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1/80秒快门拍摄,背景绿植与红色摩托车色彩对比明显,主体突出。 张建房 摄
追随拍摄是一种慢门拍摄技法,通过让镜头随着运动主体转动,在运动中按下快门来实现。在长曝光的情况下,背景会形成模糊的轨迹,而主体则保持清晰,从而增强了动感效果。随着技术的进步,现在的手机也能够拍摄出不错的追焦效果。
手机追随拍摄需要处理好几个关系:一是运动主体与手机的移动速度,只有当二者相对静止时,主体才能拍摄清晰;二是运动主体与手机的快门,追随拍摄属于慢门拍摄,快门时间短,画面动感不强,反之画面容易模糊。
拍摄时,摄影人可以选择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与移动主体方位相同的平台进行拍摄,另一种是站在原地用上身跟随转动拍摄。以原地手持拍摄为例,将手机举至胸前,双肘紧靠胸口,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形成稳定的拍摄姿势,利用腰部为轴带动手臂随主体运动方向移动。
当运动主体即将到达手机正前方时,开始连续多次按下快门,直至运动主体驶向远方。需要注意的是,按快门动作要轻、果断,不要用力过度使手机晃动。按下快门的瞬间,手机与主体继续保持同向移动,直至完成曝光。画面中,运动主体前方留有较大空间。同时,也要为背景留出足够空间,以强化动感。
手机追随拍摄建议采用手动模式,方便调整参数。快门设置取决于运动主体的速度、运动主体与手机角度及与手机间的距离。以笔者手机追随拍摄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为例,快门在1/30秒至1/80秒相对容易拍到满意照片。运动主体速度越高,手机快门可相应提高。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建议快门从1/60秒开始练习,用不同的快门试拍,观察拍摄效果,再进行相应调整。
另外,手机的测光方式可选择矩阵或中央重点测光,对焦模式选择连续自动对焦(AF-C),以确保在取景画面发生较大变化时再次自动对焦,保证焦点持续落在运动主体上。
拍摄时宜选择太阳升起前或降落之后的时段,此时环境光线较弱,方便设置较长的快门时间。在选择场景时,可以考虑主体与背景色彩反差较大的场景,这样主体在动态模糊的背景中会更加突出。
拍摄完成后,有些照片可能构图不够完美、画面偏暗。此时可以使用手机应用如Snapseed来调整照片,增强拍摄效果。
文章刊发于《中国摄影报》·2024年·第53 期· 7版
作者:
张建房
声明:本文内容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取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