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癌图腾
癌图腾(cancer totem)是一个关于细胞与微环境的学术观点交流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转化医学网  ·  促进肿瘤进展!山大齐鲁:胃癌治疗的潜在靶点 ·  2 天前  
丁香园  ·  患者「伸舌 1 ... ·  2 天前  
医学影像沙龙  ·  腰椎间盘突出的CT表现及分型...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癌图腾

“原汤化原食”的说法有道理吗?

癌图腾  · 公众号  · 医学  · 2025-01-17 11:30

正文


你有没有听说过一句老话,“原汤化原食”

这原来说的是我们吃了饺子、面条、馄饨、汤圆等煮制的食品以后,再喝一些锅里的汤,这样会有助于消化。在中华民族的饮食传统文化中,一直就有这种说法,尤其老年人更是时常这样教育后辈儿孙。

那么这个说法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呢?


“原汤化原食”的科学依据

一般来讲,“原食”指的是淀粉类食物,比如饺子、面条、馄饨、汤圆等;“原汤”就是水煮这些食物后得到的汤,而“化”有“消化”的意思。所以“原汤化原食”的意思是,汤能够帮助淀粉类食物消化吸收

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分析,这个说法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一方面,煮淀粉类食物时,其表面的淀粉会散落到汤中,当加热到100℃时,粉颗粒就会糊化,一部分溶解到汤中,在外观上看起来有浑浊、黏腻的感觉,这些淀粉的消化吸收速率比较快,可以促进胃酸和消化酶的分泌更利于“原食”中淀粉的消化吸收,从而减少积食的危险

另一方面,喝原汤还可以补充营养素的摄入。这是因为,粮食中富含水溶性的B族维生素,如维生素B1、B2,和烟酸等。但在煮食的过程当中,B族维生素会溶解到汤里。溶解在汤里的水溶性维生素数量与加水量和煮制时间有关,煮的时间越长、水的比例越大,溶出的维生素越多,甚至可高达食物中原含量的50%。如果弃去面汤和米汤,就减少了维生素的摄入量。因而喝原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烹调中的维生素损失

维生素B1,本身也与营养素的消化吸收和代谢有关缺乏维生素B1时,人体会发生食欲不振和消化不良的现象,同时还会感觉到疲乏无力。这是因为维生素B1是身体中很多酶的辅酶。没有它,其他酶很难发挥作用。它能够激活消化酶,促进胃液分泌帮助胃肠蠕动,使食物被更好地消化,才能顺利转变成能量。否则虽然吃了很多淀粉类主食,却不能被身体充分利用。


喝“原汤”要注意这些


喝“原汤”要讲究"度”




饭后可以饮用原汤,但不宜过量,以100~150毫升为宜。汤的温度也不宜过烫,60°C~70°C为宜,这样才能避免对食管和胃肠产生伤害。如果饭后大汗淋漓地灌上一大碗热汤,效果就适得其反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