝盖痛,一定要学做这个动作!60岁70岁练非常好,80岁练也有效!点进视频,国家中医康复治疗师学养身教您做!然而,仅仅维持了半年,苏雪林就被母亲带回了乡下,被迫终止学业。

回到老家不久,苏雪林突然在报纸上看到女子师范恢复招生的消息,她心中求知的火焰瞬间被点燃,可一向家人开口,就遭到了祖母以及家族长辈的强烈反对。但苏雪林不肯妥协,她“一哭二闹三上吊”,用绝食来抗议,还几次跑到离家半里地的林中深涧里想跳下去自杀。


苏雪林的母亲看她不茶不饭,心疼不已,极力为女儿说话,最终说服了家族长辈,让苏雪林顺利去了省城投考。1915年,苏雪林成功考上,再次走进校园,她非常珍惜这个机会,学习十分刻苦,而且由于她能诗善画,在校期间也很引人注目,1919年,22岁的苏雪林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去了一所小学任教,在这里认识了作家 庐隐 ,两人志趣相投,且都不甘心只做一辈子的小学教师。于是,两人决定一起辞职,报考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国文系。


。。。。。。。。。。。。。。。。。。。。。。。。。

苏雪林再次受到祖母的阻挠,说道:“你早已定下婚事,如今你已经是24岁的老姑娘了,早日相夫教子才是正事。”苏雪林无法挣脱祖母的束缚,直接大病了一场,婚期不得不再次延期,祖母也只好同意她继续去上学。这次毕业后,苏雪林还想继续深造,她有了出国留学的想法。只不过她这一次没有声张,而是在出发前才通知了家里,这时已经无人可以阻止她了。

。。。。。。。。。。。。。。。。。。。。。。。。。

后来,国内突然传来噩耗,苏雪林父亲因病去世,母亲无法接受这个现实,也病倒在了床榻之上,生命垂危,苏雪林怀着沉痛又焦急的心情赶回了国内。回到家中见到奄奄一息的母亲,她忍不住痛哭,母亲一再央求她留下来完婚。29岁的苏雪林,在母亲的逼迫下,放弃了还未完成的学业,与素未谋面的张宝龄结婚,并与张宝龄约定先培养感情。



其实张宝龄也是反对这桩包办婚姻,他有才也有钱,还在大学里任教,可他无奈接受后,还是选择用心经营, 他一直对苏雪林很照顾,家里一切大小事务他都包揽了,努力扮演一个好丈夫的角色。为了更好地照顾病重的岳母,他甚至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学会了苏雪林家乡的方言。可苏雪林只享受张宝龄对他的好,自己却不愿付出。


一次,张宝龄胃病犯了,想要喝一口热汤来暖暖胃,苏雪林却说:“我是新女性,不可能给你煲汤。”后来,两人一个在苏州,一个在上海,开始两地分居。不过,张宝龄坚持每个周末都去苏州与苏雪林团聚,但两人始终没有找到共同语言。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