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米拍
米拍,就做新青年,就要玩摄影! 不要墨守成规,不要千篇一律,年轻没有什么不可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色影无忌  ·  传闻 | 疑似索尼A1 ... ·  3 天前  
色影无忌  ·  腾龙表示暂无计划开发大光圈定焦无反镜头 ·  1 周前  
色影无忌  ·  摄影师许诺:尼康Z8可适应各种题材的拍摄 ·  1 周前  
旅拍誌  ·  秋天拍照好看的裙子 12 款,好美!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米拍

荐书丨史蒂夫·麦凯瑞不仅仅是“阿富汗少女”之父

米拍  · 公众号  · 摄影  · 2017-06-09 19:44

正文

对我来说,一张作品最重要的特质在于独立性。只需一张照片,便能带给你一个故事。

——史蒂夫·麦凯瑞


每个摄影者都梦想能成为《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师,这是一种荣耀。史蒂夫·麦凯瑞从1980年就开始为《国家地理》杂志工作,早已成为这本杂志最出名的摄影师之一。


史蒂夫·麦凯瑞


你一定见过他拍的这几张照片。


阿富汗少女,阿富汗


这张《阿富汗少女》无疑是麦凯瑞的职业巅峰,是《国家地理》杂志1985年6月刊的封面,也被称为是该杂志历史上最为知名的照片。这幅不朽的作品已经成为世界受苦难的社会底层妇女以及儿童的标志。


垂钓的人,斯里兰卡


这同样是《国家地理》的一幅名作。岛屿南部的海上,三名斯里兰卡人身穿传统服饰,以整齐划一的姿态在海中栖木上垂钓。


洪水中的裁缝,印度


1984年12月的《国家地理》杂志封面。印度的季风天气来袭,城市街道被淹没,一名裁缝在洪水中运送他的缝纫机。他的脸上还带有微笑,这糟糕的天气似乎并没有太影响到他。

这些照片均拍自东南亚地区。这里是麦凯瑞的主要拍摄地,他也凭借着对这里的报道名声大噪。


印度狂欢节上持刀的男人与史蒂夫·麦凯瑞(右)


三十多年前,史蒂夫·麦凯瑞到达印度,以一身当地人的装束作为伪装,将成捆的胶卷缝进衣服里。从巴基斯坦边境进入阿富汗,开始了他作为摄影记者的职业生涯。


圣战者,阿富汗


阿富汗士兵带着两个孩子避难


那时正是苏联入侵阿富汗的前夕,麦凯瑞是捕捉到这场战争冲突的第一人。他凭借着过人的勇气拍摄了许多珍贵的照片,更获得了象征勇气与冒险精神的“罗伯特·卡帕最佳海外摄影金牌奖”。



麦凯瑞记录了世界上大大小小许多战乱。从两伊战争(伊朗-伊拉克)到海湾战争,再到贝鲁特、柬埔寨、菲律宾等地的冲突及灾害,甚至还有9·11恐怖袭击。


战争残骸


科威特油田大火


“9·11恐怖袭击”


他关注的不仅仅是激烈的战争场面以及被战火毁坏的家园,更多的是身处战争中人们。


这些面孔所透露出的恐惧、迷茫、悲伤,比战争场面更能刺痛群众的内心。



这些年轻的孩子被迫拿起武器,他们大部分的年龄在15-18岁,有一些只有7、8岁。



为了到达前线,麦凯瑞常常冒着生命危险,甚至数次濒临死亡。他在巴基斯坦被抓捕和关押过;在印度被暴打,宗教节日上差点被情绪极高的人群淹死,还差一点被圣战份子杀害;在南斯拉夫又曾遭遇空难,甚至两次曾被报道死亡。


但他说:“我热爱所做的事情。”




除了记录战争和贫穷,麦凯瑞也喜欢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地方进行拍摄。探险和寻找新鲜事物是驱使他工作和生活的源动力。



印度是麦凯瑞作为年轻摄影师去到的第一个国家,他对那里情有独钟,“印度就像一个漩涡,拉扯我一次又一次回到那里。”


也是在那里,他学会了观察和等待。“等待会让人们忘记照相机的存在,这样你才能够看到他们的灵魂。”



抓取那些真实自然的瞬间,还原当地人、当地生活最本真的状态,捕捉人物脸上所镌刻的历程以及当地文化的灵魂。



他的作品,总能让你感受到人物的情绪,体验到那些遥远地方的生活,感受到文化的差异与世界的相连。似乎画面中的人和物就在你眼前。



麦凯瑞是一个摄影师,也是故事家。

他说“故事永远最吸引我”。


《史蒂夫·麦凯瑞作品精选》是麦凯瑞过去三十多年奔走于世界各地所拍摄的人文和风光作品之精华。既有直抵灵魂的人像经典,又有活力四射的城市街景,还有美轮美奂的风光作品。像一扇门,通向麦凯瑞遇到过的那些人以及他们生活的土地。



首度超大开本中文版引进

全球排名前五的意大利顶级印厂完美精印

呈现了原汁原味柯达克罗姆胶片风格


每一个细节都被展现得淋漓尽致,每一幅作品都让人有裱起来挂在墙上装饰的冲动!



灯光打上,听人文主义摄影大师史蒂夫·麦凯瑞讲述人类生存的故事。





-END-




   推荐一个专业的摄影图书公众号: 米拍图书 



这里有你想要的所有摄影类书籍

亲笔签名丨大师画册丨国外原版丨米拍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