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广东消委会
广东消费者委员会是依法成立的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社会组织。自1988年成立以来依法开展对商品和服务的社会监督,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指导消费者科学合理消费,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为广东经济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广东消委会

@所有家长,家有好奇宝宝?这些产品要注意→

广东消委会  · 公众号  ·  · 2025-03-24 16:33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图片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日常消费生活中有许多形形色色的产品,对儿童有着莫大的吸引力。然而,低龄儿童对危险的识别能力较弱,在用嘴巴探索世界的过程中,难免会祸从口入。根据广东省产品伤害监测,日常消费生活中,以下几类产品误吞后,可能会给儿童的身体健康带来较大的危险。





1.纽扣电池

纽扣电池广泛用于生活中的各类产品,比如玩具、钟表、计算器、遥控器、汽车钥匙、相机、电子秤及音乐贺卡等。然而,近年来,儿童因误吞纽扣电池而导致严重伤害的事件频繁发生,家长们需提高警惕。


广东省产品伤害监测显示,近五年与电池误吞有关的伤害近百例,其中大多数与纽扣电池有关,受伤人群中 92.9% 为0~6岁的学龄前儿童。


图片


纽扣电池误吞伤害中,轻度伤害占比 60.7% ,中度或重度伤害占比 39.3% ,需住院处理的病例占比高达 25.0% 。误吞纽扣电池不仅有窒息的风险,还会造成内脏器官的损伤,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为了预防儿童误吞纽扣电池带来的风险,消费者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妥善存放纽扣电池

请将未使用的纽扣电池存放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确保电池包装完好无损。同时,使用过的纽扣电池也应妥善处理,避免被儿童捡拾到。


(2) 检查家中电器、玩具等产品的安全性

定期检查家中使用纽扣电池的电器,确保电池仓盖完好无损并上锁。若产品未配备安全锁,建议更换为安全设计的产品。


(3)教育儿童远离小物件

向儿童灌输安全意识,告诫他们不能将小物件放入口中,尤其是电池、硬币等潜在危险物品。


(4)迅速反应与及时就医

如果怀疑儿童误吞纽扣电池,应立即就医,切勿自行给孩子催吐或喂食,专业医疗处理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5)购买包装更安全的产品

选购纽扣电池时应尽量选择一次只释放一个和具有较好防儿童拆解包装设计的产品,能够有效防止儿童将纽扣电池从包装内暴力取出。


图片




2.洗衣凝珠

洗衣凝珠是一种新兴的洗衣产品,近年来发展迅猛,但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儿童误食可能造成消化系统损伤、昏迷,甚至死亡。 广东省产品伤害监测显示,近五年有数十余例儿童误食洗衣凝珠案例,其中 71.4% 为0~3岁的幼儿。


图片


因此,有儿童的家庭在选购洗衣凝珠时应当特别注意:


(1)部分产品外观与食品非常相似,可能引起儿童的兴趣,从而导致其误食,应选购外包装不透明的产品。


图片


图片


(2)应选购具有儿童安全锁扣的产品。


图片


(3)应选购在明显位置印有“远离儿童”“禁止入口”等图标和内容的产品。


图片


图片


(4)应教育儿童不可食用洗衣凝珠,每次使用完后应将其放在儿童触及不到的区域。如出现误食应及时就医。




3.巴克球

巴克球,是一款国外流行并进入国内的成人解压磁性球,并不适合儿童玩耍。而近年来,部分企业利用其具有磁力、可变性强、颜色鲜艳等特点,将其宣传为儿童益智积木,使其成为了一款 “网红”儿童玩具。但巴克球容易被幼儿当作糖果吞食,且一旦误食进幼儿体内,随着小肠蠕动向下运动,成串的巴克球会堵塞肠管或相邻肠管内的巴克球相互吸引挤压肠管,从而造成肠梗阻或肠穿孔,严重时甚至会造成腹腔的重症感染,危及患儿生命。


广东省产品伤害监测显示,近五年有数十余例儿童误吞巴克球案例,其中 67.7% 为0~6岁的学龄前儿童。


图片


因此,为了预防儿童误吞巴克球带来的风险,消费者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家长在为儿童尤其是学龄前儿童挑选玩具时要多加考量,儿童喜欢把物件送入口中,购买玩具时一定要考虑到与小零件有关的潜在的噎塞、窒息和误吞危险,尤其在购买磁性玩具更要检查磁性部件的牢固性,避免其脱落被儿童误吞。而巴克球作为成人解压用品,家长应避免将其作为玩具给孩子玩耍。


(2) 如果怀疑儿童误吞巴克球,应立即送医处理。


此外,如果消费者在家庭、学校、体育场所、休闲娱乐场所、公共场所等,使用或消费各类产品过程中,因产品质量问题或产品缺陷导致人身伤害,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粤省事”的 产品伤害信息报送” 小程序,直接向政府部门提供产品伤害线索。




END

来源 | 广东市场监管 食品经营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